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從來只聽流行音樂偏愛英文rap的人 在聽到莫扎特的Divertimento 時會為之著迷甚至一連聽了數小時的古典音樂還不過癮(樂譜一概不識樂器一概不會)


很簡單 當你的歌單裏所有音樂都被循環一遍又一遍到吐之後,只要一個契機就能讓你喜歡上古典。

我對音樂好壞的判斷標準就兩個:第一是好聽,第二是耐聽。大多數的古典音樂都能滿足這兩者。

在系統的接觸古典音樂之前,我已經或多或少的接觸了「古典音樂」:比如高x潔的廣告(拉德斯基進行曲),波斯貓(波斯市場),菠菜進行曲(地獄中的奧菲歐)等等。初中和高一的時候我還很喜歡聽歐美流行(事實上我的聽的歌很雜,古典,歐美流行,電子,搖滾,爵士都來),然後我在b站上搜到一個榜單,叫做精神病綜合超級榜單100首(av4763331),從大俗曲開始聽起(大部分的進行曲,一部分圓舞曲),然後到貝多芬的交響曲,各路大佬的鋼琴曲,協奏曲,由淺入深,(直到某一天聽完了馬主席的第二交響曲,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逐漸的,我發現自己聽古典的頻率越來越高,到現在基本只聽古典了。

不耐聽的作品在你循環了幾遍之後就會令人生厭(洗腦神曲云云),下一次你要聽到的時候你肯定是拒絕的。古典音樂則花樣百出,作曲家們的技術不是今天的任何人比得上的。

可能古典給你的感覺沒有動次打次的鼓點或者轟趴轟趴的低音爽快,但是古典使用的樂器音色永遠是最優美的。流行音樂能夠作為音樂人的自我表達,能作為開心,憂鬱,悲傷,愛等情感的載體,給你直接的情緒體驗,但是古典音樂更像是催化劑,引導你自己去咀嚼作品的色彩。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不懂高大上的名詞,我只是選擇了最好聽的,最耐聽的類型。

古典音樂是不喧賓奪主的。你欣賞一個作品需要專註在一件事上,就是聽本身;但是你只是單純的聽也是一種享受。比較小的作品(各種鋼琴曲,x重奏)就像流水一樣傾瀉而出,和環境融合為一體,你不會去注意到樂曲本身,而是享受這種氛圍。流行音樂大多數做不到這一點,洗腦歌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洗你的腦。

人的審美趣味是會隨著長期的品嘗而提高的。聽任何音樂都是這樣,一開始把你引進門的作品,可能日後在你的心裡啥都不是。

有一次聽到一個高中同學說:中國的人聽古典音樂就是為了裝逼。這話對嗎?你我肯定不認同。但是現實是,不少的一部分人聽古典音樂確實是為了裝逼。我認為,國外聽古典音樂的那部分人如果生在中國,就是現在聽戲曲的大爺大媽們。洋人也有喜歡戲曲藝術的,俺們國人怎麼就不能聽西方的那一套?喜歡上古典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每個流派都是這樣,由淺入深,而最淺的部分,往往是流行音樂。

好的,已經離題太多了。以上。


最開始是被網易雲推的吧。

讓我真正喜歡上它的是因為不開心的時候,它會讓我冷靜下來。

我在看古典鋼琴曲評論中會看到一些類似於「童年噩夢」之類的

很可惜呢,如果是被逼迫去聽去練那可是很辛苦的。

古典樂是用心去聽的音樂。

我不是專業的喲,這只是一個聽過幾首古典的萌新的看法。


因為愛上了自己第一位鋼琴老師。


我沒怎麼學過音樂,所以我也只能從主觀感受的角度來回答。

古典樂尤其時間交響樂雖然會用到非常多的樂器,但是在演奏時非常的協調統一,但又不單調無聊,不會像金屬樂那樣嘈雜,也不會像一些口水歌那樣經不起欣賞。

古典樂是需要用心去欣賞的,是要在聽歌時放下手裡一切事情才能聽懂的音樂,如果你是一個專註,並且希望把娛樂提高到藝術的高度的人的話,古典樂絕對適合你。

古典樂許多時候是一個把器樂放在同等甚至高於人聲的音樂,這樣的音樂是需要一定欣賞水平的,如果一個人的音樂欣賞水平僅停留在喊麥和抖音神曲上的話,他一定欣賞不來古典樂,而只有對音樂有追求的人,才能欣賞下來。


因為流行歌曲越來越沒下限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