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引用转贴文 作者:吴东平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和讯读书

“鹿”字趣释----以鹿喻帝位

 版主加注说明-------与图相关的---

庆招牧场的主人〈庆贤大哥〉说:这耳朵可不是他剪的喔

          我们大哥是不时兴给鹿『剪耳』的---这是买来就这样的阿

         〈我撇清罪状之状--- 哈哈---我们大哥为『鹿』做了很多人道考量--以后陆续说ㄟ〉

DSC06102  

 “鹿”的甲骨文作“”等形体,均为象形字。有的是鹿正面的形状,

有的是侧面之形。从卜辞可知,鹿是商王武丁常常猎取的对象。

“鹿”字在甲骨文中特别传神,那歧出的角,长长的颈,尤其传神。

甲骨卜辞中,有关武丁“逐鹿”的记载屡见不鲜。武丁逐鹿时还预先

要进行占卜,通过占卜了解逐鹿之日的天气情况及是否有灾,没有灾

才出外逐鹿。更有趣的是,商王武丁逐鹿之时,还要先派人出去侦察,

如果有鹿,随即外出逐取。

     据卜辞记载,武丁这位商代末叶的帝王年复一年从不间断地逐鹿,

乐此不疲。

   为了逐鹿,可以一连数日奔走在中原大地上,不理朝政。鹿为何成为

商王猎取的主要对象?其主要原因是鹿浑身是宝,除皮肉可供衣食用外

,鹿血、鹿茸、鹿骨等都是极名贵的中药。

另外,它温驯善良,容易捕取。

 

  中国历史上从武丁开始的“逐鹿”活动,几乎为历代帝王所爱。

由于历代帝王大量捕鹿,使鹿这种动物到了汉代几乎成了很难捕得到

的稀有动物,因而汉武帝更是十分珍爱鹿。据史书记载,武帝时有人

了上林苑的鹿他一气之下竟下诏要杀掉此人,幸好东方朔在旁婉言

相谏,此人才得到了武帝的赦免,保全了性命。魏文帝(曹丕)一次

出猎,部下不小心,让鹿逃掉了,文帝大怒,竟要杀随行人员,经苏

则反复劝谏,才肯罢休。

 

  由于鹿是一种珍贵之物,备受历代统治者喜爱,因而将鹿喻指

“帝位”“国家政权”。于是“逐鹿”之举,便成了历代政治家

夺取政权的代名词。

       如《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

与晋踣之。”这就是说:争夺天下,好比抢捕一只鹿,中原的晋人

抓它的角,北方的各少数民族拖它的脚。又如《史记‧淮阴侯列传》: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裴驷集解引张宴曰:“以鹿喻帝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