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總的觀念上來看,理科狀元要強於文科狀元,不用舉例說明也知道其中之一的原因。如果真要對比一下,首先要分析它們的各個強項和共同的強點,不然就很難區分其中的道理。

無論文科還是理科,它們共同的主要科目都是語文、數學、外語。既然都是狀元的話,肯定的說這三門主科都是基本上平直的,如果這三門主科有較大的相差,可以說絕對當不了狀元。因爲這三門科目其分數線是主要的元素,如果主元素不好,其他參數再好,或都是滿分(根本不可能的事),也不可能當得了狀元。

理科的學科門檻比較高一個外行人基本上是無法瞭解太多這個學科的概念,原理的。如果小時候沒有學好物理,可能基本的生活物理嘗試也不懂。大量的問題是關於高中物理,或者初中物理學知識的。如果是更深層次的理科知識,外行人基本拜拜了,不用玩了,聽懂聽不懂,一大堆專業名詞。什麼量子力學,聽着就高端,加上一大堆看不懂的方程,符號,看起來裏跟天書一樣。所以理科的學科門檻比較好,很容易區分內行還是在行,水平差異體現的也比較明顯。

文科生基本上插足不了,這就容易造成理科生在本學科裏的相對優越感。文科的學科門檻比較低。可能學文科的同學不樂意,但這確實是事實。基本上在中國的語境下,文科包括的是人文學科和社會學科,理科指的是自然學科。文科生很難產生文科門檻高帶來的相對優越感。而且,文科還有一個隱藏的門檻,其實入門很簡單,基本上上述學科,看過十幾本什麼社會學入門之類的教科書,自學幾個月都可以入門,跟別人談笑風生,指點江山。但是你要是真的在這個領悟做的很好,這就非常困難了。

從教育的角度看,我們需要的人才,就是接受過全科教育,有較強的溝通能力邏輯思維和科學素養,又有紮實的專業知識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成長爲大師,才能擔當重任。

文科重背誦記憶,重理順概念,重由感而發。理科重素質能力,重邏輯推理,重解決問題。文科生由於嚴重缺乏科學素養,所以只能感性做事,靠唬,喜歡拍大腿;而理科生多爲通才,考慮問題會更客觀,常三思後行,靠幹。

至於文理科狀元誰更聰明,這個還真無法定論。因爲,從其學習能力上看,他們均上考場上的冠軍,難分伯仲。但細究來看,文科狀元的感性思維和識記能力稍勝一籌,理科狀元的邏輯思維能力更突出一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