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CNET報道,科學家們近日使用藥物麻醉鱷魚,以更好地瞭解恐龍如何處理聲音。本週發表在《神經科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稱,該研究的重點是聲音到達每隻耳朵的時間差距,也稱爲雙耳時間差。該研究由馬里蘭大學的生物學家Catherine Carr和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神經科學家Lutz Kettler撰寫。

Carr和Lutz的團隊在路易斯安那州洛克菲勒野生動物保護區用氯胺酮和右美託咪定鎮靜了40只美洲短吻鱷。一旦動物失去知覺,科學家就會插入特別裝配好的耳塞。他們在動物的頭上放置電極,以記錄對耳機上播放的音調和點擊的聽覺神經反應。

該實驗發現,儘管大腦存在差異,但是鱷魚使用與鳥類相似的神經映射來定位聲音。Motherboard的報道指出,鳥類、短吻鱷和恐龍的共同祖先是初龍類,繁盛於三疊紀時期的爬行動物。

Carr表示,鳥類是恐龍、鱷魚是現存的近親。“可以合理地推斷這些動物共有的特徵已經在滅絕的恐龍中被發現,因此我們假設恐龍能夠定位聲音,”他表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