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踏入2019年,中美重啓貿易談判,投資者又對國內及美國經濟復甦重燃希望。在這樣的氣氛下,今年一季度,上海綜合指數上漲了24%,深圳成分指數上漲37%。在一片樂觀的氣氛下,市場又曾擔憂中國及美國經濟可能出現衰退,所以讓國內股市樂觀的氣氛冷靜下來,股市也曾經一度下跌。

  實際上,對於經濟增長放緩,中國早在2018年下半年就開始推出應對的政策,包括定向降準、加大基建投資及減稅等。尤其是上次美國金融危機期間,中國曾成功推出配套的穩定經濟增長政策,所以當前的情況與上一次相比,不僅有經驗,更重要的是可選擇的應對政策及工具要多。所以,央行降準、外資的流入,中美貿易談判的進展等都是利好中國股市的因素。

  所以,在3月最後一個交易日或3月29日,出現難得漲幅。上海綜合指數以3090.76點報收,上漲了95.81點或3.20%,創2月25日以來最大單日升幅,一口氣收復10天線、20天線和3000點大關;深圳成分指數以9906.86點報收,上漲了360.36點或上漲3.77%;創業板指數報收爲1693.55點,上漲了66.73點或4.10。兩市成交金額錄得8363億元,比上一個交易日成交略有增加。

  在今年第一季度,深圳成分股指數累計上漲了2667點或36.8%,上海綜合指數上漲了596點或23.9%。國內兩大指數漲幅榮登全球第一位和第二位。今年第一季度中國股市牛冠全球。而美國納斯達克股票指數只上漲了16.23%、法國CAC指數漲了13.1%、美國標準500指數上漲了12.76%,香港恆生指數上漲了12%。也就是說,今年第一季度表現最好的6大股票指數,中國股市兩大指數榮登榜首,中國股市走出了難得上漲行情,一掃一年多來的股市跌跌不休的陰霾。

  今年第一季度中國股市大漲,不僅在於國內推出了不少利好股市的政策,也在於不少外部資金流入國內股市。而這些資金的流進流出往往成了國內股市的漲跌重要的風向標。今年以來,外部資金流入加快,從而驅動了中國股市今年第一輪的上漲。但是3月份外部資金流入放緩,並開始獲利回吐撤離,從而導致國內股市劇烈的波動,升勢放緩。

  事實上,進入3月以來,外部資金出現持續流出的現象,3月25日外部資金大規模淨流出達103.86億元,從而引發A股市場大幅波動,當天上海綜合指數下跌了近2%。3月26日上海綜合指數再下跌1.5%,失守3000點大關。在外部資金流出時,國內流入股市的資金也減少。3月27日和3月28日國內股市兩市成交額萎縮至不足6,700億元。

  在獲利回吐短暫流出後,外部資金再現大規模流入,3月29日外部資金淨流入達117億元,推動國內股市大幅反彈,上海綜合指數大漲3.2%,創一個月最大單日升幅,並一舉扭轉了近期A股市場的頹勢。3月29日大量的外部資金流入中國股市,這是2016年滬港通和深港通全面啓動以來流入資金第三多的一天,僅次於2018年11月2日及2018年12月3日分別淨流入173.85億元和121.41億元。但3月份外部資金淨流入只有43.56億元。與比1月及2月份流入的資金都超過600億元相比,3月可謂相當失色。投資者還得密切關注與觀察,外部資金是不是正在撤出中國股市?因爲,外部資金流入中國股市是影響股市漲跌的重要因素。

  現在的問題是,國內股市經過一個季度瘋狂上漲,並能夠牛冠全球各市場,這種趨勢能夠持續?因爲,就中國股市來說,能夠一季度上漲三成的年份,除了2006年至2007年大牛市、2009年金融海嘯後的反彈市,以及2015年大時代之外,其他年份都沒有出現。但這幾次都是以慘淡收場。所以,只要未來國內經濟數據配合,全球市場向好,外部資金繼續看好國內股市或外部資金淨流入,國內股市還有可能走出新行情,但是這些條件都沒有出現時,投資者則要謹慎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