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在成都雙流區太平鎮,一處名爲“孩子的院子”的兒童室外遊樂場發生了事故,造成2死12傷。



現場視頻中,家長和孩子躺倒一片,悽慘的哭聲讓人揪心不已。


誰能想到,本來是孩子快樂的天堂的遊樂場,竟成了埋葬孩子生命的“奪命場”?


奪命滑梯:管理失責


“孩子的院子”遊樂場是專爲兒童提供的親子戶外森林樂園。


它最有名的遊樂設施就是滑梯,打開這座遊樂場的官方微信公衆號,就可以看到這樣的宣傳:


“這裏有32座超級滑梯遍佈園區,讓你忘記壓力,回味童年,更有世界最長滑梯,總長度235m……”


而這次事故發生地,卻正是這個“最長滑梯”。



據現場網友敘述,玩滑梯需要乘坐游泳圈,游泳圈和滑梯的連接是一根繩子。


原本,每個游泳圈只能坐一個大人和一個小孩,即“一大一小”,按順序依次下滑。

 

然而,由於假期期間人數過多,管理者將游泳圈由一個變成了八個,並列一排,“一大一小”變成了“八大八小”,同時向下滑。


可繩子,還是原來的一根繩子。


重量的突然增加讓繩子難以負荷,驟然斷裂,將十四個人重重甩飛了出去。





遊樂場=“奪命場”


這樣的意外,竟然還不止一個!


更可怕的是,發生這場災難的“孩子的院子”遊樂場,就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這樣的事了!


2017年,“孩子的院子”開園第二天,觀景雲梯坍塌,3名遊客受傷。


不少去過的網友反映:“設備老化”“安全不到位”“工作人員配備不足”。



雖然被有關部門要求停業整改,但爲了不錯過五一長假的豐厚利潤,“孩子的院子”擅自開園營業,最終釀成慘劇。


近年來,隨着遊樂行業的發展,利潤的攀升使得經營者一味看重增加遊樂設施所帶來的高收益,忽略了最基本的安全保障,安全意識的缺失使得本應帶給孩子歡樂的遊樂場變成了傷害孩子的危險之地。


  • 2010年6月,深圳華僑城太空迷航遊樂項目發生重大安全事故,造成6死10傷的慘劇;


  • 2015年5月,浙江省平陽縣昆陽鎮龍山公園遊樂場“狂呼”項目發生意外事故,造成2死2傷;


  • 3月31日,河南省虞城縣萬畝梨園突遇塵捲風襲擊,某遊樂蹦蹦牀被刮飛,造成2名兒童死亡,1名兒童重傷,17名兒童和2名成年人受輕傷;


  • 5月2日,淶源縣拒馬源廣場附近突發大風,將廣場內一充氣城堡掀翻,造成2名兒童死亡、7名兒童受傷……



《新京報》曾報道,一些商家將大型遊樂場淘汰的二手遊樂設備低價回收,繼而轉賣給二三線城市的小型遊樂場,從中謀取利潤。



更有一些設備有大小兩套操作系統,小的一套軌道高度低於免檢高度,以應付相關部門檢查,而另一套的軌道高度較高,專門供遊客遊玩。

 

還有些設備在檢測中發現不合格,被要求整改,而廠家美其名曰“整改完成”重新運營,但其檢測合格證上的維保單位卻依舊空缺。




每一個兒童安全事故的發生,都是一個家庭一生的遺憾。

 

遊樂場裏不只有快樂,還有無時無刻的危險。孩子去遊樂場,快樂的前提一定是安全。


作爲家長,我們應該尤其注意:


  • 首先,要選擇正規的大型遊樂場,因爲大型遊樂場的設備生產及質檢方面都相對規範,並且有國家部門的監督管理。


  • 其次,要慎重選擇帶孩子參加以“高速旋轉”“高速失重”爲賣點的娛樂項目



但是,除了一定要去正規的遊樂場所之外,還有一些常見的兒童遊樂設施,要謹慎選擇,家長們尤其需要注意!


刺激而高速運轉的項目



像碰碰車、海盜船、過山車等,這些成人很鍾愛的項目,孩子往往不會很恰當地保護自己,因此相較成人來說容易發生意外,如高空墜落、撞傷或者軋傷等。


深水項目



如汽艇、水中摩托車、碰碰船等。即使有父母監護,這些項目也可能會讓孩子在遊玩時因戲水而落水,從而造成傷害。


彈簧蹦牀



據《武漢晚報》報道,10歲湖北黃陂男孩晨晨繫着安全腰帶玩彈簧蹦牀,連玩三把之後鬆掉腰帶時,腿部癱軟無力,怎麼也站不起來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骨一科主任陶海鷹教授看到晨晨及其影像資料時,痛心地發現晨晨的胸髓已嚴重損傷,雙腿沒了知覺,恢復將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陶海鷹教授表示,兒童蹦牀以及蹦極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隱患,尤其是到了最低點向上彈起,人處於超重狀態,衝擊力大,容易導致“揮鞭性損傷”;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管狹窄的病人更要注意,上下震盪,脊柱負荷過大,極易發生危險。


水上步行球



水上步行球項目要求水深不能超過1.5米,但必須深於0.5米,只能在相對靜止開闊的水面開展。


然而在公園裏,大部分湖水的深度大都不止1.5米。水上步行球整體充氣,無分隔氣囊及其他安全保護措施,一旦不小心被尖硬物刺破,氣體將很快完全泄漏,在水中會整體下沉,危及人員生命安全。此外,這種步行球是全密封的,規定每人只限呆十分鐘。若操作人員疏忽,會導致孩子缺氧窒息,危及生命安全。


海洋球池



不合格的海洋球池裏暗藏了鐵絲、金屬碎片、甚至是針管等“兇器”,如果寶寶不小心被扎到,造成的傷害不可預計!


孩子們喜歡將自己埋在小球裏,甚至喜歡拿着小球又啃又舔。寶寶的手、口腳、皮膚直接接觸球表面的細菌、病毒,如遇到流行性疾病的高發期,如:呼吸道疾病、皰疹、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等,一個孩子感染到疾病,整個遊樂園裏的孩子得病的機率就會大大提升!



到了遊樂場,家長要記得做三步:


01


一要看《遊客須知》,二要看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頒發的《安全檢驗合格》標識。

 

無標識及無遊客提醒的,說明安全管理規範做的不到位,建議選擇不要乘坐。

 

有些遊樂設施有年齡、身高限制的,比如軌道過高、速度過快的,千萬不要圖刺激、好玩,讓孩子嘗試不適合他年齡和身高的遊樂項目。


02


一要查安全帶,二要查口袋。

 

項目啓動前,一定要認真檢查安全帶、安全槓是否寄緊,如果有異常情況,一定要第一時間尋求工作人員幫助,並再次做檢查確認。


乘坐高空項目,尤其是一些旋轉、翻滾類的設施,一定要檢查孩子和自己的口袋裏是否有手機、鑰匙、錢包、別針、卡子等。


03


一要抓穩,二要坐穩。

 

不要讓孩子在遊戲設施運行中做危險動作,比如開門、敲玻璃、上蹦下跳、亂丟東西、拍照或者使用自拍杆等。

 

兩手要抓穩,抓緊把手,不要將手、頭伸出廂外。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而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成長環境,是社會所有人的責任,也是每一個家長最重要的責任。帶孩子去遊樂場玩的時候,請一定牢記:第一確保設施合格;第二確保操作規範;第三確保遵守說明;第四確保看緊孩子。



部分素材來源:根據微信公衆號“超級育兒師”、“常青藤爸爸”、“北京日報”、“明明講故事”相關文章內容整理。



爲了不讓您最關心的內容被湮沒

防止我們一不小心失散

快把“首都教育”設置爲星標吧★

只需三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