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Alexander Wang的店鋪裏,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他把長髮紮了起來,人很清瘦,他熱情地跟一位店員打招呼,“What's your name?”(你叫什麼名字?)

“Rita.”

“Oh Rita.”他用美式英語重複了一遍,然後說,“ I like your hair color."不到一秒,他靈敏地意識到對方可能不明白他說什麼,馬上用卷着舌頭的普通話說:“我喜歡你頭髮。”還用手摸了摸頭。

店員Rita

然後自己就哈哈哈哈哈了起來。

接下來的時間裏,在他的仔細詢問之下,那位叫Rita的店員說,“我們這裏沒有一件長款的毛衣,上面是吊帶的……”

然後他又坐到沙發上,開始把櫃子上陳列的鞋子,放到店中央的展示櫃上,然後對旁邊的工作人員說,“這樣是不是看起來好一些了……或者放到另一邊,會更好……”

然後他又開始詢問起客人的意見。一位女客人說,“logo還是要大一點……”

一位抱着孩子進店的男客人用很標準的英文對他說,"I really like your design..."(我真的很喜歡你的設計。”

男粉絲在表達愛意

以上的場景來自騰訊視頻《我的時代和我》紀錄片裏的王大仁Alexander Wang特輯。

看完這一集,你會明白爲什麼過去這2年,大王家突然火了起來,出現了那麼多王大仁爆款。

btw,你要是上海人,大仁哥還算是你半個老鄉……這又是怎麼回事?且聽我們道來~

橫行的王大仁爆款

雖然王大仁很早就成名了——大家都熟知的故事是:王大仁15歲去英國中央聖馬丁學院暑期班,那一年,他在自己哥哥的婚禮上面舉辦了首個服裝發佈會,作品是爲嫂子設計的33套晚禮服。

3年之後,王大仁來到紐約,念上了鼎鼎有名的帕森設計學院,唸書期間王大仁在Vogue和Marc Jacobs都實習過,2年後大概覺得待在學校是浪費時間,他輟學了,拉着家裏人——媽媽、哥哥、嫂子一起創辦了同名品牌Alexander Wang。

早年大仁哥還是短髮,後來才變成標誌性的長髮,這應該是刻意爲之,在需要鮮明形象作爲icon的時尚圈,設計師本身就應該成爲讓人記住的icon

事情一開始也不順利。王大仁的哥哥說,紐約的新生設計師太多了,王大仁和家裏人要拿着自己做的設計,一家一家店敲門推薦,或者是給別人打電話發郵件,最初的電話和郵件基本上都石沉大海。

王大仁現在回憶起來,說5個人擠在一個小房間裏,模特不斷魚貫而入進來試裝,還有銷售的電話打進來,“我還得不斷地吼我哥,讓他趕緊從洗手間裏出來……那可完全不是我構想的那種專業的工作環境……”

王大仁回憶創業當初,覺得還是很好笑

後來,王大仁憑藉一個羊絨衫系列走紅了,又通過Vogue主編成爲了巴黎世家的創意總監,知名度從而變得更高。

但我覺得,王大仁的品牌是這兩年纔開始深入人心——如果之前你問身邊人,王大仁的衣服到底什麼樣子,多少錢,能答得上來的人,遠遠少於現在。

最主要原因還在於,大仁哥的爆款,就是在這兩年間橫行天下的

隨便舉幾個例子,比如說今年時尚博主們都在背的腰包(當然shopbop也在助大仁哥一臂之力幫助推廣):

比如流行了好幾年的斷根靴:

要是你看衣服的話,就更是如此了,淘寶上過去1年間有了一個關鍵詞”大王家“,從仿單就能看出大王家衣服的受歡迎程度:

好多人會說,大仁哥家的款式受歡迎還不是因爲會營銷唄。No No No,作爲大仁哥家的死忠粉,我完全反對這個說法,最要緊的一個原因當然是因爲,他們家的單品真的好穿又實用

拿包包來說,當年最紅的水桶和Rocco雖然鉚釘重得要死,但荔枝紋的皮革卻是相當耐用的,隨便裝隨便往地上扔。哪怕是小羊皮雙肩包,也比機車包和Chanel CF要皮糙肉厚一百倍,我曾經有半年每天都揹着它當上班包用。

Rocco

Alexander Wang家的鞋子也是。最出名的斷根靴,上腳之後簡直感動得要落淚:腳背不低,尖頭但又完全不緊,雖然鞋跟重但鞋底不硬,整雙靴子外形硬朗皮質卻很好,一點都不挑腳——怪不得能紅。不過高跟涼鞋就沒這麼用戶友好了,但和廣大高跟鞋界比起來,也算是好穿。

再來是衣服——作爲一個強迫症患者,Alexander Wang對邊沿和不同材料拼接(比如透明薄紗衛衣)的要求很高,拿到的皮革也是同等品牌中相對較好的那一批。唯一不怎麼稱心的是一切印字的Tee,不知道爲何Alexander Wang對於印花很不在行,燙上的圖案質量也就是文化衫水平,還蠻容易裂開的。

鑑於此,還不如去買他的副線T by Alexander Wang,各種顏色無比好搭的基本款,價格也要可愛得多。

副牌T by Alexander Wang,價格比正牌可愛很多

爲什麼是王大仁?

刨根問底還沒結束,爲什麼王大仁變成橫行天下的“大王家”?

看完那個紀錄片,答案還挺明白的。一開始就很美式實穿的王大仁,如今更徹底想明白了,什麼是時尚,或者,他想做的時尚是什麼

”媒體一直對我有很多批評……我一直不太明白有些設計師那麼在意記者對他們某個系列的評價。要知道這些記者可能從來沒進過我的店。對我來說,最重要的結果是追隨你的顧客。我最在意的是顧客需要什麼。

每天騎自行車上班的大仁哥

”隨着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出現,時尚行業這個原本非常精英主義的行業,突然變得開放和包容。

我想大仁哥的這些看法,讓他決定讓自己的牌子,貼近地氣,變成一個越多人接受越好的牌子,所以,在坊間流行的爆款,應該是大仁哥樂於看到的。

在最近的一次紐約時裝秀上,王大仁打破常規,不是隻邀請買手、時尚編輯進來,而是做了一個橫跨紐約3個街區的fashion show,誰想來都能來——完全實踐了他所認爲的,時尚應該是接納所有人的。

時裝秀現場

再往下刨一層,王大仁那麼容易想開,跟他的原生家庭也息息相關。

王大仁出生在美國舊金山,父母是從事塑料包裝生意的——所以他也算是個富二代。媽媽是上海人,所以你也可以說,王大仁是半個上海人

王大仁家裏的擺設,裏面有他小時候的照片

看的出來,接受採訪的王媽媽是個口才很好,也很善於表達的人。她形容王大仁”2歲開始就對藝術有興趣,是個天才……4歲就知道要做什麼……“

王媽媽在說,”他4歲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這些說法我們無從考證,不過至少可以看的出來,王媽媽是一個善於表達和營銷的人,大仁哥肯定深受影響。

而且出身在從商家庭,也意味着王大仁很容易就能接納商業這件事,賺錢對他來說是一件很天然的事情,他對藝術的糾結會比其他的設計師要少

所以?爆款?越多越好啊。

因爲這樣,王大仁也不介意自己有一個普通人形象:

他喫素,但還是會被肉所吸引(內心也糾結);喜歡喫冰棍,不過喫的素食冰棍。

大仁哥在家裏展示他的素食冰棍

他每週都會有一天晚上跟一班狐朋狗友們一起喫飯,這幫朋友是在他成名之前就玩在一起的了,他說“跟他們在一起就是做自己,不用考慮他們有什麼別的目的“(他也會對時尚圈裏的勢利抱有戒心);

他每次在秀結束之後跑上臺,並不是因爲他想與衆不同,而是他緊張。

跑步謝幕也是大仁哥的標誌之一了

他說奢侈品無關產自哪個國家,也無關乎是什麼價位。“我一直說,你衣櫥裏你最喜歡的那件T恤,也是屬於你自己的奢侈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