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

我贊同前面有位網友答問的觀點。中國古代君主專制下,最高統治者往往無法無天,獨裁者的人治對於全國的治亂興衰起了不小的作用(正面或者負面),他們的所作所為,首先對身邊的人產生示範、鼓勵、指揮、放射的效應。就算獨裁者身邊有其他奸惡之徒(諸如干預朝政的優伶藝人、宦官等等)肆意胡作非為,那些人之所以敢於在朝廷胡作非為、有機會在朝廷胡作非為,也是完全得益於最高統治者的授權、指使、庇護和縱容。他們無非是依附於獨裁者卵翼之下狐假虎威的家奴而已。

所以,如果要追究誰纔是釀成歷史上某一段嚴重腐敗黑暗期的最主要的責任人,無疑,那個人不是別人,正是當時的皇帝(或者凌駕於皇帝之上、代行皇帝之職的某個攝政者)。至於宮中其他的「奸人」(包括濫竽充數胡亂從政的優伶等人),雖然也作惡多端,可是,充其量只是君主殘暴昏庸之下的幫兇或者犧牲品。在政治黑暗時期,胡亂干政的「戲子」固然誤國,但是,他們只是從犯,主犯則是當朝皇帝(或者攝政者)。

古代被貶稱為「戲子」的藝人,歷朝歷代漫長歲月裏,在雜技、歌舞、說唱等許多表演藝術領域裡為我國傳統藝術的發展做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從人類文明傳承的角度看,現代人對於古代的藝人最好是抱有一份尊敬、謝意,而不是繼續歧視。

古代藝人中,少數人捲入政治是非之中,乃至於身敗名裂,死於非命。這種境遇,很多情況下並非他們主動的選擇,而是專制淫威所迫。當代人回顧他們這方面的經歷時,似乎沒必要過多地對他們加以口誅筆伐。

附帶說一下,我不贊成把表演藝術工作者稱為「戲子」(無論是對古代藝人,還是對當代藝人),這一詞語涉嫌「職業歧視」。表演藝術本身是一種中性的職業,無所謂最好,但也不至於有「原罪」。


題主的問題有點用心不良。因為所有的戲子誤國,婊子誤國,女人誤國,文人誤國,奸臣誤國,,,,,都是偽命題。因為這些人都沒用權力也沒有能力去誤那個國。任何朝代的滅亡都是多重原因造成的,其中的關鍵就是開始時制度的設立。總體上來說,一個朝代從開始建立就註定了它的覆亡。有的君主進行了微調,於是延後了覆亡。有的君主非要作死,於是死的更早。重點是,都是自己做的孽,別去怪別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