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9月14日,因升旗問題,孤軍與租界軍隊發生了衝突,租界當局用自來水和催淚彈將士兵衝散,將國旗降下。此事發生後,白俄士兵被禁止進入營內。9月18日是九一八事變紀念日,當天,馬路上有數百民衆與營內士兵搖手呼應,因營門無故被鎖,孤軍士兵何玉湘等向租界白俄守軍抗議。這一天,擔任孤軍營守衛的租界士兵由7崗增到13崗,孤軍與民衆由此與白俄守衛發生衝突,衛兵米奇亞可夫遂向營內開槍射擊,子彈擊中何玉湘頭部,再擊中另一士兵高廣雲腿部,引發了又一起事端。

  戰後,1946年10月28日,中國上海法院因此逮捕米奇亞可夫並判處其15年徒刑。

  1941年4月24日晨,謝晉元率部出操之際,發現有4名士兵遲到,逐當衆予以訓斥。因郝鼎誠等4人早已受到日僞方面的利誘,突然襲擊謝晉元,以短刀刺其頭部、胸部,致使謝晉元重傷去世。團副上官志標上前救援也被刺成重傷。兇手被其他官兵捕獲,移解上海公共租界當局法辦。

  圖:謝晉元

  圖:謝晉元及其戰友

  謝晉元的死訊傳出,其部下及上海民衆哀痛萬分。人們紛紛湧進孤軍營瞻仰他的遺體,向其致敬,3天內弔唁人羣達25萬人之衆。4月25日,在謝晉元的遺體告別儀式上,有十萬之衆爲其送行。中外媒體紛紛發文表示哀悼。國民政府於當年5月追贈其爲陸軍少將。

  1941年4月28日,蔣介石發出通電:“謝晉元同志之成仁,爲我中華民國軍人垂一光榮之紀念,亦爲我抗戰史上留一極悲壯之史蹟,回溯該團長率領八百孤軍,堅守閘北,誓死盡職,守護我國旗與最後陣地而絕不撤退,其忠勇無畏之精神,已獲舉世之稱頌。而其留駐孤軍營中,爲時三載以上,歷受艱難,尚能堅毅不移,始終一致,保持我國民革命軍人獨立自強之人格。此種長期奮鬥,實較之前線官兵在炮火炸彈之下,浴血作戰,慷慨犧牲,尤爲艱苦卓絕,難能而可貴。此次被刺殞命,顯爲敵僞方面久已蓄意,收買暴徒,下此毒手!而我孤軍營之忠勇官兵赤手擒奸,固絕不損其全體之榮譽。謝團長不幸殞命,然其精神實永留人間而不朽。謝團長不僅表現我軍人堅貞壯烈之氣概,亦爲我民族不屈不撓正氣之代表。除已優予撫卹外,甚望我全體官兵視爲模範,共同景仰,以期無負先烈之英靈,而發所我民族正氣之光輝也。”

  圖:蔣介石

  上海解放後,人民政府也褒揚謝晉元“參加抗戰,爲國捐軀”,併爲之重修墳墓。

  馬振犢、陸軍:《抗戰正面戰場啓示錄——八一三淞滬抗戰》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蘇子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