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SaaS圈的頭部公司能夠就很多關鍵抉擇達成共識,而達成的共識是什麼呢?一起來看看~

SaaS圈的一些共識:CSM應該揹負續費率KPI|SaaS創業路線圖(38)

這次來杭州連續拜訪了上上籤、有贊、阿里釘釘、網易七魚4家SaaS圈公司,做了三場主題“可複製的市場成功”的分享,5次與創始團隊深度交流。

過程中我發現SaaS圈的頭部公司已經能夠就很多關鍵抉擇達成共識,我也抓緊分享出來供大家思考。

一、產品:定製大單來了,接還是不接?

這次離開北京前我也在和一個很優秀的SaaS公司交流這個問題。有錢的公司“站着說話不腰疼”,但真放到某個具體場景下看看?

一方面,公司現金流已經高風險,接個100萬的單子,大家都能看到希望;另一方面,客戶需求並不複雜且穩定,個性需求中還有一部分將來可以做到通用需求裏,餘下部分CTO有信心hold地住不會對未來產品和研發資源造成大的影響。

我深深理解,面對“定製OR掛掉”的問題時,創業者也沒有其它選擇。

但如果還有別的選擇,SaaS圈內對這個問題是有深刻共識的。我常說,一旦產品版本發生分叉,永遠不能回頭。業內已經有不少公司已經在此事上栽了跟頭,爲什麼?客戶新需求沒完沒了、研發資源被分散、CEO及產品負責人的精力被分散。

創業公司除了專注,別無選擇。

應對方法有幾個:用可配置方式將通用需求放到下一個版本中,先幫客戶上線基礎功能;儘早完成API開放平臺;PaaS(長期)。更重要的是,CEO和產品負責人一定要明確自己的產品方向,對偏離方向的單點客戶需求要慎重、再慎重。

二、市場:建立SDR部門

我看到不少SaaS公司都在近1年開始啓動歸屬在市場部下的SDR團隊,這個團隊的任務是對市場線索進行分類分級,然後按預定規則分發給合適的銷售團隊及Sales。

這個“規則”可能是依據客戶規模(分給電銷、面銷及渠道)分、可能依據按行業分(引導在行業有成交客戶的Sales不斷加深對該行業的理解),也可能是按客戶的業態分(一般方式是合併幾個使用場景類似的行業)。

只有可數字化管理的,才能找到基線,並在這個基礎上不斷提高。舉個例子:如果市場線索不評級打分(或分層),即便後續各個銷售團隊跟進轉化率差異很大,轉化率低的部門也會抱怨線索質量不均衡,沒有辦法評判他們銷售管理能力的差異。

市場部分,通過與大家的交流,我認爲除了懂得常規的PR、BD合作資源、SEM/SEO,最能突顯CMO能力的是下面這2個方面:

  1. 對外-內容深度創新:能爲目標客戶羣體在專業領域寫深度文章(非軟文)甚至可以出電子書,進行內容引流,並且在落地傳播中細節把握到位;
  2. 對內-線索轉化情況跟進:定期跟進線索轉化情況,對被Sales放棄的線索進行抽查跟進,並據此優化流程。

都說toB公司市場部難做,但也有做的真正好的,關鍵是懂產品、懂客戶需求,能做好產品、銷售、客戶之間的橋樑。

三、銷售:重視構建自開拓能力

市場做地再好,市場線索數量質量的天花板始終在那裏。

我認爲,創業公司營銷體系構建的過程中,要考慮好2對平衡:市場線索vs銷售自開拓,直銷vs渠道。渠道業績比例如果太低,很容易被直銷或電銷喫掉,這個不是利益問題,而是優勝劣汰的自然規律。

而市場線索與自開拓的關係也是這樣:市場能力強的公司(當然,這也很可能與客戶特點、產品單價等有關),市場線索轉化的客戶佔營收80%以上,Sales的自開拓意願就會很低,畢竟自開拓要辛苦地多(很多自開拓爲主的Sales團隊,開源工作會佔到工作時間的30~50%)。

而自開拓業績佔比超過80%的這些公司,我看到市場部長期不受重視、投入不足,也沒有能力對銷售部門提出線索精細管理的要求。隨之而來的問題是CEO問CMO爲什麼要增加投放時,CMO又拿不出各個線索通道轉化率的數據……於是就惡性循環。

市場是長期投入,銷售是臨門一腳,兩者投入平衡是CEO必須考慮清楚的。

說回銷售自開拓,雖說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但我的建議通常會是走行業路線。ToB業務都會走到應用場景上,場景都在行業(或幾個行業共同的業態)裏。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看看我另一篇文章:SaaS創業路線圖(十四)如何開拓行業走的彎路最少?(偷懶的同學就記住一句話:行業開拓靠引導而非強制,後端指導前端)。

四、CSM:續費率的責任主體

這個我解讀一下,不少SaaS公司還在由銷售來負責續費,會有幾個問題:

  1. 銷售的職責本該是獲新客戶,結果那些沒新客戶的同學都把心思放在老客戶身上,這樣同樣有業績,Leader們也很無奈……
  2. 銷售的KPI是銷售業績絕對值,如果這個月他手上有3個有點難度的客戶都要續費,一個20萬,另外2個3萬,他會管哪個客戶?
  3. 銷售崗位的要求和業務員的特性都不是做服務的。他們經常要衝刺,無法持續關注老客戶的使用情況。

因此我見的大部分SaaS公司都是能達成共識的,CSM應該揹負續費率KPI,這樣公司的總體續費率纔有保障。

產品、市場、銷售、CSM,今天講的哪個點讓你有所收穫?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文章:

SaaS創業路線圖(十四):如何開拓行業走的彎路最少?

#特邀作者#

吳昊,微信公衆號:SaaS白夜行,紛享銷客天使投資人、前執行總裁。20年企業信息化和6年SaaS營銷團隊創新經驗,每天一篇2000字SaaS創業文章的堅持者,目前正處在從創業者向投資人的轉型過程中。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