【圖文直播】互聯網+工程設計行業新模式 SMARCH工程行業專項設計採購平臺網路發布會貌似是最近纔出來的, 看了相關資料, 類似於工程界(偏向與專項設計)的威客平臺, 但也可以在公司內部使用. 不知各位有什麼看法?


簡單看了一下,對於他們的評分機制充分懷疑。看看淘寶就知道了。花錢找門路弄點皇冠。一個人為可幹預的評分機制就是個笑話。而人工智慧還不足以進行充分讓的記分的時候。對於設計評判這麼個異常複雜的事情,現階段基本不可能做到所謂的團隊項目匹配。
謝邀。看看就好,工程還是實物的天下,就像裝修房子,圖片看看就好,重點還是和工人的交流。
是很好的東西。但是應該做不大。有一個規律:平臺市場,技術能力要求越高,越不容易做大;要求越低,越容易發展,但是競爭激烈。就像uber,美團,服務人員要求低,平臺就大;而建築業,連工人的要求都相對高,所以難度非常大。

搞搞裝修業務還是可以的,不過這個已經又是個白熱化市場了,比較好的是市場夠爛~


互聯網+建築設計像其他所有To B行業的互聯網嘗試一樣,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大趨勢!無論你再怎麼拒絕,堅持認為建築設計行業技術能力要求高,面對面談判需求強,服務難以標準化也阻擋不了業主們對降低設計成本,提高自身項目收益的追求。偏偏互聯網+項目最短期的成就往往就是打碎原有的價格服務體系,讓服務提供方在用戶面前更透明,讓用戶最低成本獲得所需。在To C的專車、淘寶、團購、訂餐、出行等行業,To B的找鋼網、一畝田、CRM軟體等行業面前都得到驗證。(當然壟斷之後可能的漲價或帶來新的產品鏈條剝削體系是另外的事情了。)

當然,不可否認建築行業有其特殊性,如業內人士所言的特別傳統和重視人際關係,還有不可忽視的政府採購。但設計師們的轉型嘗試和互聯網+建築設計項目雨後春筍般爆發,已經證明瞭從業人員一邊不屑一邊嘗試的心態,也正好對應了建築設計行業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實情。如SMARCH、NOSPPP、甲方乙方網、八戒工程、話梅糖、設計羣網這樣的互聯網+項目已經有幾十個了,不過To B服務沒有幾年沉澱是很難像單車那樣爆發的。他們現在的交易規模都不大,在行業內或者說平臺本身也沒有什麼影響力,也很難說清未來如何。


作為一個混過SMARCH交流羣的過來人告訴你們,玩玩可以,太認真就不好了,他們推送的項目絕大多數都已經內定,其他人就智能作為陪標的炮灰。。。。
設計院設計公司作為盒子,對設計人員是具有一定的保護力的。且不論敞開式專項設計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在供求不平衡的今天,這種模式更加會造成惡性循環吧。


互聯網+的世界,大家都在往這方面努力,至於做不做的大就靠市場買不買單了。不過更專業的設計院相比,肯定是沒法比。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