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文下方留言,獲得置頂的讀者,贈送本文推薦的“大家小書”一本;轉發文章並截圖發送後臺的讀者,隨機贈送“大家小書”一本,趕快參與活動吧!


今天偶然間看到一句話:我要寫一出最悲的悲劇,裏面有充滿了無恥的笑聲。老舍先生的一生,就是這樣一場悲劇。用悲情的方式來展現這個社會矛盾。他說“人活着,要有情趣而且乾淨”。

 

今年是老舍先生誕辰120週年,百廿年,雙甲子,憶故人。

 

有的時候,唯有文學纔是艱苦歲月裏的唯一精神支柱。老舍先生的書很多,今天提及的一本你可能沒讀過。

 

老舍先生的《文學概論講義》共十五講,十餘萬字的篇幅講述了文學的諸多命題,包括歷代文說、文學的特質、創造、起源、風格,以及詩與散文的區別、文學的形式、傾向、批評,以及詩、戲劇和小說分述。,雖然是幾十年前上課的教材,但拿到今天來看,仍然是非常驚豔的一部文學理論著作。很多觀點在今天依然閃耀,甚至是很多今人所不能意識到的。此書不僅爲研究老舍文學觀的重要資料,也是一部難得的文學理論入門書。


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現代小說、現代戲劇,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的多民族特色;研究滿族文化,研究老北京文化,研究北京話和文學創作的關係,這些課題都離不開老舍。今年適逢老舍誕辰120週年,我們且說說他。


舒乙曾說,研究老舍有五把鑰匙:他是北京人;滿族人;窮人;生在19世紀最末一年,死於1966年;一生有十年生活在國外。他曾編有一本《老舍的人文地圖》,梳理老舍從小羊圈到丹柿小院的北京生活空間。關於老舍生平一些空白點的研究,舒乙是有其獨特優勢的,例如老舍的愛好、老舍的關坎都是自己人才知道的。這篇文章題名《老舍文學與主流的逆反》,被作爲大家小書版《文學概論講義》的導讀。



老舍,從一個北京窮旗人到蜚聲中外的大作家,其生平是非常勵志的。老舍的成就主要是自學。“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我們通過《文學概論講義》可以看出老舍的努力,胡絜清代序中說:“老舍在《文學概論》裏,直接引用了一百四十多位古今中外學者、作家的論述、作品和觀點。看得出,老舍的結論是經過了廣泛的調查研究,以及咀嚼和昇華纔得到的……老舍日後的文學成就和他早年的用功恐怕不無關係。他的文學知識幫了他的忙……這本大學講義《文學概論》,應該說,既是他的創作實踐經過提煉的體會,也是他的學習總結。”


在講《文學概論》之前,老舍已經出版了《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小坡的生日》等四部長篇小說,通過《二馬》,老舍首度醒目地高揚起思想啓蒙的大旗。30歲出頭的老舍在齊魯大學文學院教授“文學概論”“小說作法”“世界名著研究”等幾門課,還兼任《齊大月刊》編輯部主任。



老舍講授“文學概論”顯然是有着自己對文學的系列梳理和綜合比較的。所以他在引言中率先討論中國人論文的毛病:尋章摘句、求實效。所以他尋脈中國曆代文說,多采取批判的立場。例如文論“聖經”一樣的《文心雕龍》確乎是很豐富、很少見的一部文學評論,但——“並不是真正的文學批評,而是一種文學源流、文學理論、修辭、作文法的混合物。它的好處是把秦漢以前至六朝的文說文體全收集來,作個總結……這唯務折衷,便失去了創立新說的勇氣。”對於有“文起八代之衰”盛譽的韓愈“以文載道”,他批評說:“孔家的說詩,是以詩爲教育政治的工具;到了韓愈,便直將文學與道德粘合在一處,成了不可分隔的,無道便無文學。道到底是什麼呢……韓愈的思想根本不怎樣深刻,又偏偏愛把這一些道德行爲的責任交給文學,那怎能說得通呢!道德是倫理的,文學是藝術的,道德是實際的,文學是要想象的。道德的目標在善,文學的歸宿是美;文學嫁給道德怎能生得出美麗的小孩呢。”《文學概論講義》推崇的是嚴羽和袁枚這一系列具有純文學傾向的理論,努力在傳統文化中爲五四文學運動尋找合法性。


正是針對傳統文論的弱點,《文學概論講義》接下來深入討論文學的特質、文學的創造、文學的起源、文學的風格、詩與散文的分別、文學的形式、文學的傾向。在論述這些問題的時候,本書大量採用了西方文學的觀點,論述了從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寫實主義,到唯美主義、理想主義的流變和主張,進而及於當時的普羅文學。隨後他又縷述了文學批評四大類:理論的批評,歸納的批評,判斷的批評,主觀的批評。



《文學概論講義》最後部分着力探討詩、戲劇和小說三種文體。他論述小說時指出:“小說的發達是社會自覺地表示”“經驗與想象是藝術組成的兩端”。在具體論述中,他着重指出tale、story、novel、fiction的區別。tale和story都是故事。小說的內容必是個故事,故事不必是小說。novel近於中國史的稗史,既含新奇之意,又有非正史的暗示,此詞極適合解釋近代小說。fiction更廣泛些,泛指一切想象的創作。短篇小說與長篇小說又不同。長篇小說有個主要之點,由此建設起一切的穿插,材料多、領域廣,可以任意發揮,往往以副筆引起興趣;短篇小說必須自始至終朝着一點走,必須把思想、事實、藝術、情感完全打成一片。只有極富創作經驗的人纔會有這個體會的。《文學概論講義》這本小冊子,對於我們理解老舍的創作特別有用,對讀者理解他的《月牙兒》《我這一輩子》等經典短篇尤其有啓發。


比《文學概論講義》稍微晚一點點,他在青島創作出了《駱駝祥子》這部代表性作品。《駱駝祥子》和巴金的《家》和茅盾的《子夜》並列,意味着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的成熟。《駱駝祥子》手稿,在2018年初也終於真容乍現,這在現代文學史上無論如何算是一件大事。從《文學概論講義》切入《駱駝祥子》的研究是一個非常有意味的話題。其實,現代作家中像魯郭茅,像老舍和沈從文的理論素養都不低,只是他們的理論沒有得到應有的評價罷了。我們的文學史寫作往往單方面突出他們創作的成就,對於他們的理論有意無意地忽略了。



延伸說來,文學理論寫作往往不是去總結既往,也不是努力對一些傳統的理論和觀念進行闡釋和傳揚,文學理論的影響研究是非常虛妄的。最有價值的文學理論,經常是針對當下具體文學創作,爲當下創作探討出路的。這個啓示非常寶貴。如果從上世紀三十年代文壇現狀來研究《文學概論講義》,我們一定會有很豐碩的收穫。(蒙木)


正文/蒙木

圖片/侵刪


《文學概論講義》

作者:老舍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優惠購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