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潘建志╱屏東報導】

100多年的地籍圖現仍在使用!屏東有90萬多筆土地,從1977年開始進行地籍重測,迄今仍有近13萬筆尚待重測,民眾若有土地問題,仍得使用100多年歷史的日據時代地籍圖。礙於人力和財力不足,若要全部完成,最快也要10年時間。

最快10年才能完成

縣府地政處地籍測量科長王正忠說,台灣完整的地籍資料是從1898年後藤新平擔任民政長官時,日本人花了5年的時間測量完成。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沿用,直至開始準備十大建設,既有土地資料不夠精確,遂於1977年開始實行土地重測。

他說,地籍圖是所有土地相關業務的依據,關係到人民的財產權,要非常重視。日本時期的地籍圖因使用太久而破損、模糊,加上早期科技不如現代精確,常有比例尺過小、人工計算面積誤差大等情形,已不符時代需求。

不過重測進度不快,從中央到地方政府推動重測40年,屏東縣90萬2989筆土地中,仍有12萬8516筆未重測,占約14.23%。王正忠說,除了人力、物力、財力不足,現代土地分割愈細愈零碎、法令更嚴格、測量雜事愈多等,都是原因。

老地籍圖已數位化

屏縣目前約有55名土地測量人員,每年預算約2000萬,1年最多可重測1萬2000筆土地。如果一切順利,最快10年能將剩下土地重測完畢。現在縣內的都市計畫區土地除了東港部分地區外都已完成,剩下多是非都市土地。 尚待重測的土地若民眾有需要,仍得使用百年歷史的地籍圖,不過這些百年地籍圖都已數位化,電腦也能列印,方便民眾使用。不過古地籍圖因較不精細仍容易發生糾紛,現代因測量儀器更精密,精密度可到2公分,誤差非常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