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瑋

  2003年,當中國大多數父母對早教的認知還相對模糊的時候,已經27歲的金寶貝漂洋過海進入中國市場,在上海開辦了第一家金寶貝早教中心。

  16年過去,金寶貝在國內擁有超過500家早教中心、覆蓋170多個城市,每年服務30萬中國家庭。

  也是在這十六輪春秋中,金寶貝切身經歷了中國早期教育市場從相對的空白與安靜,再迅速發展成多賽道搶灘爭奪的紅海。

  金寶貝的故事如何發端?隨着政策明朗、資本加持、人才湧入、技術助力的大環境變化,金寶貝又正在做哪些升級?

  1976,始於“焦慮”

  1976年美國舊金山,剛剛成爲新媽媽的Joan Barnes曾經歷過一段“焦慮期”。

  作爲新媽媽,她並沒有太多成熟的育兒經驗,當她想要與身邊的朋友分享或請教關於孩子的問題時,她也發現自己常找不到合適的人,這也使她開始懷有一種“孤獨感”。

  “孤獨不是說旁邊沒有人,是作爲一個新媽媽,她心裏很孤獨。就比如說跟旁邊的人去聊天,跟那些沒有孩子的人去聊天,她們不能理解她你爲什麼那麼焦慮,所以她情感上比較孤獨。”張振宇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講述了這一段故事。

  後來,Joan Barnes找到了很多與她情況相似的媽媽們,大家週一到週五聚集在沒有人做禮拜且免費的教堂中互相陪伴與玩耍:有些媽媽陪孩子唱歌做遊戲,有些媽媽親手做玩具,還有些會做木工的爸爸也來做了一些教具……

  這個由Joan Barnes與周圍父母們共同在教堂的設計的原始社區教育模式,就是對金寶貝無比重要的“一代店”。

  以此爲萌芽,其中的一對夫妻在準備離開舊金山回到洛杉磯後,將金寶貝從舊金山裏面一個小鎮子上面的早教中心環境向外擴展,形成了最早的金寶貝加盟模型。

  當2003年金寶貝進入中國時,帶來的已是它的第三代店型,緊接着2007年進入四代店、2012年五代店,2017年後已升級至現在的六代店型。

  “金寶貝從美國發展到中國,發展到全世界,裏面有一代一代隔代傳承的概念存在,我們也希望能堅持初心,堅持走出一個百年品牌。”張振宇說。

  在走向百年品牌的過程中,如何保持好加盟校的品質,是金寶貝面臨的考驗之一。

  紮好大本營:給盟商更多空間

  金寶貝在國內的500家早教中心裏,加盟中心佔絕大多數。

  張振宇解讀,目前金寶貝的盟商羣體可大致分爲兩類:一類是合作時間較長且具有一定經驗的老盟商,一類是以“80、85後”爲主、剛開始從事這方面業務的新盟商。

  這兩類盟商中,前者已有一定的管理經驗,如何爲接下來拓展更多店面時準備好規模化增長的管理能力,是其比較關注的方面;後者的商業思維相對成熟,更希望總部可以在其經營過程中提供多維度、一站式或更全面的服務。

  綜合以上的兩種需求,對於金寶貝來說也成爲盟商運營層面的發展立腳點。

  “我們正在研究如何把整套服務流程變得更清晰更便捷。”張振宇透露,目前金寶貝正從管理應用工具、管理理念培訓等步驟幫助盟商在管理層面提升效率和質量。

  2015年,金寶貝曾制定了三年發展核心:2015年是“客戶體驗年”,2016是“產品傳播年”,2017是“所有的團隊效率年”。

  2018年,金寶貝進行了大幅度的品牌升級,涵蓋從育兒發展理念到課程、教學、教具、師資培養等各項環節。同時提出了“3S(即Sweet自信樂觀、Strong健康靈活、Smart好奇好學)育兒發展理念”。

  2019年,金寶貝提出Follow KidsLead的育兒觀:“跟隨孩子的發育步伐,發現孩子的學習興趣,在歡樂中,一起探索,共同成長。”

  金寶貝爲盟商提供的服務並不侷限於產品,在團隊文化上金寶貝也有一些嘗試。

  此前,張振宇帶着金寶貝在國內的加盟商完成了一次108公里的戈壁行走,“這不只是一種形式,”張振宇認爲,每個城市的帶隊者都要有學習力、堅毅力、快樂力和利他心。

  在這次徒步戈壁行的背後,或許還有他想傳遞給所有盟商的另一種團隊凝聚力。

  40年“老店”的新突破

  消課、結果量化、線上早教內容的衝擊,是整個早教市場現階段普遍所面臨的問題。

  作爲40餘年的老牌企業,金寶貝是如何在業務層面解決這些問題的?爲了握緊市場機遇,金寶貝還將在產品端做哪些準備?

  “有些家長說孩子上了一兩個月的課,效果比較一般,其實這是從家長的角度去判斷的效果。”張振宇回憶,自己曾遇到過一類家長只在學新知識的時候到校區上課,故意捨棄掉前期預習銜接和後期複習的課時。

  “這樣好像更省錢了,好像用更長的時間把課耗掉了,可他們忽略了兒童學習內容的完整路徑,他們並沒有真正理解‘重複’對孩子的價值。”

  張振宇解讀:“孩子的學習是需要‘重複’的,而金寶貝課程的教學理念之一就是在變化和樂趣中重複(Repeat with Variety and Fun)。雖然會有很多家長覺得這種‘重複’很枯燥,並不理解它的意義,但怎樣才能讓家長在看似‘重複’的‘枯燥’過程中體會到更多新鮮與變化,正是金寶貝在2019年嘗試做更多突破和創新的地方。”

  “我們現在的想法是,一方面把課程搞得輕鬆一些,讓孩子享受童年,讓家長回到童年,這樣都會有興趣來繼續學習;一方面是希望有很多家長的故事可以分享出去,因爲家長的故事如果能夠倍分享、被傳播,家長的積極性就會更高,從而吸引更多受衆。”張振宇介紹。

  據瞭解,基於“Follow Kids Lead”理念,金寶貝在日常教學的各個環節都將有進一步的優化。以往,當孩子在課堂上不跟隨指導師的活動時,指導師會嘗試交流並且給出教具進行引導,但未來會加強和家長的溝通和連接,增加引導家長參與的部分,同時可以將這類內容應用到生活場景中。

  85後、90後的家長因爲接觸互聯網更早、更深,接觸到大量的育兒信息,對如何更好育兒的訴求也越來越迫切,張振宇總結,這些家長主要存在2個困惑:

  “首先,初爲父母,毫無經驗,其次,網絡信息豐富多樣,很難判斷真正具有參考價值的內容。”

  “但是值得欣慰的是,85後、90後的家長對早教的瞭解和接受度正變得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家長能夠擁抱早教產品,而線上的啓蒙和親子內容可以通過更輕、更快的方式幫助家長瞭解親子內容,這是線上內容的優勢。”

  但對於金寶貝來說,張振宇表示目前傾向於把線上作爲內容和理念的傳播途徑,“如果我們現在硬要做成線上產品,那麼產品模型和定價都要另外去做,反過來,如果先把它作爲品牌、理念內容傳播渠道,作爲品牌投入營銷的一部分,我們會更加遊刃有餘地做好。”

  張振宇同時指出,傳播模式走通只是開始,走得長遠的關鍵依然需要早教產品質量的和師資力量的支持。

  “如何保障師資來源,如何培養她們,如何留住他們,這個也是非常有挑戰的事情。”張振宇分析,對於早教師資,也需要准入門檻,“管理、設計、服務等等方面都需要標準,專業化和標準化是政策與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這也是現階段金寶貝主要在做的事情。”

  談及金寶貝的未來,張振宇舉了一個例子。

  “三四十年之前,可口可樂剛進入中國,後來有了百事可樂、非常可樂、嶗山可樂……到了最後,會有一些成爲知名品牌,有些成爲領軍品牌。”

  “早教行業也是如此,隨着積累,知名的會逐漸跑出來,領軍的也不一定就是現在的這幾家,這要看誰能更好地精細化運營,誰的整體服務更到位。”

  “歸根結底,任何企業都要回歸到產品和服務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