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反對的理由是什麼?說說我贊成的理由。總的來說,對立統一是辯證唯物主義的核心理念,是正確思維的最大智慧。理由如下。

一,事物是「外在聯繫」與「自在發展」的統一體。

例1.適者生存:適應環境是一種聯繫,生存是一種發展。例2.用進廢退:用/廢是聯繫,進/退是發展。例3.因勢利導:因勢是聯繫,利導是發展。例4.T型人才:知識廣度是聯繫,知識深度是發展。

二,事物是「客觀存在」與「主觀意識」的統一體。

客觀存在,可以被發現與利用,不能被發明與臆造。例5.無罪推定/疑罪從無:證據不足,就不能莫須有。例6.我思故我在:這是謬論,因為「我在」纔有「我思」。

三,事物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體。

例7.熟能生巧:熟練是量變,巧妙是質變。例8.生物進化論:在特定溫度環境下,在長期的量變過程中,無機元素質變為有機分子,有機分子質變為生物基因,生物基因質變為病毒與細胞。

四,事物是「原因」與「結果」的統一體。

例9.繼承與發展:繼承是原因,發展是結果,失敗是成功之母,神學是科學之父。例10.站在巨人肩上成其偉大:巨人是原因,偉大是結果。

五,事物是「偶然」與「必然」的統一體。

必然含在偶然中,共性含在個性中。例11.統計學原理:小數據樣本是偶然的,大數據樣本有必然的。例12.量子力學原理:量子行為的測不準是偶然的,量子空間的統計分佈是必然的。

六,事物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體。

形式是事物的外延,外延是一種現實的名義,內容是事物的內涵,內涵是認知的屬性。

例13.體系與屬性:電子是一種物質體系,質量/能量是電子體系的屬性。真空是一種物質體系,溫度/波長/速度是真空體系的屬性。尤其注意:能量不是物質,因為能量不是體系。

例14.結構與功能:結構是一種形式,功能是一種內容,有什麼結構就有什麼功能。基因亂了程序,細胞就會癌變。

七,事物是「正面」與「反面」的統一體。

例15.手心與手背:手心是正面,手背是反面,手心與手背是手的統一體。例16.質量與能量:物質是質量與能量的統一體,質能轉換是謬論。例17.善良與邪惡:人性是善良與邪惡的統一體,每個人都有AB兩面。性本善、性本惡,都片面之辭。

例18.物質與反物質:反物質理論是謬論,因為二者是兩個事物,不是統一體。在自然界,我們找不到任何反物質的證據。電子湮滅按方程±e→±γ+Q(能量),電子變成光子並釋放能量,這裡的光子(歷史疑案)是物質,不是能量。

綜上所述,題主還會反對立統一法則麼?


這裡提問者混淆了一件事。從康德甚至早一點的哲學家開始,物 的概念與 物自體 就分開了。我們談論對立統一,說的是物(也可以叫事物),而不是物自體。

這樣,對立統一是人們觀念中的事物的概念的對立統一。這在哲學上是成立的。

事物與物自體也是有關係的。人們認為事物這一概念反映了物自體。因此,對立統一這一哲學的基本規律,經過人們反覆驗證成立了,就成為人們哲學(知識)意義下的正確命題了。

分清物 與 物自體,另一個目的是解決如何判定規律成立的問題。邏輯學中有限歸納是不能作為證明方法的,休謨和笛卡爾之流就是這樣樹立了懷疑論。但康德把物的概念與物自體分開,通過引進「先驗邏輯」,解決了這一問題,讓現代哲學的大廈從懷疑論的沼澤裏又樹立起來了(儘管我不贊同康德的解決路徑)。

因此,對立統一也好,其他的現代哲學命題也好,在現代哲學的大廈框架下,是不能推倒的。

記住一點就好,現代哲學並沒有推翻懷疑論,而是在其旁邊又建了一座大廈。


辯證法不是對立統一的方法,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有這種看法,從自然界中物質運動中獲得這種認識。但物質運動至今還沒有超出,它的運動範圍。由一個運動過程到一個運動的過程的推進,而超出現象作現實的規定性。最終返回到最初質運動的原點最後作無限循環。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辯證法基於唯心主義基本原則的起點,是神的基於人性原罪的自我否定,產生意識中質的自我意識的最初生成,由於反覆內在和外在的否定或鬥爭中,被自我意識。在這裡不是中國孔子或孟子以為人性是善的 ,可以以禮或客觀的嚴格人性的非人性的東西。於是這種道義是虛偽的 ,而且永遠達不到道德的彼岸。神的原罪在人的自我意識的原罪否定,從內在和外在的反覆運動中的量的變化成為質的最初生成獲得意識。但這種人性的原罪不因鬥爭而被消除,而且繼續在自我意識中作無限運動,至於有了否定才成為自我意識的有限運動。由於具有這種有限同時無限的運動才會推進在現象界找到人類人性的原罪的本質性。在歷史中,在現實中找到人性原罪的規定性。由於原罪的無限運動和有限運動最終返回到原點,但成為生動性的直觀。所以聖經上說(是義人世上一個也沒有),還說過(世上除了耶穌以外,世人都處於罪中,在黑暗中行走。)所以黑格爾辯證法是生命認識的辯證法,而且是生命實踐的辯證法。此外,至於鼓舞這種活生生的生命認識在於聖經最初成為這種原罪的認識的世界概念,最終成為生命認識的自我觀念,於是推動有生命的實踐繼續運動。所以辯證法成為世界上無可倫比的智慧。


說"對立統一規律"是錯誤的人,可以歸為"民科"之內!

如果要理解"對立統一規律;",最好是去仔細讀一讀毛主席的《矛盾論>〉,並且學習一些哲學的基本概念!!

什麼是「對立統一規律"?舉幾個例子,便於理解:!

1>法國俗語:人的一半是天仙/一半是魔鬼l!這裡;天仙和魔鬼對立,但又統一於人的身上!!

2〉在一個團隊裏,一定有好/中/差,好與差是一對矛盾,但又都存在於/統一在這個團隊內!!

3>白天和黑夜是對立的,但正因為有白天和黑夜才形成一個統一的世界!!

4>轉基因作為一門技術是中性的,但也是正/反兩面而又統一的矛盾體!!可以用它為人服務,也可用它來損害人類l!

5>有人會問:雷鋒也是對立統一體嗎?!答案是的:他有大公/也有自私,他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他的大公不斷地戰勝自私而不斷前進!

6〉辨證唯物主義認為,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甚至多面性,它既有對立性/又有一致性,這組成了一個對立統一而完整的事物!!

7>對立統一規律亦稱矛盾規律,對立面的統一和鬥爭的規律,無論是在自然/社會/還是在思維領域,任何事物內部以及事物之間都包含著矛盾<有對立性/又有一致性〉,它表達的是萬事萬物最本體的規律,正由於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有著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運動,才會產生能量,才推動著事物向前運動/變化/發展!!

8〉立統一規律的基本內容:

A〉矛盾的統一性與鬥爭性是一對孿生;但統一是暫時的/有條件的,是相對的,鬥爭是絕對!的!

B〉矛盾的普遍性<共性>與特殊性<個性>;普遍性概括事物的共性,而特殊性纔是一事物區別於它事物的本質!!<找共性/查個性>

C>矛盾的不平衡性,即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解決問題要解決主要問題或問題的主要方面>

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規律,矛盾分析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那些說對立統一規律是錯的,恐怕連哲學的基本概念都不懂,卻來對辨證法"民科"一把,實在是扒在地上胡言亂語!!


我也反對。但是實際事實本身就是又對立,有統一的。它無時無刻不是如此。包括我們的觀念。反對有用嗎?

現在我反對這個觀念,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這是可以的。是邏輯。

但我確定的就一定對嗎。事實就是如此嗎?

如果死死這樣認定。那一定是錯了。照著去做,一定會翻跟頭的。


任誰反對或支持並不大重要,因為辯證唯物主義本身就是哲學領域的赫然存在。尤其在大眾傳媒的今日頭條網路,並不適合討論如此深奧的學術理論。連個中國近體詩歌的格律問題,都盡顯愚昧,笑話百出,哲學問題能討論出什麼名堂?

首先的問題是:你學過哲學嗎?不要跟我說你在中學或大學學過一點。那隻不過是一星半點,蒼海一粟。你必須遍覽自古希惜和中國古代的哲學名家,到中世紀經院哲學,到康德的理性主義批導哲學,到尼采、叔本華、德里達的非理性主義,到馬克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到卡西爾的符號哲學,到露絲本尼迪克特的民族文化論等等。只有具備哲學學科系統知識,纔有討論哲學的資格。若無上述知識儲備,而強說哲學,豈非夏蟲語冰?

當代中國哲學大家,李澤厚、蔣孔陽、朱光潛、陸揚等人,還有社科院哲學諸院所的名家大『『儒』』,各大學哲學導師,他們幾時在網上炫過?因為大眾傳媒絕對不適合講哲學,哲學只適合小羣體交流。正如談戀愛只適合二人交流一樣。

有許多人讀了《老子》或別的哲人的幾本書,就以為通了哲學,實際上許多人連基本哲學名詞概念都沒有見過,他們甚至分不清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的區別,弄不清思辨和批導,沒聽過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ism),更不知曉異延(Differance)。順便說到,連一門外語都沒有學會,哲學原著不能閱讀。學未貫古今,書不通中外,如何說得哲學?無非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侈談而已。卻又無知無畏,牛氣衝天,信心十足地大侃哲學。把大眾弄得一楞一楞的,以為神明,奉為大師。或自炫以自娛自慰,或惑人以售其奸。荼毒亦深,遺害無窮矣!有位南先生就十分搞笑,最喜賣弄哲學。但當他把自己也說糊塗了的時候,他就會說『『佛法無邊』』,乞靈於佛學,將統攝羣學之學的哲學置於宗教的胯下。

哲學研究精神而非物質,廣大民眾欲求聰慧機智靈巧仁德,並不非要去讀艱澀難懂的哲學巨擘。因為哲學的枝葉早已延伸到文藝、道德、倫理、法規等領域,這是適合大眾受用的精神財富。卻又有一條至簡的法則可供遵循,那就是『『實事求是』』,據此,可辨假惡醜,執真善美。如此幸甚!


矛盾論只是人們認識事物的一種方法。中國人的陰陽論,也是認識事物的一種方法。都屬於形而上的學問。正像老子所說的,人們所能講出的所有的道,都是不完善。真正的道人們是講不清楚的。人們的語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種抽象。也是不能完全表達客觀事物。可是你又有什麼辦法呢?人總是要互相交流,要不斷的提高認識。在牛角尖裡面什麼問題也說不清楚。人們的所有認識,都只能局部的瞭解客觀現實,在科學面前沒有絕對真理。絕對真理只存在於宗教和哲學之中。人們無法絕對否定不可知論。人們不知道的太多了。


對立統一是錯誤的。高和低是對立的,它怎麼能夠統一哪,低到什麼時候也是低,高到什麼時候也是高,大自然高有高的優點,低後低的長處。高在多也變不了低,低再多也變不了高。它怎麼能夠統一哪。凡是人為對的,都是承認自己是董宇超的。都是沒有道德沒有誠信的動物人皮獸。對於人還講,是有相生相剋的規律的,是講道德講誠信的因果報應的!唯物唯心都是假命題,偽科學都是人是動物變的荒謬邪說!哲學發展到現在,存在就是物質,意識是不是存在,精神是不是存在?思維是不是存在?回答是肯定的,精神決定物質存在的時代到來了。解決了死人為什麼沒有意識,死人是不是物質?肯定是,那麼死人怎麼決定意識哪?物質決定意識是錯誤的!精神是存在是物質,那麼唯物唯心這個假命題偽科學還存在嗎?那些個所謂的科學家為了混飯喫它們敢說實話嗎?誤人子弟,誤我中華的事不能幹了。中華民族文化文明幾千年前就有了。只是不叫哲學。是叫道。叫德,。就是精神與物質的關係規律的揭示!叫道德揭示生命存在運行的科學的規律!揭示世間萬物運行的客觀存在規律!萬物皆有靈,萬物皆是生命。全新的宇宙生命存在觀。


不是對立統一理論不正確,而是你沒有正確理解。矛盾是反映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對立統一關係的哲學範疇,對立比較好理解,那統一呢?拿人來說,具體的你和我就是一對矛盾,我們對於這個概念理解不一樣,這是對立。我們都是人,這是統一。香蕉和蘋果是一對矛盾,熟的一個是黃顏色,一個紅顏色,這是對立,但是他們統一於水果。

再說我和你是一對矛盾。然後我們之間有聯繫,聯繫就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關係。你的提問和我的回答就是咱們兩個互相影響。既然互相影響,因為我們兩個想法不一樣,所以我們有鬥爭性,我們也有同一性,就是在悟空問答這個統一體中,然後我們互相辯論,慢慢覺得對方有些地方說的有道理,矛盾開始互相轉化,這就是我們共同趨近。

然後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也就是共性與個性。我們都是人,所以我們都有鼻子有眼睛會說話,這是共性也是矛盾的普遍性,然後你眼睛大我眼睛小,這是個性也就是特殊性。

然後最後說一下,矛盾的同一性和統一是不同的。統一是永遠存在的,而同一性是必須要有統一體,如果今天我沒有在悟空問答上看到這個提問,咱們也就沒有同一性,也就沒有聯繫。

然後蘋果和香蕉一般是沒有同一性的,除非你把一個香蕉和一個蘋果放在一塊,發生聯繫,才會有矛盾的互相轉化。


對立統一規律不錯,關鍵是對立統一規律是哲學規則或者說是辯證法規則,通俗地說是辯證邏輯規則,知道了辯證邏輯規則就必須在辯證過程中和範圍內運用對立統一規律,超出了使用範圍就是混蛋邏輯了。意思說對立統一規律的使用是有範圍有針對性的而不能隨便用於形式邏輯,國人基本不懂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的標誌區別,可以這樣講形式邏輯解決的是真不真的問題,辯證邏輯是解決好不好的問題,當然了馬列主義的根本思想路線是要解決又真又好的問題,而這個「好」具有目的性和階級性,也只有在這個層面馬列主義才說哲學是有階級性的。舉例說明,拿調整社會收入分配不公的問題來說,首先是分配不公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否真實存在,什麼原因,要不要調節怎麼樣調節採取什麼技術手段調節等等一系列實際問題必須實實在在搞清楚從而解決「真實性」問題,這是個形式邏輯解決的問題,但為什麼調節,調節實施以後好不好等等問題就是要解決「好不好」的問題,這時人們就不用關心真不真了而是要回答好不好這個問題了,這時人們頭腦裏就各懷鬼胎了,就會從個人意願和目的來回答好不好了,這裡就出現了「真和好的組合」與「真和不好的組合」甚至還有「不真而好」和「不真不好」的各種辯證邏輯的結論,騙人和耍混蛋就發生在這裡。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