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7

记者刘珮芬/报导

台湾每逢奉祀的神明诞辰,就会举办各式遶境活动,热闹游行的队伍里,常见到高大又带点令人畏惧的「大仙尪仔」一起出巡。

不论是神尊或是「大仙尪仔」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台湾即将失传的刺绣技艺。而这些「神明限定」的手工服饰店称为「绣庄」,里头的裁缝师所创造的针线世界值得让人一探究竟。

与神明结下缘分,坚持造就不凡手艺

走进金官绣庄,摆放在店门口的大型绣旗及两旁玻璃柜里各式的神明衣、神尊,还有桌上一顶顶精致的神盔,让人彷佛走进热闹的庙会中。

第2代的老板陈本川及妹妹陈爱珠传承父亲陈金官的工艺,即使现在已年过半百,仍坚持以传统手工刺绣为神佛治装。今年70岁的陈本川与哥哥、妹妹等一家子都为金官绣庄奉献一生,老当益庄的他自豪地说:「我从16岁做到现在,虽然体力不比以往,眼力还是很好的!」接著便开始忆起父亲创业的历程……

第1代传人陈金官从中国福州到台湾发展,在当时最繁荣的台北大稻埕的「云彩绣庄」拜师学艺,后于1945年遇上台北大空袭逃难至宜兰便从此落地生根,经营裁缝店开启一家子与神明的缘分。

由于当时日本政府推动「皇民化运动」禁止任何祭神活动,但虔诚的台湾人仍会偷偷祭拜,私下还是会请陈金官制作神明衣,也因为这样陈金官精湛的手艺悄悄地传开。战后陈金官创立「金官绣补店」(后因招牌老旧翻新,便改名为金官绣庄),当时宜兰几乎与佛、道相关的绣品皆出自陈金官之手。陈本川更说:「父亲自创的『立体刺绣』难度极高,学徒就算花3、5年可能还学不会!」他解释,「立体刺绣」就是在平面图案中填入棉花就能在视觉上产生立体感,接著再勾勒轮廓便能让成品的呈现更加活泼生动!如此创举不仅在宜兰声名大噪,更让各地庙宇纷纷慕名前来订制。

走过辉煌年代,巧手传承刺绣工法

1980年正值台湾经济起飞的年代,以及许多农地因都市计划地目变更,造就不少人称「田侨仔」的土财主,他们建庙、酬神带动民间宗教信仰热潮,加上各地庙宇信徒纷纷组成阵头较劲,进一步带动神明衣刺绣及「大仙尪仔」组装产业的发展。

陈本川说:「那时候我们家的学徒曾多达80几人,很多邻居都带著自己的女儿到家里来拜师学艺。」妹妹陈爱珠补充:「不论是我们家的人还是学徒,大家都是从清晨6点到工厂开始刺绣,一坐下去工作,几乎是不起来了,直到晚上9点多才下班,不然订单多到实在做不完!」

谈到刺绣的工法,国小毕业就与父亲学艺的陈本川解释,一开始要先学刺针的准度,尤其是大支针必须用手指力道控制等熟练了再学在平面刺绣上铺棉花,先缝固定形状,再用色线勾勒图案。一位出师的神明衣裁缝师得学会看图案线条、判断如何绣才会顺,如此一来花费的时间才会较短。陈本川说:「会看、会绣,才称得上是师傅。」负责绘图及组装神盔的陈爱珠说:「通常接到订单后,会先按照客户描述的图案或是我自己的设计来绘图,接著再去量出神尊的尺寸就能开始制作。」问到「自己设计会不会没灵感?」陈爱珠笑笑地说:「不会!冥冥之中神明就会给我灵感了。」

面对未来不感伤,领悟为神明服务即是福气

谈到传承下一代的问题,陈本川苦笑说:「没人想学啦!孩子各自都有自己的发展,我们能做多久就做多久……」他说,手工刺绣非常耗时费工,当初的女工如今所剩无几,这些师傅都已老去,「大伙儿还能做多久呢?」陈本川无奈地解释。

而随著手工刺绣技艺式微,一些原料或配件的供应,也面临断货问题。陈爱珠说:「我们现在只有接到订单才会做,因为订单少但原料或配件价格一直调涨,加上部分配件的制作逐渐失传,例如缝在旗帜边缘装饰的流苏线,还有立体刺绣的狮头细节,制作的师傅万一凋零,这些配件也会消失。」

面对未来,两兄妹乐观的态度让现场不因谈到难题而悲伤,反而有种豁达、轻松的氛围环绕。陈爱珠轻抚自己还在制作的神盔说:「年轻的时候,家里的事业对我们来说只是赚钱,直到现在60岁反而自己领悟到,我很有福气,因为我一辈子都在为神明服务!」一旁的陈金川点头直说:「对、对,我们都是为神明服务的人,会有福报啦!」

金官绣庄

(03)932-6455、(03)935-2382。宜兰市光复路57号。周一~五08:00~18:00,周六、日休

认识神明衣

俗谚说「人要衣装、佛要金装」,不过依照陈本川解释,每位神明的服装颜色、图样会依照官位画分,这些都是传统庙宇记载流传下来,不可破坏。若碰到信徒要求不是对应颜色及样式来订制神明衣,那么陈本川则说:「那我宁可不做啦!别去破坏习俗,是我们为神明服务的人该遵守的。」

穿神明衣步骤

1-先点香来净炉、净身。

2-将神明衣供奉在神桌上,再掷筊告知神明。

3-得到神明同意后,便可为神明披上新衣、梳理胡子。

4-完成后仍要掷筊询问神明是否满意,得到圣筊仪式才算完成。

爱注意!换神明衣禁忌报你知

陈爱珠说:「虽然为神明换衣服的过程看似简单,也曾听过其他同行遇到神明不允筊换衣的!」而换神明衣也有一些不可不知的禁忌,陈本川说:「像替妈祖娘娘换衣,我都会请我妹妹来执行。」陈爱珠笑说,因男女有别,基于礼貌通常男神明就请男性服务、女神明则由女性负责。不论如何为神明换神明衣时,都须秉持诚心才能顺利完成仪式。

  • 金官绣庄第2代传人陈本川至今仍坚持以手工刺绣来传承父亲的精湛工艺。(记者沈昱嘉/摄影)

    金官绣庄第2代传人陈本川至今仍坚持以手工刺绣来传承父亲的精湛工艺。(记者沈昱嘉/摄影)

  • 陈本川说:「刺绣这工作非常考验定性与耐心,一坐下来就是一整天。」(记者沈昱嘉/摄影)

    陈本川说:「刺绣这工作非常考验定性与耐心,一坐下来就是一整天。」(记者沈昱嘉/摄影)

  • 穿针引线对于70岁的陈本川来说,只是雕虫小技。(记者沈昱嘉/摄影)

    穿针引线对于70岁的陈本川来说,只是雕虫小技。(记者沈昱嘉/摄影)

  • 这尊已有百年历史的「按察司」神尪,神明衣上精致的刺绣是陈金官的杰作。(记者沈昱嘉/摄影)

    这尊已有百年历史的「按察司」神尪,神明衣上精致的刺绣是陈金官的杰作。(记者沈昱嘉/摄影)

  • 妹妹陈爱珠即使已出嫁,仍与哥哥一起延续家业。(记者沈昱嘉/摄影)

    妹妹陈爱珠即使已出嫁,仍与哥哥一起延续家业。(记者沈昱嘉/摄影)

  • 为神明换上新衣可别以为很简单,每一个环节都是一门学问。(记者沈昱嘉/摄影)

    为神明换上新衣可别以为很简单,每一个环节都是一门学问。(记者沈昱嘉/摄影)

  • 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的服装属金黄色,图案以龙、凤及莲花为主。(金官绣庄提供)

    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的服装属金黄色,图案以龙、凤及莲花为主。(金官绣庄提供)

  • 土地公的服装属蓝色,图案以寿字为主。(记者沈昱嘉/摄影)

    土地公的服装属蓝色,图案以寿字为主。(记者沈昱嘉/摄影)

  • 关圣帝君的服装属橘色,图案以龙、莲花为主。(记者沈昱嘉/摄影)

    关圣帝君的服装属橘色,图案以龙、莲花为主。(记者沈昱嘉/摄影)

  • 佛祖的服装属米黄色,图案以莲花为主。(记者沈昱嘉/摄影)

    佛祖的服装属米黄色,图案以莲花为主。(记者沈昱嘉/摄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