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中有一類諷刺詩,通常是以嘲諷的手法,描寫生活中消極、反動的事物,或明指、或暗喻,能強烈地反映現實生活,具有意味深長的意義。

  比如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在《國風·鄘風》篇章中有一首詩,名爲《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爲?

  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這就是一首諷刺詩,表面上是在描寫老鼠,實際上則是暗喻當時的統治者用虛僞的禮節以欺騙人民,人民深惡痛絕,比之爲鼠,給予辛辣的諷刺,被後人認爲是《詩經》中罵人最直接、最解恨的一首詩。

  在五代十國時期,有一位花蕊夫人,不僅容貌美麗,還能詩善賦,她也曾作有一首諷刺詩,名爲《述國亡詩》: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她得幸於後蜀主孟昶,拜貴妃,後來孟蜀亡國後,被擄入宋,宋太祖久聞其詩名,召她陳詩,她便作了這首詩。原來後蜀君臣極爲奢侈,荒淫誤國,宋軍壓境時,孟昶一籌莫展,屈辱投降。

  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也有一首諷刺魯地儒生的詩,叫《嘲魯儒》:

  魯叟談五經,白髮死章句。

  問以經濟策,茫如墜煙霧。

  足著遠遊履,首戴方山巾。

  緩步從直道,未行先起塵。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君非叔孫通,與我本殊倫。

  時事且未達,歸耕汶水濱。

  這首詩大概作於公元727年,李白寓居東魯(今山東一帶)之時,魯地有儒者雖然皓首窮經,卻死守章句,不懂經邦治國之策。李白自視有“經濟之才”、“王霸大略”,或曾受到某“魯儒”的輕視和嘲笑,故作此詩反譏之。

  同樣生於唐代的邊塞詩人王昌齡,寫有一首《出塞》詩,也是首以古喻今的諷刺詩: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之所以寫了很多的邊塞詩,是因爲他生活的時代,當時的唐朝常與周邊的外族在邊境上交戰。爲了鞏固邊防,朝廷不斷從內地徵調士兵,趕赴邊境作戰。但是,戰事卻曠日持久,唐軍常屢戰不利;詩人認爲,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朝廷用人不當,主將無能。如果主將是如漢代的龍城飛將衛青或飛將軍李廣這樣的軍事人才,那戰事絕不會是如今這樣的局面。

  唐代有一位詩人叫羅隱,他有一首詠西施的詩名爲《西施》: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因爲歷來很多詠西施的作品都把亡吳的根由歸之於女色,爲封建統治者開脫,說什麼“紅顏禍水”的謬論。而羅隱是位頭腦很清醒的人,他對家國興亡的原因有着清醒的認識,豈能將罪責全推到一個弱女子身上?一句“吳人何苦怨西施”既是勸解,更含嘲諷之意味。

  北宋時期有一位叫張俞的詩人,有一首諷刺意味強烈的五言絕句,名叫《蠶婦》: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這是一首言簡意賅的諷喻詩,詩人借養蠶婦女的所見所感,把養蠶人衣不蔽體,不養蠶人卻穿着滿身綢緞加以對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會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遭到剝削掠奪的不合理現象,表達了詩人對養蠶農婦的同情。

  唐代詩人杜牧有首很著名的詩叫《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杜牧所處的時代,唐王朝已千瘡百孔,而他對政治也頗爲關心,他看到統治集團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鎮的擁兵自固,深感社會危機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當他有一次來到還是一片繁華的秦淮河上,聽到酒家歌女演唱《後庭花》曲,便感慨萬千,寫下這首詩。詩人的本意是借陳後主因追求荒淫享樂終至亡國的史實,諷刺晚唐那般醉生夢死的統治者不從中汲取教訓,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憂慮。

  唐代詩人李紳有首《憫農二首·其一》: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言簡意賅讀後卻令人印象深刻,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穫很多糧食,但是勞苦的農民卻仍然要餓死。爲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這麼強烈的對比下,詩人所要諷喻的是當時社會存在的矛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