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經常有朋友會問:多多,小公司的保險靠譜嗎?買小公司的產品我不太放心,有解嗎?

多多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怎樣去衡量一家保險公司的實力?

從成立門檻、償付能力、投訴情況和保險保障基金的角度告訴大家,在我國能拿到保險牌照保險公司自身實力足夠強大,真沒必要擔心太多。

有些公司名氣高,原因很多,比如成立時間早、網點多、廣告投放量大......自然比後來者更廣爲人知。

但這不代表小公司的實力就是差,比如償付能力測試中,小公司的實力也不容小覷的:

還有理賠時效,小額的基本都能在1天內處理好,大小公司的理賠獲賠率也很接近。

所以說,沒必要糾結於選大公司還是小公司的。

不過,短期險種方面多多建議優先選大公司的,長期險種則沒關係。

因爲短期險種,比如百萬醫療險,最大的問題就是擔心以後產品下架,到時換一個產品,可能會因爲年齡或身體狀況不達標而導致無法投保。

下架的原因,很可能是這款保險沒能給公司賺錢,甚至還讓公司虧錢,大公司可能不會太在意這個。

而長期險種不存在續保問題,即使產品下架了,保單依然生效,所以沒必要糾結於大公司,誰家產品好就選誰家的。

Part.2

之所以能夠如此放心,除了因爲保險公司自身實力外,還與保監會有關。

“我國的保險監管非常嚴”,這句話我說過很多遍了,事實上不止是嚴,還略帶偏心,更傾向於保護投保人。

舉個例子,最近有這麼一則新聞(刪減版)——

楚天都市報3月22日訊 (記者張理晶 通訊員東成 鑫榮 玉婷)2015年7月,時年51歲的劉女士在武漢某保險公司購買了一份《生命無憂老年防癌疾病保險》。合同約定,被保險人於合同生效之日起180天后,如患癌症,保險公司賠付20萬。

不幸的是,2017年2月,劉女士經過醫院確診,患上了肺癌,遂找保險公司索賠。

保險公司在調查劉女士的既往病史中發現,她在投保半年前,曾經在醫院住院,被診斷爲“肺部腫瘤性病變待排”,而且投保時劉女士並未告知其患病經歷,保險公司拒絕賠償。

法官查證發現,劉女士在購買保險後,保險公司提供的是電子保單,在投保單上劉女士並未在被保險人欄目處簽名,所以保險公司無法證明其對投保人是否患有肺部疾病等相關事項進行了全面、準確的詢問。法官認爲,被告作爲專業的保險公司,理應設立嚴謹合法的程序對投保人進行詢問並保留證據。另外,《保險法》規定的“投保人如實告知的義務”,是爲了讓投保人配合協助保險公司蒐集重要信息,因此,保險公司應當主動承擔信息蒐集和審查義務。綜上所述,根據保險合同條款,保險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最終,法院一審判決保險公司賠付劉女士保險賠償金20萬元。

由於投保的時候,業務員沒有問到劉女士更多的健康狀況,而不說不代表撒謊,所以劉女士並未違反健康告知的要求。

這就是所謂的有限告知。

與“有限告知”相對的就是“無限告知”,要求不管保險公司有沒有問到你,你都得如實告知個人的所有健康異常狀況,特別是對保險公司不利的核保因素。

比如香港的健康告知原則就是無限告知。

這周多多公司邀請了友邦保險的高管給我們講解團體險(公司給員工的福利之一),夏老師分享了不少真實案例給大家聽。

比如早些年前,有一個女生接近30歲,在短期內找5家保險公司買了保額共幾百萬的重疾險,而每年保費接近30萬。

由於保額高、保費負擔也很重,保險公司要求提供收入證明,這個女生去香港找了一家中介開了假證明。

等待期一過,她就申請理賠了,所以保險公司非常在意這件理賠案,發現她的工資證明造假。

但法院還是判決女生勝訴,理由是工資證明在合同中並沒有要求。而要是換作在香港,這就是騙保,不僅無法理賠成功,還得坐牢!

所以在健康告知方面,大陸的有限告知原則對投保人而言是一種優勢。

當然多多是不建議、不贊同、不支持類似的騙保行爲的,但我們可以好好藉助這一原則爭取更多的權利,比如體檢最好是在投保之後才做,具體看這篇文章慘了?都是單位體檢惹的禍?!

舉這兩個例子目的是告訴大家,監管對投保人是非常友好了,更別說保險公司理虧的時候,保監會必然會出來維護大家的合法權益的。

所以遇到不合理的地方,記得打地方保監局的電話,國家會罩着你!

Part.3

即便保監會再疼我們,如果是投保人違反合同在先,那保監會也肯定會秉公處理。

那麼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不給賠是合理的呢?

多多給大家羅列了一些:

不在保障範圍內,比如意外險不保疾病身故;

違反健康告知,比如問到兩年內有無住院史而回答無;

保險事故是責任免除,比如酒後駕駛、故意自傷;

保險事故是除外責任,比如投保前有甲狀腺結節,重疾險覈保的時候把甲狀腺癌除外;

等待期內,比如重疾險等待期內因疾病導致重疾......

以上情況都是不賠的,因爲理虧在被保險人沒有看清楚合同、沒有遵守最大誠信原則等。

而投保人在理的時候,當真不用擔心,原因看完這篇文章和《怎樣去衡量一家保險公司的實力?》一文後,大家應該明白能不能買小公司的保險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