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由廣東廣播電視臺粵聽APP舉辦的《讓世界聽見嶺南》系列講座——“粵語講古的傳承與創變”在廣州圖書館舉行。活動邀請了粵語語言藝術家繆燕飛、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粵語講古傳承人顏志圖等講古名家。

“講古”即講故事,是粵語地區傳統的藝術形式,它承載着深厚的廣府歷史文化,已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粵聽APP總編輯黃慧認爲,粵語講古正面臨獲取版權難、優秀講古人少、傳播方式單一等挑戰,但他們正利用新媒體技術等方式努力解決這些問題。粵聽APP已與閱文集團合作,引進更多資源。另外,《黃金瞳》《將夜》《貞觀大閒人》等8本粵語有聲小說近期將在粵聽APP上線。

身着長衫、手執摺扇的顏志圖向觀衆介紹了粵語講古的歷史和特點,還現場講古,併爲觀衆分析自己呈現人物性格的方法。他希望粵語講古後繼有人,近年來不遺餘力地培養接班人,每個月都去小學教小朋友講古。

著名講古人林勁說,自己從小與講古結緣,“講古是我無法揮去的夢”。在粵語講古的創變上,他認爲粵語講古應利用網絡平臺分享講古大師的作品和心得。

除了講古名家,活動還邀請了新派講古人。主持人與新派講古人悟空、周錦濱、謝蔚就 “年輕人對粵語講古發展的思考”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年過八旬的繆燕飛認爲,教小朋友講古最重要的是啓發他們的形象思維。活動最後一個環節是“醒木”傳承,寓意講古藝術薪火相傳、生生不息。(陳純玲)

作者:陳純玲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