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神干擾症、靈魂放空症、拖延症晚期、遲到多動症末期”……開學後的第一個月裏,孩子們的多種徵兆頻發,讓班主任老師和家長不免有些擔心。

  俗話說“開學學不好,耽誤一整年”。開學第一個月到底有多重要?在開學初的班會上,班主任就一再強調:開學第一個月是拉開孩子成績差距的關鍵期,第一個月沒跟上,後面再花3倍的時間和努力,都未必能追得上。

  那麼,這些開學綜合徵到底該如何破?如何在這一個月裏有效及時幫助孩子恢復正常的學習狀態?

  開學首月學生最易出狀況

  徵狀1:靈魂放空

  孩子上課無精打采、心有旁騖,注意力完全沒有放在課堂上。

  徵狀2:遲到

  按照學校通知,浩浩9點鐘就該去學校報到了。可是眼看着就要遲到了,浩浩卻賴在牀上嚷嚷着“沒睡夠”,遲遲不肯起牀。

  徵狀3:多動症末期

  亮亮最近一遇到一些小麻煩,小挫折就情緒暴躁。煩悶無聊,食慾也下降,厭食挑食。

  徵狀4:拖延症晚期

  每週一升旗,方方都會到處找校服、找作業,拖拖拉拉趕去學校。大人小孩翻箱倒櫃地一通猛找,把家裏弄了個“雞飛狗跳”,以這樣慌里慌張的狀態到了學校,孩子的學習情緒難免會受到一定影響。

  徵狀5:困神來襲

  每天早上第二節課,班主任李老師進班就會發現,睡倒一片,開學前兩週,孩子們總是動不動就犯困,時間作息一團亂。

  教師支招

  開學第一月要“對症下藥”

  李燕(北京市東方德才學校班主任、朝陽區一級教師)

  新學期開學了,但是孩子們無法從舒適放縱的狀態一下子回到緊張的學習生活,如何調整孩子的開學綜合症,家長老師可以借鑑以下辦法。

  如何排除焦慮症

  剛剛升學的學生(初高一)有時會擔心新的老師會不會很嚴厲,能不能和新同學和睦相處。老師可以安排學生組織豐富的文體活動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讓學生們順利融入新的大家庭。

  有些學生擔心新學期作業過多,知識難度會加大,考試考不好,從而產生畏懼心理。對此,開學最初兩週,老師不安排過重課業負擔,作業形式可以多樣爲好。

  家長可以讓孩子用講述的方式,傾訴焦慮的原因。然後把關鍵詞寫在紙上,按照解決問題的先後順序編上序號,在接下來的時間將問題一一排除,各個擊破,焦慮就緩解了。

  如何排除拖延症

  讓孩子提前做好計劃安排,督促孩子按計劃實施。讓孩子明確自己的擔心,解決拖延症。有些孩子獎勵對他們不起作用。心理學家海蒂提出了一種“避害型”策略。

  他的解釋對應學生來說就是:你完成了任務不會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表揚,但是完成任務家長和老師至少不會生你的氣。研究表明,擔心事情會變壞實際上會增強人的避害心理。擺脫危險的唯一方式就是立即行動。

  如何避免上課遲到

  孩子的假期生活晚睡晚起,開學後作息時間調整不過來。家長可以每天提醒孩子前一晚整理好書包和學具,找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放在離牀最近的地方。每晚十點前必須上牀睡覺。

  如何解決上課精力不集中

  在客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多種資源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可以利用任務驅動的學習方法,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在主觀方面,要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

  用儀式感帶孩子漸入佳境

  魯月(芳草地國際學校富力分校語文教研組副組長)

  “道路千萬條,學習第一條,作業寫不完,開學兩行淚”,隨着《流浪地球》的熱映,這句被改編的時髦語頻繁出現在朋友圈,它道出了孩子對開學的無限畏懼。如何幫孩子破解開學的魔咒呢?在我看來,家長們可以試試這個方法,那就是,讓開學富有儀式感。

  逛一逛

  平時逛街,不妨帶着孩子去文具商店逛一逛,看看孩子還需要哪些學習用品,比如每一個科目需要的筆記本、錯題本;買不同顏色的簽字筆,以備改錯題時使用等等。

  這些行爲看似很平常,但會給孩子帶來一種“既來之則用之”的感覺。家長們主動爲孩子配備學習工具,讓他們隨時可提筆、隨處可記筆記,漸漸從工具入手養成一個記筆記、記錯題、寫作業的習慣。

  聊一聊

  剛開學,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心理活動,晚上抽出半小時與孩子聊一聊,聊天的話題不是簡單的“本學期我要好好學習”這種泛泛而談的計劃,而是發自肺腑地關心孩子以及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如新學期班裏有何變化等等。

  調一調

  由於假期的時間安排相對放鬆,而開學後的作息相對固定,生物鐘的調整就讓孩子陷入了“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來”的境地。

  家長們不妨和孩子一起在這段時間“倒時差”,比如晚上吃完飯後,孩子把書桌收拾好,6點半準時開始寫作業,家長看書,如此堅持下去,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就是一種儀式感。

  俗語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而對於新學期的生活來說,開學的儀式感會給孩子帶來莊重的感覺,克服開學綜合徵,儘早恢復正常的學習狀態。

  文字:本報記者 張瑩

  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現教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