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今天下午在臺北商業大學以「哪裡來的通識教育」為題演講,他明白點出,臺灣的通識教育與其他國家相比,從大學才開始培養「太晚了」,尤其有些所教內容都與社會脫節,學生也缺乏深度思考,因此專業課程如何與社會現況密切結合,將是未來大學教育所應重視的課題。

該演講由臺北商業大學與臺北經營管理研究院聯合舉辦,並由北商大校長張瑞雄主持,吸引不少企業及學界人士到場聆聽。在切入正題前,郭位先分享他在臺灣教育看見的特殊現象。他表示,「臺灣的高教學位千奇百怪」,什麼學位都有,比如大學有素食系,但其實就是食品工程學系,這類情況不只臺灣獨有,還包括大陸及香港,他笑稱這是一種「中華文化現象」。

他分析,為何學校不直接稱為食品工程系,原因就在於特殊名稱的科系,短期內可能吸引許多學生報名,但很快地新鮮感就會消失。為了爭取學生,大學因此必須常要改變學科名稱。這樣的作法說的好聽是「有彈性」,但從另一角度來看,則是沒有「延續性」,這與西方就有很大的差別,例如美國幾百年以來,鮮少會去改學位名稱。

郭位說,美國的大學畢業生通常都對自己學校很有歸屬感,尤其最厲害的是,不管學生畢業後到哪,都能夠聯繫本人,校方會有一張表,清楚記載了校友的姓名、職業、收入等。此外,美國的大學排名還有項重要的指標,就是看有多少個校友對大學捐款,哈佛大學之所以能名列第一,原因之一就是有高達8成校友都願意捐款。

他補充,美國的大學畢業說對學校的歸屬感,並不是建立於捐款上,就像一般人去探望年長的父母,也不一定要提供金援,只要回去看他,就已經是貢獻,對大學來說在排名上就能得分。他笑稱,「就像他對清大很有歸屬感」,並問在場聽眾,「臺灣成立這麼多大學,對母校有沒有歸屬感?」,現場民眾聽完彼此對看,引來一片笑聲。

郭位也點出臺灣教育的兩大問題,其一是大學興起、技職教育式微,他分享,演講當天他搭車與司機聊天時,發現對方很有學問,一問之下得知原來該名司機畢業於師大工業教育系,還專攻冷氣與能源。郭位雖不清楚為何他會來當司機,也許是興趣或想多賺點錢,但發現大學的確讓技職教育走向式微,臺灣教改雖有調整,但晚了20多年。

至於第二個毛病,則是通識課程所教的內容已與社會脫節。郭位說,大學通識教育興起後,各校開始推動全人教育或博雅教育,起初立意良善,想給學生廣博又優雅的知識,但卻有許多學校達不到,原因就在於通識課程無法連結社會脈動,學生缺乏深度思考的能力,恐難以面對未來劇烈變動的世界。

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認為,臺灣的通識教育起步太晚。記者吳佩旻/攝影
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認為,臺灣的通識教育起步太晚。記者吳佩旻/攝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