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司機心中,海底撈是一家特別值得尊敬的公司,因為他們真正實現了「平凡人成就非凡事」。

競爭慘烈的餐飲行業、來自農村底層的員工群體,海底撈在最低的起點,卻把服務做到了極致,甚至做成了傳說,做成了學不會的海底撈,這應該是獨一無二的。

平凡人如何能成就非凡事?只能是依靠組織,用信仰和文化凝合的組織,才能充滿能量,創造不可能。

所以,從企業文化的視角來看,海底撈無疑是一個獨特的標杆。老司機通讀了相關的資料,跟大家分享幾點體會,有些雖是老生常談,有些則是老司機個人的心得。

1、文化不是設計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

公司文化產生的路徑有兩種。

一種是從上到下,創始人或管理者有初始的假設,然後在企業業務發展過程中實踐,得到驗證之後,再通過總結歸納,形成公司的文化。

另外一種從下到上,員工在經營中的一些嘗試,被驗證後,再經過思考歸納,沉澱成文化。無論哪一種方式,文化都是緣起於業務實踐,最後又落地到指導業務實踐,形成循環。

從海底撈創始人張勇下面這段演講摘錄,可以清晰地看見,海底撈賴以成名的服務文化,正是這種路徑的典型。

那時我連炒料都不會,只好買本書,左手拿書,右手炒料,就這樣邊炒邊學,可想而知,這樣做出來的火鍋味道很一般,所想要生存下去只能態度好點,客人要什麼速度快點,有什麼不滿意多賠笑臉。

因為我們服務態度好、上菜速度快,客人都願意來吃,做的不好客人也樂意教我做。我發現優質的服務能夠彌補味道上的不足,從此更加賣力,幫客人帶孩子、拎包、擦鞋……無論客人有什麼需要,我都二話不說去幫忙。這樣做了幾年之後,海底撈在簡陽已經是家喻戶曉。我做火鍋是偶然,但也算歪打正著,因為火鍋相對於其他餐飲,品質的差別不大,因此服務就特別容易成為競爭中的差異性手段。

2、越是非標準化的工作,企業文化就越重要

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員工需要自主決策的時候,能夠得到有效的指引。

越是非標準化的工作,員工自主決策的場景就越多,因此企業文化就越重要。

海底撈創始人張勇認為:「海底撈服務的標準化應該是,客人在海底撈碰到的每一個服務員都在盡心儘力地服務,都在高高興興地工作。

比如,有的服務員不善言語,但他可以一溜小跑為客人服務;有的人喜歡講話,可以陪客人海闊天空地聊天;客人不知道怎麼涮火鍋,任何一個服務員都會幫他涮,這就是海底撈的標準化。」

他對標準化的解釋,其實就是非標準化,客戶的需求不一樣,員工的稟賦不一樣,只有盡心儘力的服務文化作為指引。

現在標準化工作越來越少,因為越是標準化的工作,就越容易被機器替代。越來越多的公司員工從事的是非標準工作,比如服務行業、互聯網行業等等。更需要用心用腦的工作,企業文化的重要性就更高。

3支部建在連上

支部建在連上,是我黨我軍在革命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項基本原則和制度。

應用到企業,就是文化價值觀落地,從組織上要落實在一線的業務單元上。

阿里首創的政委制度,也是這種思路的一個實例。海底撈在企業文化建設中,也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

在海底撈,甚至沒有一個專門的企業文化部門或者小組,而店長、經理、舍長,卻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

海底撈的店長、經理在店裡都有很高的個人威望。

主要原因並不是他們的職位,而是所有員工都會有這樣一種概念:如果我需要幫助,店長和經理一定是最可靠的人——不管是生活上的事情還是工作上的事情,只要我開口,他們就會幫我,甚至不用我開口,他們也能知道並做到。

店長和經理們都不會呆在辦公室,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工作第一線,哪裡最忙、哪裡最需要人手,他們就在哪裡出現……

在海底撈,他們認為「關心員工」不是一項獨立的考核標準,而是所有工作的根本。

比如,店長會這樣問後堂經理:

「你的員工上個月流失率那麼大,你是怎麼關心你的員工的?」

經理會這樣問領班:

「你的員工今天情緒這麼差,你是怎麼關心你的員工的?」

他們甚至給員工發足光粉,泡腳,以解腳臭。

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受到感動的員工,你完全可以放心的交給他任何工作。

看到這些描述,大家眼前是不是浮現出了典型的革命時代的「指導員」或者「政委」形象呢?

4、用心讀懂你的員工

做文化常常有這種困惑:怎樣才能把文化做到員工心裡?

其實道理真是老生常談,那就是真正用心去理解員工。

海底撈的員工背景大多相似,來自貧困的農村,沒有特別的知識和技能,希望在城市裡立足,希望能擁有更好的生活。

從價值觀到員工關懷,海底撈非常精準地切中了這個人群的需求。

用雙手改變命運,海底撈正好說出了員工的心裡話,近在身邊的各種例子,更是讓員工相信這句話。類似家人文化的氛圍,則為這些背井離鄉、漂泊城市的員工提供了一個港灣。

用心理解員工,員工關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別的餐館服務員住地下室,海底撈的員工住城裡人住的小區,倍有尊嚴。

員工勞動時間長,需要足夠的休息和睡眠,於是宿舍安排必須在步行20分鐘以內。

在餐館盡心儘力伺候客戶,精疲力竭回到宿舍,有專人給打掃衛生,換洗被單;免費上網,電視電話一應俱有;享受「星級」酒店的服務!

背井離鄉遠離家人,海底撈給幹部的父母每月發補貼,錢雖不多,卻這份孝心讓父母臉上更有光彩。

離家闖蕩,生病時最為艱難,這種時候,海底撈就會給員工家人般的特殊照顧……

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看起來微不足道,卻真正適合海底撈的員工,做到了他們的心裡。

5、創造土壤和空氣

海底撈的「變態」服務,根本上源自於海底撈的服務文化和創新文化。

服務和創新很多公司都會大力提倡,為什麼海底撈還是那個「學不會」的海底撈呢?

老司機認為,差別在於,海底撈真正創造了服務和創新的文化土壤。

在認知層面,員工都充分認識到,只有客戶滿意才能帶來公司發展,公司發展的結果是自身受益,而自身的服務又直接影響客戶是否滿意。這個閉環簡潔明了,並在現實經營中,不斷循環驗證,讓員工有充分的積極性和動力。

同時,海底撈認為客戶的需求是個性化的,因而在標準化之上,更需要個性化的服務,這充分賦予了員工發揮創造的合理性和空間。

在執行層面,給予員工充分的信任和授權,海底撈一線的普通員工有給客人先斬後奏的打折和免單權。不論什麼原因,只要員工認為有必要都可以給客人免一個菜或加一個菜,甚至免一餐。相當於每個員工手中都有了經理的許可權。你不能讓員工向前衝鋒卻讓他們赤手空拳。

有動力、有空間、有支持,這三點結合起來,形成了海底撈文化的土壤和空氣,在這之上,長出的是海底撈生生不息的「變態」服務。獨立看起來,每一個服務或者微創新都顯得微不足道,可要是數萬個腦袋要是每天每時每刻都琢磨這件事,如果你是同行,你怎麼跟海底撈競爭?!

最後,附上海底撈企業文化培訓的一頁PPT,了解一下海底撈文化建設的框架邏輯

想知道更多更多的公司文化嗎?請拿起手機關注微信公眾號 企業文化老司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