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春捂”就是說春季不要急於脫掉厚重保暖的衣服,因爲經歷了冬季後,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功能與冬季的環境溫度保持相對平衡的狀態。當轉入春天后,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大太,如果過早地脫掉厚衣,一旦氣溫下降,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功能難以適應,因此,春季很易受風寒,再加上春季是各類病毒細菌的高發期,春節感冒生病是很常見的事情。這對帶寶寶的家長們來說,如何給寶寶穿衣是件很棘手的事情,不少婆媳因給寶寶穿多少衣服的事,常常爭論不休。

  @雯雯媽媽:唉,真拿奶奶沒辦法,都氣溫26度了,還給雯雯穿了四件衣服,2歲多的孩子愛運動,爬上爬下的停不下來,我看到她頭髮都溼透了,伸手一摸打底衣,可以擰出汗水來,你說,雯雯多遭罪呀,我要給她脫衣服,奶奶還不讓。有一次,雯雯感冒了,奶奶直接怪我給她脫了衣服受涼引起的。

  @幼兒園老師:看孩子穿衣服的數量,就完全可以判斷出孩子是奶奶帶還是媽媽帶。你不知道,有個奶奶好誇張,氣溫18度,她給孫子穿了5件,其中兩件毛衣一件帶絨衣服,一件打底衣和一件薄款羽絨服,我們給孩子脫掉兩個衣服,下午放學時,奶奶帶怪我們給孩子穿得太少。

  很多老人以爲孩子小,應該多穿些。這可不一定,對有幾個月的寶寶來說,除了吃就是睡,除了睡就是吃,極少運動,可以適當多穿一些,但也不宜過多,像包糉子一樣裏三層外三層重重疊疊裹得嚴嚴實實不可取。冬天裏,孩子最適宜的是一件純棉打底衣,一件保暖型衣,外加一件棉服就夠了。還有不少老人覺得孩子就應該多穿衣,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常識。通常,孩子感冒生病並不是因爲穿少衣服引起的,而往往是穿過多,出汗後沒有及時處理而引起的。

  孩子會爬會走後,運動量大,其穿衣標準按保守型穿衣法,孩子與大人穿一樣多就可以,最好是孩子穿衣比大人穿的稍微少一些即可。孩子運動量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孩子血液循環快,產熱散熱調節功能好。

  這裏有一個簡單實用的測量法,可以快速準確地判斷孩子會冷還是熱。具體操作方法:家長用手指背部貼緊孩子的頸椎下三公分處,如果感覺熱(甚至摸到衣服上有汗),說明孩子穿的衣服過多,需要減少衣服;如果感覺到涼,說明孩子穿的衣服少了,需要增添衣服;如果不熱也不涼,說明剛剛好。

  還在爲寶寶該穿多少衣服合適而爭論不休嗎?用這個方法很管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