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全景圖片)

經濟觀察網 二把刀/文4月1日,增值稅減稅政策落地。根據此前公佈的減稅方案,此次增值稅的下調包括將製造業等行業原有16%增值稅率降爲13%,將交通運輸、建築、房地產等行業現行10%稅率降爲9%,保持6%一檔稅率不變。

A股大漲。

此次減稅利好實體經濟自不用說。不過觀察當下的中國經濟,我們要做的事情其實還很多。簡單地說,減稅政策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甚至可以認爲,減稅只是解決問題的開始。

幾天前,李克強總理在海口考察時曾強調,決不允許以任何明目揩減稅的油。就減稅政策本身而言,要讓企業有獲得感,政策執行的各個環節工作都要到位,不僅要斬斷那些“揩油的手”,不打折扣地把企業的稅負降下來。與此同時,還要管住其他有形之手,確保不收過頭稅,確保不讓“休眠稅”變着花樣重新入場。

增值稅減稅新政落地10天前,李克強總理專程考察財政部、國稅總局,也傳遞着清晰的信號。他要求,把大規模減稅降費作爲重大改革舉措和宏觀調控“當頭炮”。可以想見,炮聲響過,該是密集陣型的衝鋒。

中國企業病了。如果我們將企業稅費負擔重,發展後勁和信心不足看做企業現實的病症,就此開方抓藥,減稅只是其中一味藥。企業要輕裝上陣,稅之外,還有各種制度性交易成本的下降,這體現在營商環境的優化,體現在政府有不爲,也要有所爲;不能亂作爲,也不能不作爲,慢作爲。我們要給企業創造一個自由競爭的戰場,讓企業活力得以充分釋放,潛能能夠全情發揮。

當然,正如一些建言者提出的那樣,即使減稅本身也並非劃上了句號。企業所得稅的調降也期待合適的時機。

不僅僅是外部環境,中國企業的病也在自身。病要除根,非自己強健筋骨不可。這幾年,盲目追風口造概念頻繁轉換戰場的企業不少,藉着貨幣寬鬆大肆買買買的企業不少,低頭走路不看道,對互聯網正在改變的一切不管不顧的企業也不少。這些企業病輕則傷筋動骨,重則“傷人性命”。凡此種種,光靠減稅不能解決問題。毋寧說,減稅是一個最佳的全力化解病症的時機。非得企業藉着減稅之機會奮力振作,立足基本,銳意求變,方能尋得一線生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