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1日,上海,近期,一位依靠撿垃圾收廢品爲生,但是酷愛閱讀文學著作的沈姓上海大叔近期成爲網紅,被冠以“流浪大師”的稱號。(視覺中國/圖)

有些人總喜歡大家都一樣,能整齊劃一最好。不能整齊劃一,也不要有半點出格,或者在別人看來不正常的行爲。如果誰做的跟大家不一樣,大家就會有點反應——或者是此前的排斥,把沈巍變成流浪漢,或者是現在的追捧,把他打成明星。

這一陣兒,一個頭發亂糟糟、鬍子老長的流浪漢火了。流浪漢撿破爛沒什麼稀罕。一般來講,在人們眼中,靠撿破爛爲生的流浪漢比乞討的強點,能吸引眼球的很少。這個名叫沈巍的上海流浪漢,之所以火是因爲他愛看書而且“出口成章”,一副很有學問的樣子。髒兮兮的流浪漢形象,手捧《戰國策》含英咀華,兩下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有人拍了視頻傳到網上,於是火了。

沈巍成了網絡世界的賣點,被滿大街追,追上了拍點視頻,就一定有流量。慕名而來者不乏美女和企業,有捐錢的,也送飯的,也有硬闖來的。

只是,從目前的視頻看,沈巍並不喜歡這種狀況。他並不是一個靠撿破爛爲生的人。之所以撿破爛,僅僅是因爲他喜歡,見不得浪費。他原來是公務員,現在病休,但單位依然給他發工資,他的卡里還有十多萬元。換一種活法,完全是可能的。

其實,沈巍是個很隨和的人。雖然並不喜歡審計這個專業,但在父親的要求下,還是讀了,畢業後在徐彙區審計局工作,跟所有小公務員一樣,很正常,也很平常。他也沒想過特別的出格,或者出人頭地。據他自己講,走到今天,僅僅是因爲他工作之餘,喜歡撿單位裏被人丟下、在他看來還有用的東西,趁人不在,還翻垃圾筐。因此,他被單位領導視爲有病,才被病休的。雖然他一直想不明白道理何在,但卻沒有跟領導較勁,問個明白。就這樣稀裏糊塗,等於丟了工作。他自然在家裏也就得不到一個好了,搬出去租房,保持了撿垃圾的習慣。一個不靠撿垃圾爲生的人撿垃圾,正常人似乎都接受不了。於是,他就乾脆流浪了。想不流浪,唯一的辦法就是戒掉自己愛撿垃圾的習慣,看來沈巍做不到。

流浪的日子其實不好過。上海沒有北方那麼冷,但冬天還是挺涼的,更何況夏天還要經受酷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洗澡,不洗頭,就這樣蓬頭垢面地活着,被人驅趕,遭人白眼,一般人估計沒幾個受得了的。但是,沈巍似乎已經習慣了。否則,他只要想改變,完全可以做到。

自願過流浪的生活,同時喜歡看書,不行嗎?不正常嗎?好多人嘴上不說,但心裏多半是覺得還是有哪兒不對。即使尊他爲“大師”的人,心裏大概也不會覺得他跟正常人一樣。

其實,沈巍這樣過已經二十餘年了。他也喜歡跟人交流,特別喜歡跟地鐵裏過往的白領對話,但是始終沒有什麼人理他,能聊幾句就不錯,絕少回頭客。不認識他的人也就罷了,認識他的人(單位的同事、家人、鄰居)這麼多年了,有誰問過,沈巍到底怎麼回事?一個不正常的帽子,自打單位領導和同事給他戴上之後,就沒有摘下來過。現在火成這樣,被成羣結隊地追着拍,其實他的狀況還是不正常。正常,就沒有熱度了。

愛讀書、不忍糟蹋東西,都是好習慣。但是,落到沈巍這裏,卻陰差陽錯變成了這樣,造就了一個流浪漢、一個今日網紅的流浪漢。再火,也就是幾個月的熱度,然後就過去了。只是沈巍自己,欲求過去的平靜已經不可能了。也許,過不了多久,就會有好心人強迫他回到正常生活的軌道上去,就像當年他父親逼着他學審計,單位領導讓他被病休一樣。

如果沈巍說的一切,都是真的,當年他的同事、領導之所以那樣對待他,僅僅是因爲他撿垃圾的行爲跟他公務員身份不符。在他們眼裏,不符就是有點怪異。怪異就是不正常,就是有病。把一個有病、不正常的人從身邊弄走,是我們這個社會很多人都喜歡乾的事兒。就算這個“不正常”的人,其實沒有妨礙誰,更談不上傷害誰,也是一樣。

有些人總喜歡大家都一樣,能整齊劃一最好。不能整齊劃一,也不要有半點出格,或者在別人看來不正常的行爲。如果誰做的跟大家不一樣,大家就會有點反應——或者是此前的排斥,把沈巍變成流浪漢,或者是現在的追捧,把他打成明星。

到底誰不正常,誰有病呢?

(本文僅爲作者觀點,不代表與本報立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