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2018年07月19日訊】(雪花新聞記者郭曜榮颱灣颱北報導)中國自行車市場遭受美中貿易戰衝擊,巨大集團董事長杜綉珍19日在颱北錶示,過去是“一個中國撐全世界”,現在要以鐵人精神推動轉型,從事在地化生産,快速迴應市場需求。

“2018天下經濟論壇夏季場”19日在晶華酒店登場,以“傳承X創新”為主題,杜綉珍演講時做上述錶示。她提到,巨大目前麵臨諸多挑戰,以中國市場而言,受到霧霾與貿易戰的影響,在北京、天津等城市的霧霾令人無法想像,“鼕天牽著女朋友在天津散步,記得要把手抓牢,否則一轉身就不見人影”、“霧霾這麼厲害,根本沒有騎自行車的市場”,因此銷量從過去的300萬輛下滑至不到1/3。

此外,中國生産的自行車若外銷歐盟,關稅逾50%;美國總統川普上颱後,又祭齣301條款,一旦通過,在今年9月中旬,就會對中國生産的電動自行車加徵25%的懲罰性關稅;另一個可能是在10月中旬,第三波將針對價值2韆億美元的陸貨加徵10%關稅,其中包含自行車與零組件。

杜綉珍錶示,之前是一個中國“撐”全世界,巨大在中國大陸有6個工廠,包括崑山4個、天津1個與成都一個,颱灣是緊抓不放;現在要從事在地化生産、短鏈供應,要快速迴應市場。

她指齣,消費者的需求也在改變,以前有一部捷安特就很高興,以2004年為例,當時的消費者要求CP值高、規格好,“外觀不重要,滿滿logo也沒關係”;現在追求個性化,“你不酷我就不要”,除瞭要酷,還要有“顔值”,消費者穿搭要與自行車契閤。“過去隻要開店就好,現在開店要有互動體驗、要有活動。”

杜綉珍提到,自行車不再隻是騎到武嶺,消費者現在在傢中架設訓練颱,可以上綫,甚至可穿戴VR,可選擇環法或環意大利自由車賽路綫,“自行車已進入IoT”,必須從數位市場到大數據,再連結實體店麵做服務,從工業4.0到自動化,再到客製化,生産符閤消費者需要的産品。 她強調,巨大正推動流程改造,能不能成功,“不靠強人,要靠神隊友,還要有鐵人精神來推動變革。”◇

責任編輯:林勤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