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實體商超逐漸回暖之際,經營者應該怎麼做?

在超市行業耕耘23年的華聯綜超,正在加速資產買賣,剔除“累贅”。集中精力加大開店密度突出區域優勢,並通過資產併購加碼社區零售。

公司已逐漸走出前些年業績持續低迷的陰霾。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錄得扣非淨利潤7181萬元,爲最近10年同期最好業績。

連續買賣資產

最近,華聯綜超再度將持有的北京華聯事農國際貿易有限公司37.5%股權轉讓給控股股東華聯集團。

這已是最近10個月以來,華聯綜超(600361.SH)與控股股東之間發生的第四起股權買賣事項。

事農國際貿易公司成立於2010年,由華聯綜超和華聯集團分別持股62.5%和37.5%,主營貨物進出口業務。

最近兩年,該公司虧損擴大,2017年和2018年分別虧損2714萬元和1741萬元。

本次股權轉讓以公司淨資產爲參考,轉讓價格爲 1272.12 萬元。

華聯綜超表示,轉讓所持事農國際貿易股權給控股股東,有利於公司集中精力發展社區零售業務。

而在2018年7月,公司將持續虧損的陝西事農70%股權以123.18 萬元轉讓給了華聯集團。

在股權轉讓的同時,華聯綜超圍繞自身主營業務,也正在加速資產收購。

2018年7月,華聯綜超以2.36億元收購華聯股份(000882.SZ)全資子公司江蘇紫金100%股權,華聯股份亦受華聯集團控制。

江蘇紫金的主要資產是位於南京秦淮區的兩處物業,主營業務爲房產租賃。此前,這兩處物業一直由華聯綜超租賃做綜合超市。

公司表示,收購江蘇紫金有利於公司對該物業統一管理,減少關聯交易。

4個月後,華聯綜超又以2.08億元將百好吉社區百貨100%股權收入囊中,增值率爲 668.57%。百好吉的主要收入來源是位於北京上地、回龍觀以及四川樂山的3家店。

華聯綜超收購百好吉的考慮是,可以在目前公司綜合超市業務基礎上,進一步豐富社區零售業務,爲社區居民提供更綜合的服務和體驗,提升來客,提升社區零售競爭優勢。

公司最近1年來的一系列動作,正是源於2018年的發展戰略:加大優勢區域的店鋪密度的同時,在綜合超市業態基礎上,建立社區零售中心。

加速門店流轉

過去的幾年,受電子商務的衝擊,傳統商超經營者越來越難賺錢。

華聯綜超同樣如此,門店越開越多,營收規模也越來越大,但賺的錢越來越少。

2013年是公司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當年以127億元營收,僅錄得扣非淨利潤368萬元,此後公司業績始終未能根本好轉。

2015年,公司扣非淨利潤-2801萬元,通過出售資產勉強保證了“紙面盈利”。次年,公司即錄得鉅虧2.6億元。

經過漫長的冬季,實體零售終於在2017年看到了久違的陽光。

這一年,傳統實體零售回暖、新興業態繼續增長,網絡零售高速增長的態勢放緩,進入緩中趨穩的發展階段。行業普遍認爲,實體零售受網絡衝擊將逐步減少,實體零售的體驗模式不可取代。

就在這一年中期,華聯綜超將旗下華聯精品超市100%股權以2.94億元轉讓給凱大鉑川。公司表示,精品超市主營高級連鎖超市,該業態對商圈要求嚴格,客層狹窄,店鋪佈局受限,未來發展空間有限,股權轉讓後有利於公司集中資源發展社區生活超市。

斑馬消費梳理髮展,最近幾年華聯綜超明顯加大了關店、開店頻率。2015年,公司關閉14家門店(其中13家是因爲虧損)、新開25家;2016年關店23家、新開18家;2017年開店11家、關店9家。

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公司在全國共有門店160家,預計四季度還將有6家店開業。

隨着實體零售的回暖,華聯綜超的業績也明顯提升。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92.4億元,歸屬淨利潤6881萬元,扣非淨利潤7181萬元,爲最近10年來的同期最好業績。

聲明:斑馬消費作品均爲原創,著作權及與之相關的合法權益歸本公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斑馬消費使用的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不作爲商業用途,若涉及版權,請及時聯絡。

斑馬消費在各平臺發表的內容如侵犯個人及公司合法權益,請及時聯繫,我們將及時處理。

期待您在微信公衆號、雪球、界面、摩爾金融、今日頭條、新浪財經、同花順、東方財富網、百度新聞、UC頭條、ZAKER、紅板報、觸電新聞等平臺關注“斑馬消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