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崔懷義 記者 範潔)“世界水日”之際,“金嘉護水先鋒行動”在金山啓動,這場歷時3年、上萬人蔘與的治水勞動和技能大賽,標誌着長三角區域進一步深化環境整治聯防聯控。

圖說:“金嘉護水先鋒行動”在金山啓動。崔懷義 攝

金山地處上海西南門戶,位於杭嘉湖下游,與浙江平湖、嘉善兩地相接壤,三地界河實際共有60條段、68公里以及72個邊界河口。一河兩地,水卻是流通的,上下游、左右岸屬地不同,治水工作需要上下游聯動,打破屬地界線限制,構建“上下游一盤棋”的治水新格局。據悉,此次勞動和技能競賽分金山、平湖、嘉善三個分賽區,時間跨度從2019年-2021年,營造治水護水濃厚氛圍。

“豆腐浜流經嘉善縣惠民街道和楓涇鎮團新村,兩地的河長以前也不認識,河道交界離對方都很遠,河道治理養護都不方便,自從兩地相互交換界河的河長後,開展了‘兩地一條河,河長共巡河,志願者共護水’主題活動。”楓涇鎮豆腐浜河長趙志強說,兩地建立了界河一體化保潔溝通機制,河道治理和養護相互協助,解決相互治水的盲點。

圖說:

“金嘉護水先鋒行動”在金山啓動。崔懷義 攝

爲實現全體系的“河網整治”,近年金山與平湖、嘉善等地在防汛、水利、水文、河道養護及水事安全等諸多方面探索跨區域聯動,每年定期開展杭州灣北岸海塘聯防會議以及“金嘉平”水文三地聯動,爲區域治水防汛提供支撐。

2018年以來,由金山發起聯合平湖、嘉善三地,建立了以“毗鄰黨建”引領區域聯動治水機制,打破了跨界治理的行政壁壘,將“金嘉平”“各自爲戰”的三地水系圖合併,使“一圖治水”成爲現實,通過互換河長信息、共享邊界水情、幹部掛職交流等,實現水系的一體化治理,做到省市有邊界、治水無盲區。同時,積極整合水域保潔、陸域保潔、雨污水管網養護以及農村生活污水養護的力量,建立河道整治長效機制,實現從源頭到水面的全方位專業管養“長治。

今年,金山區將在去年組建完成357條段消劣水體固定護水志願先鋒隊的基礎上,圍繞剩餘372條劣Ⅴ類水體河道,繼續組建好護水志願者先鋒隊,劃分責任區,實現護水志願者隊伍全覆蓋,開展各項護水系列活動,進一步改善區域水質,打贏“金嘉毗鄰碧水保衛戰”,真正讓金嘉的水“多起來”“活起來”“聯起來”“清起來”“美起來”,助力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