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蹭熱點的營銷不是好推廣!家庭倫理劇《都挺好》爆火,無論是情感自媒體還是電商微商羣體,都爭先恐後地趕着蹭它的熱點。從這個熱點的性質以及這些自媒體或者電商的自身定位上考慮,不同的營銷主體,借勢的手段各不相同。以下,筆者將從不同的主體出發,與大家分享一下《都挺好》的營銷心法。

借勢營銷:《都挺好》營銷心法,你掌握了嗎?

最近,開春大劇《都挺好》想必已經在你我的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體上刷屏了!

相比較於去年爆火的宮廷劇《延禧攻略》,這部都市劇已經有趕超其熱度的跡象!

根據第三方數據得知:《延禧攻略》上線2天后破億,3天之後突破2億,播出僅24天,在愛奇藝平臺總播放量已達45億,多次霸佔朋友圈和微博熱搜,算是這幾年現象級的影視劇營銷案例!

對比一下《都挺好》的數據:截止目前爲止,豆瓣評分8.2,超過4萬人給予四星以上的好評,百度搜索量約28,600,000個;微信指數,從3月2日的1046820一路狂飆到近日的30479759,漲勢喜人,微博話題熱搜30多次,引發全民熱切關注。

一部劇的爆火,僅有好的製作水平是遠遠不夠的,也絕不是幾個主演的微博宣傳,幾個營銷號的跟風參與就可以造就,它是一個多種角色參與的指數級傳播良性循環的結果。

今天,澳哥就從營銷角色上,來分析一下這部熱播劇的營銷心法:

一、情感自媒體大號:話題解讀,直戳社會痛點,撩撥情緒

筆者搜索了一下《都挺好》的文章,大部分圍繞着大衆關心的話題討論,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原生家庭、重男輕女、現實、自私。

這些詞無一例外,都深深擊中了萬千觀衆的內心,更是當下很多家庭的真實寫照。只有真實,纔會引發感同身受和代入感,纔會激發傳播的情緒,所以朋友圈被這種文章刷屏也不足爲奇。

借勢營銷:《都挺好》營銷心法,你掌握了嗎?

我在和一個情感自媒體大號的朋友交談的時候,她說:這種劇不寫,好意思說自己是做情感自媒體的?的確,

自媒體人的參與,爲這部劇的刷屏奠定了廣泛的羣衆基礎。

二、微商和電商羣體:表情包刷屏,借勢營銷

如果你身邊有做微商的朋友,你應該知道他們有一項基本功,那就是在微信羣瘋狂加人,俗稱“爆粉”,目的是割韭菜,轉化成購買用戶。

所以,微商團隊的人大部分微信好友超過5000人,有的甚至好多個微信號。目前比較火熱的社交電商玩法,更是可以借勢營銷。

借勢營銷:《都挺好》營銷心法,你掌握了嗎?

這樣的表情包,P圖簡單,版權追查難度大,傳播起來趣味性強,她們上手非常快。有人說,現在衡量一個營銷事件是否成功,那就看看微商是否參與其中。

三、微博網友:花式吐槽,助力熱搜轉化成收視率

據第三方數據統計:熱播劇《都挺好》33次登上微博熱搜,其中“明天”CP檔、#蘇家娶到的好媳婦#、#蘇家三個自私男#、#蘇大強表情包#、等話題均問鼎熱搜第一名,相關話題閱讀量超過38.4億,討論量超250萬。

自從《都挺好》開播以來,每天都能在熱搜上看到這部劇的相關消息,不是罵蘇明成啃老,就是吐槽蘇大強作。

借勢營銷:《都挺好》營銷心法,你掌握了嗎?

另外幾個有趣的話題,也吸引了不少粉絲的關注和互動,比如:#蘇家人什麼星座#、#都挺好表情包#、#郭京飛接的是武打戲吧#等話題,吸引眼球,網感十足。

當然,依照筆者的經驗,這裏面宣發公司一定和微博談了框架協議,除去片方的話題營銷,用戶自發的話題熱度也不容小覷。所以,好的影視內容,加上極致的營銷策劃,承包微博熱搜那就順理成章了。

四、主演大咖:火力宣傳,趣味十足。

微博女王姚晨、金馬影帝“老戲骨”倪大紅、話劇王子兼段子手郭京飛、流量小生彭昱暢等大咖雲集。作爲本劇的主演,他們也積極配合宣傳。無論是話題#都挺好真實羣聊#、還是郭京飛的瘋狂自嘲,都引發了觀衆滿滿的好奇心。

借勢營銷:《都挺好》營銷心法,你掌握了嗎?

特別是演員郭京飛,活躍的像一個營銷號,完全卸下明星的包袱,用表情包和段子手承包了廣大網友和路人的好奇心和笑點。

據觀察:這幾個主演的微博粉絲量也都明顯上漲,特別是郭京飛,由於出演“反派角色”,微博粉絲有漲有跌,害的郭京飛趕緊發微博挽留,滿滿的求生欲。

借勢營銷:《都挺好》營銷心法,你掌握了嗎?

沒有衆多大流量小鮮肉的助陣,但是卻也引發微博熱議,相當不容易。

五、某寶賣家:果然爲了賣貨,啥都做得出來!

聽說某寶上出現了不少有趣的“都挺好周邊產品”,所以我去搜索了一下。不搜不知道,一搜就想買買買。

包括“都挺好同款大衣”、“都挺好同名小說”、“怒罵蘇家三父子微信羣”、“蘇大強手機殼”等周邊產品成交量穩步上漲。

熱門劇的帶貨能力真心不錯,電商玩家的商業嗅覺如此靈敏,真心佩服。

借勢營銷:《都挺好》營銷心法,你掌握了嗎?

值得一說的是“怒罵蘇家三父子”服務,就是淘寶賣家幫你罵劇中角色,宣泄你的不滿!這項服務和前段時間爆火的“誇誇羣”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當下大衆的情緒產品。

有人說這個叫做:沙雕文化,類似於這幾年火熱的“喫瓜文化”、“錦鯉文化”。如果你感興趣這個話題,也可以去網絡上搜索一下,想必一定給你做傳播帶來一定的啓發。

六、社交平臺:短視頻、表情包、微博話題等傳播物料助力加熱

這部劇的宣傳渠道衆多,主要集中在短視頻,表情包和微博話題上。

在筆者檢測的幾個平臺上熱搜數據來看,郭京飛和姚晨配合度最高,話題性也比較強。抖音的#學蘇明玉撩妹被懟#、#蘇明成懟人十級#、#郭京飛接的是打戲吧#等話題,發動多個營銷號傳播,點贊量的數據都非常不錯。

在表情包領域,主打蘇大強的表情包,目前還在持續發酵。

另外,微博話題的段子層出不窮,隨着劇情的發展,想必會有更多趣味的話題在微博上展開討論。對於這種容易激發情緒的社會內容,微博向來是大衆傳播的熱土。

根據第三方數據調研顯示:90後在微博上會較多提及一些文娛類的內容,如綜藝、影視、漫畫等,而且年輕羣體更容易表達自我,表達對生活、對不滿現象的理解,這也解釋了爲什麼這部劇在微博上頻繁登錄熱搜的原因。

這幾年,隨着文化產業的繁榮,我國出產的影視劇產品不計其數,但是真正爆火、引發全民關注和參與的寥寥無幾。無論在互聯網產品營銷領域,還是娛樂營銷領域,都會無限趨近於二八法則。

所以,真正想要做出一個國民現象級的營銷案例,恐怕需要參考這部劇的營銷套路,調動一切可以利用的傳播源,加上社交媒體的槓桿,引發全民營銷,來收割流量。

不管營銷的套路如何高明精緻,文化產品最終的意義是引導大衆對現實的思考,做出更加合理的決策,理性愉悅的度過此生。

那麼,你覺得這部劇給你帶來哪些啓發呢?

作者:張澳,要火文化創始人,前小米科技新媒體運營,音樂人,專欄作者。公衆號:張澳張(zhangaozhang)

本文由 @張澳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