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黄德洁/台北报导

兵役制度的建构及动员体系完整,是抵御进犯与灾害应处的关键要素。昨日「107年精进防卫动员学术研讨会」中,专家学者针对我国执行4个月的常备兵役战力维持等议题热烈讨论。

国防大学郑仁杰中校认为,为使部队战力更完整,可调整军事训练役男受训期程与课程,并与教召编组结合,助益役男专长恢复即战力发挥;编组全后备战士后备部队,配合基本常设人力实施战备整备;或进用短期军、士官及女性备役人力,充分运用人力。

国防大学蔡皓宇中校指出,对于国民而言,在义务役役期缩减后,每年接受定期复训是合理且必要的;至于后备军人的作战训练,不仅于服役期间进行,在「精选8年」的召集政策下,可重新检讨于退伍后8年内,进行更为扎实的教召训练。

国防大学中共军事事务研究所长马振坤表示,随著常备兵役变革,后备部队在定位、组织与战时角色等方面也应随之调整,以提高后备部队作战能量。

中央警察大学汪毓玮教授则指出,现代战争多属混和式威胁,国防不能只是军方去做,民防与国防应结合,常备役训练课程设计上可与后续就业辅导、军民联合演训、分梯次专长训练等方向去思考。

检视相片

国防部昨日举办「107年精进后备动员学术研讨会」,现场与会专家学者发言热络。图为中央警察大学汪毓玮教授。(记者黄德洁摄)

检视相片

国防大学蔡皓宇中校针对「从瑞士兵役制度探讨我国常备兵役(4个月)执行」发表研究结果。(记者黄德洁摄)

检视相片

国防部昨日举办「107年精进后备动员学术研讨会」,现场与会专家学者发言热络。(记者黄德洁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