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常見詞牌名都是在原唐教坊曲名基礎上借用發展起來的,比如今天我們要介紹的“相見歡”,其聲律特徵不僅可用於漫吟輕訴,表現愉悅就成婉約,加入些悲情還可寫成愁。自晚唐時興起,流行於宋代,有很多流傳至今的名篇。

  一、《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南唐·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公元975年,南唐滅亡,李煜被俘北上,留居汴京,待罪被囚的生活使他感到極大的痛苦,這首詞便作於這一時期。李煜的詞多爲短幅的小令,詞意自然易曉,表達了這一時期詞人的切身感受——美意不留,芳華難駐,此恨無窮。

  二、《相見歡·金陵城上西樓》(南宋·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萬裏夕陽垂地,大江流。

  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

  靖康之難,汴京淪陷,二帝被俘;朱敦儒倉猝南逃金陵,總算暫時獲得了喘息機會。在他客居金陵時,曾登上金陵城西門城樓,登高望遠,有感而發,作有此詞。在詞人眼前展開的是無邊秋色,萬裏夕陽,這不僅是實景,也是暗喻,暗喻國事,所以自然而然地轉入下闋抒情,表現了詞人渴望早日恢復中原的強烈願望,同時也是對朝廷苟安旦夕,不圖恢復的憤慨和抗議。

  三、《相見歡·年年負卻花期》(清·張惠言)

  年年負卻花期!過春時,只合安排愁緒送春歸。

  梅花雪,梨花月,總相思。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

  這是首春過惜春之詞,詞人以惋惜的心情埋怨自己年年錯過花期,看似信手拈來,卻是耐人尋味。最後一句“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更揭示了人之常情,很多事往往在時過境遷之後,我們才倍覺珍貴。春色如此,人生亦如此。

  四、《相見歡·落花如夢悽迷》(清·納蘭性德)

  落花如夢悽迷,麝煙微。又是夕陽潛下小樓西。

  愁無限,消瘦盡,有誰知?閒教玉籠鸚鵡念郎詩。

  這是首懷春思人之作,詞的上闋寫春天即將過去,曾經在枝頭上絢爛地綻放過的花朵,這時已經凋零,看着枝頭殘花,花瓣在風中翩翩飛舞,少女覺得自己恍如夢中。詞的下闋呈現出了一個愁容滿面,倦於打扮,消瘦憔悴的女子的形象,爲了來排遣心中無限的憂愁,少女便想出了一個辦法,她在閒來無事之時就教自己的鸚鵡來吟誦情郎爲自己寫下的情詩。

  五、《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南唐·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李煜亡國被俘的後期詞作,多傾瀉失國之痛和去國之思,沉鬱哀婉,感人至深。這首詞便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首,詞的上闋選取典型的景物爲感情的抒發渲染鋪墊,下闋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發真摯的感情。

  六、《相見歡·秋風吹到江村》(清·顧彩)

  秋風吹到江村,正黃昏。寂寞梧桐夜雨不開門。

  一葉落,數聲角,斷羈魂,明日試看衣袂有啼痕。

  這是首寫秋夜相思的詞,全詞纏綿婉曲,清雅自然。梧桐夜雨,秋風落葉,數聲畫角,欲斷羈魂。結句“明日試看衣袂有啼痕”,宛轉含蓄地透露了相思之情。

  七、《相見歡·雲閒晚溜琅琅》(金·蔡鬆年)

  雲閒晚溜琅琅,泛爐香。一段斜川鬆菊,瘦而芳。

  人如鵠,琴如玉,月如霜。一曲清商人物,兩相忘。

  這是詞人退隱山林之後所作出的一首詞,詞人只求晚年能過上平淡清靜的生活,效仿古人辭官而去,種菊西巖,夜置酒,與友人陳公輔對飲賞樂。花香,泉清,爐香使人陶醉,於是作此詞記之。

  八、《相見歡·羅襦繡袂香紅》(唐·薛昭蘊)

  羅襦繡袂香紅,畫堂中。細草平沙番馬,小屏風。

  卷羅幕,憑妝閣,思無窮。暮雨輕煙,魂斷隔簾枕。

  這首詞描繪的是一幅仕女圖,“羅襦”點出人物,“畫堂中”點出室內的屏風及屏風上的畫面。詞的下闋前三句寫女子捲簾憑閣,後兩句也寫了她思緒無窮、魂斷,但不知其所由。不過,從“憑妝閣”的行動看,也許是懷遠之愁吧。

  九、《相見歡·微雲一抹遙峯》(清·納蘭性德)

  微雲一抹遙峯,冷溶溶,恰與個人清曉畫眉同。

  紅蠟淚,青綾被,水沉濃,卻與黃茅野店聽西風。

  詞人是個多情的人,在他二十歲娶了盧錯後,少年夫妻無限恩愛。可惜好景不長,美好的生活只過了短短三年,愛妻便香消玉殞,經歷過坎坷的感情,詞人可謂已熟諳人生,對於生涯中美好的悲劇性追憶,成爲他詞中主旨,這首詞就是他思念妻子而作的。

  十、《相見歡·深林幾處啼鵑》(清·莊棫)

  深林幾處啼鵑,夢如煙。直到夢難尋處倍纏綿。

  蝶自舞,鶯自語,總悽然。明月空庭如水似華年。

  這是首寫美人“春愁”之作,表現的是暮春時分美人夢醒之後的一種纏綿和淒涼之感。這美麗到極致的春天,卻不能給予她一丁點的安慰,她是一直處在淒涼的感受裏,想到了自己如水一般流逝不已的美好的青春年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