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爲騰訊獨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文/大橙子

“柳線搖風曉氣清,頻頻吹送機聲。春光旖旎不勝情,我如小燕,君便似飛鷹。輕渡關山千萬裏,一朝際會風雲。至高無上是飛行,殷情期盼,莫負好青春。”這是1946年爲紀念抗戰時期犧牲空軍、發揚空軍軍魂所徵集的中華民國空軍軍歌之一《西子姑娘》的選段。

提起抗日戰爭,大家可能會想到臺兒莊會戰、平型關大捷等地面的戰役,想到張自忠、彭德懷等陸軍將領,但很少有人會注意到空軍。其實,空軍在抗日戰爭得戰史上也曾憑藉血肉之軀立下了赫赫戰功。

圖/電影《無問西東》劇照

01 第一階段:1937年7月—1938年10月

在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到1938年10月武漢失守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這一時期裏,中國空軍曾憑藉英勇犧牲地精神和蘇聯志願航空隊的幫助,有利地配合過地面部隊的打擊,取得過多次空戰的勝利。

比如在淞滬會戰的開始階段,中國空軍曾短暫地掌握過華東地區的制空權,在1937年8月14日到15日中國空軍曾連續轟炸日軍的地面目標公大紗廠、匯山碼頭、四川北路附近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江面的日軍戰艦等。其中著名的“八一四空戰”(又稱“筧橋空戰”)也發生在這一時期,此戰中空軍第4大隊大隊長高志航率隊迎擊敵機,在己方僅一架飛機輕傷的情況下,以3:0的戰績擊落敵方三架飛機。

再如徐州會戰期間,空軍曾出動飛機連續轟炸埠蚌、蒙城、臨淮關等地日軍機場,阻滯了三義寨、馬牧集之敵的增援,有效支援了臺兒莊戰役。武漢會戰期間,中國空軍共出動六百二十七次,擊落敵機二百二十七架,摧毀地面敵機一百四十架,炸沉炸傷敵艦船一百七十五艘,取得“二一八”、“四二九”、“五三一”、“八三”空戰的勝利。

圖/《沖天》,2015年臺灣爲記錄抗日戰爭中罕爲人知的空軍故事而拍攝的紀錄片

此外,空軍還曾跨海奇襲臺北、遠徵日本,特別是遠徵日本被許多外國報紙稱爲“人道的遠徵”,對抗日戰爭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但在武器不如人、飛行員數量不如人、戰略戰術失誤等條件的制約下,中國空軍也遭受了巨大損失,幾乎喪失打擊能力。

以1938年日本空軍對中國各地的部分攻擊爲例,1938年1月30日至31日,日空軍襲擊洛陽機場,擊落升空飛機10架、擊毀地面飛機有10餘架;2月18日,日軍空襲重慶,擊毀飛機14架;同日,漢口機場亦遭攻擊,擊毀飛機18架;2 月25日,日軍攻擊南昌機場,擊毀飛機38架等。

日本著名漫畫家宮崎駿曾在雜誌上刊登其爲紀念中國空軍仁道遠徵日本所創作的漫畫

02 第二階段:1938年10月—1941年底

1938年10月,武漢、廣州等地相繼失陷後,空軍基地西移入川,空軍經過補充共有7個大隊,1個獨立中隊,4個志願隊,共有飛機215架。轟炸機隊駐成都、宜賓一帶訓練,驅逐機隊則分駐重慶、成都、蘭州等處。隨着日本進攻方式的轉變,中國空軍的主要任務也從協助陸軍作戰轉變爲擔任陪都及政治軍事中心的防空。

在這一時期,中國空軍也曾取得過一些戰績,如多次在蘭垣、重慶、桂林等地的上空擊毀敵機。甚至還曾主動出擊,三炸敵空軍前進據點運城機場,兩次大舉轟擊日軍最大的空軍基地漢口,炸燬敵機近百架。

白先勇同名小說改編臺劇《一把青》劇照,主角之一郭軫爲昆明空軍軍官學校(原中央航校)第十四期畢業生。

但總體來看,此時空軍的處境已經甚爲艱難。中國原有飛機在戰鬥中損失慘重,之前曾爲中國提供飛機的蘇聯也因歐洲局勢的緊張和中蘇交通困難等原因停止了航材補給。

因飛機補給困難,此時的制空權基本上全部落入了日軍手中。據統計,1941年5月3日到9月28日這五個月間,重慶遭受了日軍32次空襲;僅1941年8月下旬就遭到了4次不分晝夜、呈波浪式的輪番轟炸,起飛轟炸機共2400架次,投彈15000發。抗日時期的三大慘案之一的“重慶隧道慘案”就發生在這一年的6月。

面對不停的空襲,中國方面或只起飛幾架飛機拼死抵抗,或根本無力迎戰。到年底時,中國僅剩下老舊飛機65架。

此外,就連飛行人員的訓練都十分艱難。以昆明的空軍軍官學校(原中央航校)爲例,學校爲了避開日機空襲,不得不將訓練時間定在黎明或下午四、五點鐘之間,此種情況下,飛行員的培訓工作收效極低。

昆明空軍軍官學校第十二期第一批留美學員Luck Field高級班畢業照,白十字爲陣亡,紅十字爲病故。

03 第三階段:1942年—1945年

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開始積極向華提供軍事援助。

其實早在1940年,蔣介石就曾委託陳納德組建在華美國志願航空隊。1941年,第一批美國空軍志願隊就已經以中國國民政府邀請的名義赴華參戰。但直到年底,該隊尚在緬甸進行訓練。

1942年後,中國空軍美國志願隊雖然還未完全結束訓練,但仍調兩個中隊到昆明擔任防空任務。到五月底,這支志願隊已與中國空軍合作,在緬甸、中國和越南上空作戰一百多次,擊落或擊毀敵機二百六十多架,獲得了“飛虎隊”的稱號。

1942年7月中美空軍開始正式合作抗日。美方宣佈美國志願航空隊解散,所留人員改編爲美國陸軍第10航空隊第23戰鬥機大隊,後擴編爲第14航空隊。1943年,爲增進中美空軍間的合作,決定成立中美空軍混合團,雙方各以三個大隊配合作戰,並設團司令部統轄,在編制上屬於中國空軍。

此外,美國還以租借的方式通過“駝峯航線”,由中美運輸機將P-61型、P-38型、B-24型、B-25型等新型戰鬥機和轟炸機及其他急需物資源源不斷地輸入中國。這一批新戰鬥機和轟炸機在性能、火力和速度諸方面都超過了日本的飛機。同時,經英國政府同意,中國空軍軍官學校初級班移至印度北部的旁遮普邦臘河,高級訓練則轉送美國進行,部隊改裝新機也由美國代訓。至此,中國空軍的飛機、器材和人員補充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

圖/飛虎隊

隨着中美空軍合作的不斷深化,中國空軍逐步取得空中優勢。空軍也逐漸轉變迎戰策略,由以往的被動應戰轉變爲更多的主動出擊,並開始積極協助陸軍作戰。比如在豫湘桂戰役中,雖然地面戰場一再失敗,但空軍曾先後出動過三百多次,毀傷日機約五十架,坦克、裝甲車、汽車八百多輛,有效阻滯過日軍的援軍。

1945年初,中國空軍在陸續裝備航程較遠的野馬式戰鬥機後,輻射範圍更廣,東至淞滬,北迄平津,都在中國空軍戰鬥機的威力圈內。

一、二月間,中美空軍聯合團對敵佔機場大舉出擊,毀傷龜縮於漢口和青島的日機一百八十多架,使日本駐華空軍再一次受到致命的打擊。日軍在豫湘桂戰役後,爲了保守其大陸交通線,使用了相當大的兵力,但因中美空軍的不斷轟炸掃射,平漢、粵漢鐵路始終未能全線通車,長江航運也基本陷於癱瘓,日軍調動大都只能依靠徒步行軍。

正如日本防衛廳防衛研修所戰史室所著的《中國方面陸軍航空作戰》所言,“就中國戰區敵我雙方的空中優勢而言,1942年之前優勢在我方(日本)。1943年從敵我較量的過程來看,敗局已定,空中優勢逐漸轉向敵方(中國)”。

圖/臺劇《一把青》劇照

參考文獻:

量棟、江羽翔:《抗戰時期中國空中戰場述評》,《民國檔案》1993年第3期;

高平平、李雅茹:《抗戰時期中日空軍爭奪制空權的殊死搏鬥》,《軍事歷史研究》1996年第2期;

吳信忠、宋兆山:《論抗日戰爭中的中國空軍》,《軍事歷史研究》1986年第1期;

柴俊青、張春生:《略論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空軍》,《殷都學刊》1992年第3期;

李湘敏:《略論抗日戰爭時期的中日空戰》,《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4期;

姜振飛、張 偉:《抗戰時期的中國空軍》,《昌吉師專學報》2001年第3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