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 記者 田之路

  衆所周知,四川是旅遊大省,旅遊資源豐富,而四川獨特的地貌特徵也讓地質旅遊近年持續走紅。當旅遊和地質融合在一起有什麼奇妙的化學反應呢?近日,國家地質專家也對四川地質旅遊作出了高度評價:三個世界地質公園不算多,以後有望再增加。

  4月1日,“四川省文化旅遊地學研究院”揭牌儀式在天府新區華陽舉行,該院的成立,是以旅遊地質調查、旅遊地學研究、成果轉化和科學普及,助推全省文旅深度融合,促進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是以四川省地質公園與地質遺蹟調查評價中心爲核心,掛牌於四川省地礦局區域地質調查隊的一家地學研究機構。

  旅遊地學是利用地質學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地質作用所產生的各種地質現象,並從中發現可供人們觀賞、休閒、愉悅、獵奇、探險、進行科學研究及科普教育的地質遺蹟景觀,進而開發、綜合評價及保護地質遺蹟的一門新興綜合學科,因此它的直接研究對象是地質遺蹟景觀,而目的是服務於文化旅遊事業。

  今年1月,四川省地礦局成爲省文化和旅遊廳自組建後首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單位,構建了全面合作的戰略夥伴關係,將着力在文化旅遊資源大普查、現代旅遊特色產品、旅遊地質環境保障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目前,四川擁有光霧山-諾水河、興文世界和自貢世界地質公園三處世界地質公園。早在1986年,四川省地礦局就成立了四川省旅遊地學研究會,專門從事地質旅遊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在省內首次搭建了“地質+旅遊”的學術研究平臺。30餘年來,四川由省地礦局參與完成了30餘個世界級、國家級、省級地質公園和礦山公園的建造。

  中國地質科學院副院長吳珍漢在揭牌儀式上,對四川地質旅遊表示了極大的期許,他稱,四川省文化旅遊地學研究院的成立,能更好地融合旅遊資源和地質遺,可以提供更高技術含量的科考和地質公園申報工作。“四川有這麼多寶貴的旅遊地球資源,作爲旅遊大省,又有豐富的地貌特徵,地震遺址、活動斷層、溫泉等資源。現在四川地質公園的數量在全國都屬領先,以後有望增加更多。”他認爲,在地質旅遊的建設上,四川走在全國前列,特別是世界地質公園的建設未來可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