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蔡壘磊,授轉自|請辯(ID:luojiyingshang)

不知怎麼的,最近很多人問我關於學區房和孩子教育的事兒,從字裏行間裏,感覺到大家普遍在孩子方面的焦慮程度已經超越了職場,且大家的焦慮大都集中在“孩子不愛學習上”,這就開一篇跟大家聊聊,喜歡的也可以轉給你認爲需要的朋友。

學區房買不買

前幾年,有個挺熟的老同事給自家孩子買了套學區房,當時他家孩子才2歲,我說就算買,是否有必要這麼早買?他說有很多人孩子沒出世就開始買了。

這位老同事作爲普通的公職人員,家裏不算特別有錢,兩夫妻賣了市中心120幾平米的房子,買了個50平左右的學區房,然後一家人就擠那兒了。

這個學區房雖然有“學區”光環,但真的不適合住人,是特別老的那種房子,周圍真實住戶大都是老人,也有一些空置,估計是有人買來佔坑的,實際生活區域都不在這裏。

我說你這生活質量一下子也降低太多了,就這環境平日裏還得節衣縮食。他說沒辦法,這不都爲了孩子嘛,不求他成爲比爾·蓋茨、巴菲特,只求有個高一點的起點,以後考上名校,成爲普通社會精英也是好的。

礙於面子,我終究還是把“其實精英也一樣很難通過學校教育來複制”嚥進了肚子裏。

比爾·蓋茨之所以爲比爾·蓋茨,是因爲他是比爾·蓋茨媽媽的兒子,巴菲特之所以爲巴菲特,是因爲他是巴菲特爸爸的兒子,那精英呢?多數情況下,是精英或至少接近精英的人的孩子。

學區房好不好?當然好。那買不買?

我的答案就跟幾個月前崔永元問馮侖現在該不該買房時馮侖的答案一致:經濟寬裕就買,砸鍋賣鐵就不買;錢來得還快就買,辛苦攢了一輩子就不買。

好的學校理論上當然可以給孩子提供更優質的教育,只是這種教育基本僅限於分數內,或者我們再嚴謹一點說,是做題技巧內。但要說到精英這種“複合型生物”,學校的教學質量就無法和出產“精英”的數量成嚴格正比了——和智商一樣,有一定相關性,但過了某個門檻,就沒太大區別,例如人大附中出產的精英數量是不是一定多於北師大附中?未必。

精英不是哪個老師教出來的,是被他所在的環境雕刻出來的。

孩子的養成模式

當我們談到孩子教育時,我們說的是什麼?我們的潛臺詞說的往往是“如何讓孩子接受我灌輸給他的東西”。於是家長的各種學習、各種成長,目的通常只有一個,就是爲了獲取更多更正確的知識,然後一股腦兒傳遞給孩子。

做好這一步有用嗎?有用,但沒那麼有用,因爲孩子常常“聽了卻難以做到”。

我們常說一句話:懂得這麼多道理,也過不好這一生。

這話像是無力的吐槽,但其實卻是理所當然。“這麼多道理”並不是內生得來的,你只是聽來,當遇上相關事時,你會去執行這些道理嗎?不會的,因爲外在刺激跟你的行動之間並沒有基於這些道理建立起從刺激到反饋的“高速公路”。

你可能很懊惱,我明明懂,怎麼就做不到,那是因爲這些道理於你而言只是大腦的記憶片段,僅僅就是一些記憶的文字,它跟“驫”這類字念什麼一樣,是一個“是什麼”的平面信息,而不是大腦根據刺激來指導行爲的方法論。

我們在學校裏學的所有知識,幾乎都是“是什麼”的平面信息,而精英需要的,是對複雜世界做出最有利應對的能力,這種能力首先就要基於更爲“正確”的反饋迴路。

當孩子還什麼都不懂的時候,他是如何與這個世界交互的?模仿。

當一個人在陌生的環境裏不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的時候,最安全的就是跟着別人做,然後通過這些“暫時安全”的行爲和世界對你的反饋,建立起“應該做某事”、“不該做某事”的迴路。

這裏的迴路就很關鍵,我們說的“環境影響一個人”、“原生家庭”,其實指的都是迴路,同樣說了一句話,對面那個人鼓勵你還是打你,你形成的會是完全不同的迴路。

一個人在一個有着精英思維的家庭裏成長,他建立起的幾乎一定是精英思維,因爲當他模仿的時候,世界給他的反饋就是“這樣纔是對的”。

所以要說分數,學校真的有很大關係,但說到精英,這事兒學校能起的作用真的很有限,他不僅跟孩子的父母本身是什麼樣的人有極大的關係,還跟孩子每天接觸的人、接觸的環境給他什麼反饋相關。

爲什麼不愛學習

有些孩子就是愛學習,有些就是不愛,要讓不愛學習的孩子愛上學習看起來真的很難,很多家長爲此絞盡腦汁,但往往口水說幹還是徒勞無功,於是感嘆“別人家的孩子真省心”。

從我的視角來看,家長的這個行爲就跟某些媒婆差不多,拼命地在說服孩子接受某個他不喜歡的人。

愛上學習的核心在“愛”,家長們拼命說的“學習的好處”以及“不學習的壞處”,不就是翻來覆去地說未來找不找得到好工作,掙不掙得到錢麼?

再仔細想想,你讓孩子愛的,究竟是不是學習本身?如果不是,他就得克服自己的喜好,“堅持”做這件事,而堅持的過程一定是痛苦的,沒有例外。

那爲什麼他就不能痛苦地堅持一下呢?

因爲我們在談論的是一件要堅持幾年甚至十幾年的事情,你爲了減肥和健身事業堅持過多久,辦的卡都上灰了吧?那又憑什麼認爲孩子會爲了你的某個虛無縹緲的說詞而堅持某件事十幾年?無論它在十幾年後被證明對還是不對。

堅持要耗費能量,一個人的能量就這麼多,所以除非你的孩子屬於花一點點精力也能把學習這件事做得很好的少部分人,否則他的成績基本就會低於你的期待。

找到內驅力

普通人要做好一件事,一定要有內驅力。

內驅力和外驅力的分別,就在於有內驅力的人,會撿起每一份“可用可不用”的時間用於自己有內驅力的事情,同時當他正在做這件事的時候,也更爲專注,僅此而已。

做不做得好一件事,除了極個別的天賦外,關鍵的差別還是在於投入的時間以及投入程度。

別小看如何利用“可用可不用”的時間這件事,你想想自己在公司時的工作狀態和產出,再類比孩子的學習,自然就全明白了。對孩子來說,你就是老闆,你想讓員工有效率地產出,就得讓他對自己乾的事有內驅力,否則要在你面前做到“貌似努力”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如果你不能讓孩子產生內驅力,你同樣當不好公司老闆。

那究竟怎樣才能讓孩子對學習這件事產生內驅力?

我有個簡單的方法,就是在他目之所及的地方,人人都在學,處處都是書,每個人都在排斥不學習的人。

人人都有融入環境的需求,孩子也一樣,如果其他人都在玩,就他在學習,他一定不願意,但有時候孩子跑出去來來回回也沒見有什麼實質性的玩樂項目,對的,並不總能用“貪玩”來指責孩子,他只是有融入環境的需求——當他的經歷總跟別人聊的內容格格不入時,就會產生焦慮。

所以不單是“周圍人都在玩,他在學習”會產生焦慮,“周圍人都在學習,他在玩”也一樣會產生焦慮,我小時候就特別貪玩,但當我得知其他人都在上課而只有我放假的時候,我依然記得當時的焦慮程度,到了第三天後簡直難以忍受,吃飯睡覺都在想着學習的事兒。

這就是“周圍人在幹什麼”的作用,當他想要融入周遭世界,跟他人進行互動時,就必須按照他想互動的大多數人的意願來做。

正確的環境

週末的時候,我常會去外面辦公,要麼是咖啡館,要麼是圖書館,大家應該在讀書時候也試過不同地方的學習效率的差別,如果待在家裏,基本什麼也幹不成。孩子也是一樣,比起頂級的老師,他更需要的是“浸”在一個正確的環境裏,而不是隱約可聞的麻將聲或綜藝節目的聲音。

前段時間我跟學者朋友江瀚聊天,談及現在的教育模式,他說他正在設計全國第一個學習型社區(好像叫什麼信達國子郡,還在設計階段,應該還搜不到信息),可能會在北京落地做試點。

江瀚一直以來秉承的觀點就是“千金買房,萬金買鄰”,可“鄰”有時候卻不是你能選的,那究竟要強制營造一個怎樣的外在環境,才能大概率影響一個人的內在學習動機?我們就在當天有過一些探討:

“學習型社區,既然是一個足夠大的社區,就得把學習相關的東西都搬進來進行有機組合,先營造出一種“酒吧一條街”的感覺,形成規模經濟和示範效應後,相關的教育和學習資源就都能被虹吸進來。”

“是的,不僅要高校環抱,還得把網紅書店、圖書館等都放在社區進出的必經之路,不僅要在頻次上“天天見”,而且作爲讀書的地方,還得讓原本不太喜歡讀書的人也產生好感,這樣才能潛移默化地對人的行爲產生影響。”

“如果資源允許,我可能會把我認爲有必要讓大家接觸的領域的最頂尖的那些人能叫的都叫過來,不用多,每個領域頂尖的大師叫一個就夠,親自到場,真人接觸的那種,名字必須是連孩子也熟知的,這個就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可能會讓孩子把對娛樂明星的興趣移植過來。”

“社區裏面的人都得經過篩選,不管其他方面怎麼樣,在教育理念和對知識的態度上必須同頻,一個所有人都在看書和學習的環境……這是知識的理想國了吧……”

孩子是雕塑也不是雕塑。

說是雕塑,孩子的思維路徑和行事方式都是通過世界給予的信息而形成的;說不是雕塑,當基礎素材集結到一定程度,孩子就會開啓自我進化之路,此時“雕塑師”手裏的雕塑刀就起不了太多作用了。

對有些家長來說,他們根本沒怎麼教育孩子,孩子就成爲了那個優秀的樣子,他們僅僅是專注在“把自身變得更優秀”這件事上,就輕鬆達到了目的;而對另一些家長來說,讓他們在8小時以外進行學習和工作真的是難到“不如買天價學區房”來得更輕鬆和更有心理安慰感一些,之後還能把壓力都轉嫁到孩子身上——你看,都在你身上花了這麼多錢,你還念不好書。

在我看來,這另一些家長就別買啥天價學區房了,真的沒用,家裏出不了精英的。

-END-

作者介紹|蔡壘磊,思維工坊CEO,一站式知識平臺“螞蟻私塾”創始人,高智商協會“勝寒”“門薩”雙會員,LinkedIn專欄作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