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智能手机市场画风突变,小米推出新品牌Redmi,vivo推出新品牌iQOO,华为有荣耀,而OPPO终于也耐不住寂寞,推出了Reno,至此国产机前四大品牌华米OV都是双品牌作战。

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其他几百家手机厂商被刷下去后,华米OV四大头部厂商的竞争反而变的更加激烈,在微博这片公开的社交网络阵地上,几乎每个手机厂商都有“发言人”在或明或暗地互怼打口水战,最开始vivo、OPPO是比较佛系的,并未参战,但现在这两大厂商也逐渐加入口水战当中。

日前,OPPO副总裁沈义人在微博上就“性价比”的问题开始暗怼,他提到称,“性价比是伪命题,我只相信一分钱一分货。”

众所周知,“性价比”这个标签一直是小米的专属,搭载高通最前沿的高端处理器,比如小米9、小米8、小米6等皆是如此,拍照方面小米也是向主流旗舰手机看齐,电池等硬件方面也与主流旗舰手机保持一致,而价格方面,却远远要比其他手机厂商得的多,所以,看起来小米的“性价比”味十足,其他手机厂商想学也学不来,华为用的是自己的处理器,而vivo、OPPO此前一直是用高通中端处理器,价格比小米要高得多,也达不到“性价比”的定位。所以,沈义人怼的显然就是小米了。

不过,小米的反应速度也很快,距离沈义人微博发布不足半个小时,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徐洁云发布消息称,“所谓性价比,是要对比着看的,说的是一分钱至少一分货、十分钱十足十分货,而不是五分钱三分货、十分钱六分货。”

从徐洁云的回复来看,其怼的也是毫不客气,暗自指OPPO“五分钱三分货、十分钱六分货”。OPPO是从去年7月份推出的OPPO Find X才开始用上高通最新的处理器,像之前的OPPO R17 Pro、OPPO R15、OPPO R11、OPPO R9等机型,都不是高通最高端的处理器,而是高通的中端系列。

在徐洁云回复后不久,沈义人也回复称,“出门左转就能买到,难道不是一种成本么?看不见的省了什么你真的知道么?同样一块1080p的amoled屏成本也是可以有差异的知道么?”。

发布完这条消息后,徐洁云并没有再次回应。而沈义人似乎也意兴阑珊,提到称,“算了,没有针对谁的意思,只是针对一种现象。懂的人肯定懂,不懂的人也说不明白。删了 ”然后,果真将前面两条微博给删了,双方也没有再度掐起来。

就双方的消息来看,挑起“性价比”话题的乃是OPPO这边,为什么沈义人会怼这个话题呢?这还是要回到行业本身。

此前,OPPO和小米并不是直接竞争对手,两者的用户群也完全不同,但是随着整个行业的增速下滑后,OPPO也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这种时候两者就会互相渗透,小米开始向2000元以上机型发起攻击,而OPPO则开始往2500以下市场冲击,两者逐渐有了交锋,沈义人的微博也是在2018年才开始注册认证,并且直到2018年末才开始学会手机厂商“互怼的风格。”

两者的竞争在3000元这个点上出现了直接的重叠,小米9售价2999元,这个价位是OPPO的大本营,如果小米得势的话,OPPO就比较惨了。在这个价格区间内,OPPO必须捍卫自己的地位。

而OPPO已经打算推出全新的手机品牌Reno,很有可能这个品牌就是朝着“性价比”去的,也就是跟目前的小米9竞争,既然小米的标签是“性价比”,那么,OPPO肯定不会让小米9在这个价位取得胜利,而唯一的方式就是,采用同样的方式将小米9压下去,vivo就推出了iQOO,跟小米9一样主打“性价比”,售价还比小米9便宜了一块钱。

Reno估计也会直接朝着小米9对标,只要两者硬件配置类似,谁胜谁负还不定呢。

不过,Reno是一个全新的品牌,也需要外界的关注度,而怼小米的话,无疑也会获得关注度和话题度,这种方式虽然不够高雅,但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却能屡试不爽,多家手机厂商都会这个套路。

综上,之所以提到“性价比”,一是新品牌需要,二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关注。

再回到“性价比”这个问题本身,OPPO和小米谁说对了,谁说错了呢?

首先,性价比是不是伪命题?郭静的互联网圈认为,这个问题可以回答是,也可以回答不是,性价比是外界对某个产品的一种综合性考量评价,有些用户关注性价比,有些用户不关注性价比

对于不关注这一点的人来说,当然是伪命题,除了性价比这一因素外,用户可能还会关注外观、颜色、电池以及购买便捷度等因素,比如,用户虽然觉得某款手机不错,但是迟迟抢不到,也是没辙,而此时,某手机却能现货直接购买,用户直接在小区门口就能够直接拿到现货,用户当然会选择后者。

对于性价比超级在意的用户来说,性价比自然是最重要的,否则就是当了“冤大头”,白白花了冤枉钱。

其次,关于“一分钱一分货”。小米提到的是产品本身,而OPPO方面提到的是产品、服务等各个方面。就产品而言,屏幕、电池、摄像头等硬件配置,并不只是单纯的数据能够体现的,比如,同样是后置双摄像头、三摄像头,某家的像素可能会更高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拍照就会比另一款手机好,传感器、图像处理引擎、镜头等因素都有可能影响拍照的质量。所以,单纯从硬件参数即可看出哪款手机性价比高。

而服务方面,则包括很多,比如是否有现货、是否有线下实体店体验、是否有销售员指导使用以及售后服务等都是服务的一部分,而这部分跟产品也是连为一体的,只不过用户不怎么关注而已,有些手机厂商会刻意忽略这个要点,只谈手机。

服务方面自然是有成本的,这个成本+手机硬件成本,才是总的成本,此时所带来的用户体验才是“一分钱一分货”,从这个角度来看,沈义人的说法并没有错。

当然,有的用户对服务需求量并没有那么大,比如iPhone,可能用户从购买iPhone XS、iPhone XS Max起,就从没去过实体零售店,也没感知到其服务究竟如何,这种时候,当然还是要看产品说话,而处理器、摄像头、电池、屏幕等硬件参数的数据,自然就成了其考量的标准。从这一点来看,徐洁云的说法也没问题。

显然,就“性价比”这个问题,OPPO和小米的理解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这种时候谈论谁对谁错就比较难了,而对于用户来说,自然也是各有各的看法。OPPO之所以会和小米怼上,根本问题还是因为双方在抢地盘。OPPO要借着Reno来推出“性价比”高的手机产品目前来看是毫无疑问的,至于市场是否会买单,OPPO是否能借此再上一层楼,仍需时间来验证。

对于用户而言,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性价比”高的手机产品,自然是好事,手机厂商终于开始在同一个阵营内竞争,这种时候,产品品质方面自然不会差。

从售价来看,用户在智能手机上的预算被手机厂商逐渐擡高,但想想售价近万的iPhone,三四千块钱买一部安卓机真不算贵,唯一能慨叹的就是赚的太少,收入上涨速度跟不上手机售价的上涨速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