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涉及的兩個方面,一個是根源,一個是根源導致的行爲。

補課的根源是需求,也就是家長爲了提高孩子成績這種需求,沒有這種需求,老師再想增加收入,也沒有學生讓老師補課。一個身體健康的人,無論誰口若懸河向其推薦藥品,也不會有任何效果,只有糖尿病人才會關心降糖藥,很多身體健康的人連血糖的概念都不知道。

教師爲了增加收入而要求學生補課,如果是根源的話,那麼,社會上龐大數量的培訓機構又怎麼解釋,這些培訓機構能夠要求學生補課嗎?顯然不能,沒有任何資格,但是,大大小小的培訓機構學生爆滿,這就是需求,強大的社會需求!

一些教師爲了增加收入要求補課,這種現象也是存在的,但這不是根源,是這種需求導致的行爲,大多數這種行爲也是正常的市場行爲,老師提供服務,學生和家長接受服務,因爲是課外行爲,所以收費也是合理的。

但是,由於教師和學生之間存在着從屬的關係,個別教師就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強行要求或者暗示學生參加補課,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行爲就不是自願,也不是市場需求。也正是這些老師的行爲,把教師補課送上了不歸路,本來正常的行爲變成了過街老鼠。

後來,教育部門就一刀切地禁止教師補課了,這裏面,個別教師是罪有應得,而有些教師屬於躺槍性質,因爲有很多教師從來沒有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要求學生補課,有的教師補課的對象,在參加補課之前,是沒有任何關係的,既非本校更非本班,原先根本就不認識,這樣的補課,根本就利用不了身份地位。

我們有些人,一提到補課,就是教師爲了錢,教師補課的比例很小,跟龐大數量的培訓機構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些就是爲了賺錢的機構,卻沒有人去指責,說到底,是對教師的不尊重,以偏概全,肆意詆譭,這樣的社會環境,對教育的發展危害極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