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高中物理老師,機緣巧合看了看時間簡史這本書,不然我有時間也不去撿屎。

回歸正題,本書主要描寫外層空間奇異領域,對遙遠星系、黑洞、夸克、「帶味」粒子和「自旋」粒子、反物質、「時間箭頭」等進行了深入淺出的介紹,並對宇宙是什麼樣的、空間和時間以及相對論等古老問題做了闡述,使讀者初步了解狹義相對論以及時間、宇宙的起源等宇宙學的奧妙。

對於時間,霍金同志教我們這樣去理解,在描述一件物品的時候,會描述這個物品的長、寬、高等空間尺寸。但是我們在描述事件的時候,除了描述空間信息之外,還會加上時間這一信息,於是時間就成為三維之外的第四度(注意並不是思維空間,第四維還可以是其他別的物理量)。 也就是說空間和時間並不是獨立的,它們緊密連接在一起就形成「時空」,即四維空間,時間和長寬高一起為一個事物標誌出在事物在四維空間中的坐標。

就像電影《星際穿越》中一樣,此時時間就像一本書中的每一頁變成一個實實在在的一個維度


時間是《時間簡史》的核心概念,時間在作者看來包含以下幾點:1.心理學箭頭,就是我們永遠只能記得過去而記不住未來。2.熱力學箭頭,即熱力學第二定律(把熱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而不產生其他影響,或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取熱使之完全轉換為有用的功而不產生其他影響,或不可逆熱力過程中熵的微增量總是大於零。),又稱「熵增定律」。3.宇宙學箭頭,即宇宙膨脹,時間的方向和宇宙膨脹的方向一致。

以上三點指示了時間的方向。那麼時間有沒有速度呢?從書中來看時間是隨著宇宙大爆炸同時產生的,那麼它的速度和宇宙膨脹的速度是一致的,也就是它是超光速運行的但是從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來看,當我們的速度超過光速的時候,那麼時間就會倒流,但是時間是超光速的,光又怎麼會追的上時間?這是我書中看不懂的地方。回到書中,時間和空間是一個整體,有空間的地方就有時間。而現在就是時間流動的終點。

由此看來,時間是一個矢量。我們是時間和空間這座巨大飛行器的乘客,它只飛向未來。


其實,在我看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人能夠準確的定義時間。包括霍金在內,只看到了時間的表象,而沒有說出時間的本質。根據本人研究,時間是能量流,空間是能量場。具體講,所有物質和能量的運動都是時間的表象,而因為振動頻率不同表現出不同時間形態。在有參照系時,時間是實時間。在沒有參照系時,時間是虛時間。而空間則是時間的總和。時間的概念遵循人擇原理,是智慧生物根據本星系的參照物定義的。比如一天,一月,一年。在更宏觀層面,光速是時間的度量標準。星系的時間概念,均與光速有關。如光速,光年。時間的流逝,其實就是物質和能量的運動形態。一旦能量不能流動,失去參照物,時間將停滯,轉換成虛時間。比如黑洞。但是,局部時間的停滯並不會影響整個宇宙的時間進程。時間是單向流,空間是矢量場。


時間一詞只不過是人類製造出來的,時間在科學角度並沒有準確意義,不過非要解釋的話,也只能說是在四維空間中的一個緯度。就是時間緯,時間是具有方向的,一般情況下只能往一個方向發展,當然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時間也是可以加速或減速的,但是具有局限性。也就是只可能在某一地點加速或減速。我以上所說的可能有些荒唐,但是誰可以給出更好的解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我就感覺所謂的時間 空間 太陽系 銀河系 我們的科學家探究出來的科學理論 都是被一個比我們高級的多的多的文明 設定出來的 我們在這個框定的規則里 永遠無法逃脫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