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從一介平民,一直做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需要多久,答案可能是十幾年,幾十年之久,而唐代時期,有一位牛人,從平民到官居宰相,僅僅用了3年時間,他只是通過自己的能力升遷,並沒有巴結、曲意逢迎,更沒有行賄,是一位大忠臣,他還救國大詩人李白和杜甫,這位牛人便是唐朝宰相張鎬。

張鎬,唐朝時期山東聊城人,早年勤學苦讀,品德優秀,生性豪放豁達,小小年紀,早已威名遠揚,然而查閱史書,並沒有發現張鎬有參加科舉的跡象,衆所周知,古代讀書人,要想做官,飛黃騰達,考取功名是最佳途徑,然而張鎬飽讀詩書,卻不去參加科考,其中的原因卻讓人疑惑。關於張鎬是如何進入仕途的,史書也有不同的記載。根據《後唐書》記載,安史之亂爆發後,天下大亂,人才短缺,時任宰相楊國忠緊急蒐集天下能人異士,而張鎬的名字最後傳到了楊國忠的耳朵裏,楊國忠就像唐玄宗推薦張鎬,這樣張鎬才擔任了從八品的左拾遺。

但是根據唐朝大書法家、著名文臣顏真卿的《顏真卿墓誌》記載,顏真卿擔任平原太守時,結交了張鎬,顏真卿和張鎬的交往過程中,發現張鎬具有宰相的肚量,於是就推舉張鎬,從此,一介平民張鎬進入仕途。無論張鎬是被誰推薦給皇帝,然後進入仕途,可以明確的是,張鎬於僅僅用了3年時間,就做到了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就是正兒八經的宰相。如此升遷速度,的確讓人頂禮膜拜。

張鎬先是跟隨唐玄宗一塊進入四川,輔佐唐玄宗。唐肅宗即位後,唐玄宗又把張鎬派到唐肅宗身邊,讓其輔佐唐肅宗。張鎬擔任宰相期間,提出了一系列治國治軍的建議和意見,深得唐肅宗的重用。張鎬最出名的,莫過於他和唐代大詩人之間的事情。

一:爲王昌齡報仇。

王昌齡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他和李白、王維等都是鐵哥們。安史之亂爆發後,王昌齡打算回老家太原,然而途徑安徽亳州時,被亳州刺史閭丘曉殺害。1年後,張鎬負責平叛“安史之亂”。當張鎬來到亳州督戰時,亳州刺史閭丘曉目中無人,看不起這位非科班出身的宰相,他不聽從張鎬調遣,最後貽誤戰機,張鎬大怒,直接將閭丘曉處死。而閭丘曉死前,痛苦說自己家還有老母親,無人贍養,張鎬大怒:“昌齡之親,欲與誰養”,意思是那麼王昌齡的母親,誰來養呢?

二:營救杜甫。

唐肅宗執政期間,杜甫的好友房琯因爲指揮戰鬥失利,再加上其手下受賄而被顏真卿彈劾,杜甫上書爲房琯辯護。唐肅宗大怒,示意刑部尚書顏真卿判處杜甫死刑。張鎬聞訊後,立刻找人在顏真卿和唐肅宗面前說情,最終唐肅宗放了杜甫。

三:營救李白。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逃亡四川,唐肅宗繼位。而身在西南地區的唐玄宗第16子李璘,身兼4道節度使,他也宣佈起兵平叛,李璘的幕僚中,有李白的朋友李臺卿,李臺卿寫信邀請李白入府,而李白身爲憂國憂民的大詩人,自然也希望能夠投筆從戎,報效國家,最後李白來到李璘的麾下。而讓李白沒有想到的是,李璘竟然割據江東,打算謀反。唐肅宗果斷派兵鎮壓,絞殺了李璘。

身爲李璘的同黨,李白自然是喫不了兜着走,謀反是要判死罪的。李白被抓後,已經被貶官的張鎬立刻動用身邊的關係,極力營救李白,最終李白被免除死罪,流放夜郎,李白總算撿了一條命。

張鎬從開始做官到去世,前後不過10年時間,他卻身居高位,不趨炎附勢,數次垂顧人文,在唐朝歷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話。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