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聯合書單,由全國最具影響力的24家圖書出版單位聯合發佈。我們每月發出一期文藝類新書單,這是第25期。

  設計者:劉婉君

  文藝聯合書單

  在這裏,看見中國最好的文藝書

  (按照書名首字拼音順序排序)

  《T. S. 艾略特傳:不完美的一生》

  [英]林德爾 戈登 著

  許小凡譯

  上海文藝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T.S.艾略特,194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一個比起成爲詩人更想成爲聖徒的人;卻因爲無法成聖,而成了偉大的詩人。他總是言說那些“不被言說的”,在公衆面具保衛之下的孤獨裏過着隱祕的生活。如果不是因爲他是詩人,有探究並定義這種生活的需求,那麼我們將永遠無法瞭解他的生活。

  林德爾 戈登考察了這位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詩人的一生,那遊走於他身上的聖徒與罪人之間的深壑。她將艾略特的生平與作品互參,以理解這位精神的求索者所經受的試煉:他的缺陷與懷疑能讓一切過着不完美人生的我們找到共鳴。

  《鏖戰》

  張新科 著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8年11月出版

  《鏖戰》是一部全面反映淮海戰役的長篇小說力作 ,集中描寫了在毛澤東和黨中央、中央軍委統一領導下,淮海戰役總前委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等我黨高級指揮員運籌帷幄, 60萬大軍以驚濤之勢,圍殲國民黨徐州“剿總”80萬軍隊的恢宏故事。

  本書再現了大歷史的風濤煙雲,既逼真地描繪了兩軍對壘的正面交鋒,又濃墨重彩刻畫了隱蔽戰線的鬥爭,塑造了華野敵工部部長楊雲楓和蔡雲邈、郭廣宇、李婉麗等機智英勇的人物形象,場景宏闊壯觀,情節驚險迷離,懸念迭生;作品還對楊雲林、青山爲代表的支前民工可歌可泣的忘我奉獻留下了形象的記錄,詮釋了人民戰爭的深邃內涵。

  《鮑爾吉·原野散文精選集》

  鮑爾吉·原野 著

  時代文藝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第七屆魯迅文學獎得主、蒙古族作家鮑爾吉·原野散文精選集,共分六冊,分別爲《去加格達奇的火車》《河在河的遠方》《每個人理應讚美一次大地》《從我的夢中打馬走過》《把我們的心地打掃乾淨》《愛情常常發生在河邊》,作者以深情細膩的筆法,生動地描繪了草原自然萬物和家鄉父老,城市的車水馬龍和尋常事務,寫出了一位蒙古族作家對生命和自然的感恩和悲憫,寫出了對天、地及一切自然之物的尊重和愛。

  《春潮漫卷書香永——開放聲中書人書事書信選》

  劉碩良 編注

  灕江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

  改革開放初期,外國文學作品印數動輒數以十萬計,那些具有“異域”情調的文學作品,究竟曾在當時國人的思想解放過程中發揮了多大的作用?

  來自翻譯家、出版人、讀者的788封書信,由出版人劉碩良精心編注,留存了中國文化界一個獨特羣體的集體記憶,一份原生態的思想解放史實證。這些多寫於1980年代的書信,承載着寫信人具體時空下的所思所想,瑣細而又精微。這樣的出版歷史書寫看似粗糲,實則樸真、精緻,妙手偶得地還原了那個空間及其歷史風貌。書中還收錄了135封讀者來信,成爲殊爲難得的1980年代-1990年代閱讀史史料。它們與翻譯家書信合在一書更是珠聯璧合、相映成趣。

  《大波》

  李劼人 著

  四川文藝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

  “大河三部曲”(《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大波》)壓軸鉅製;現代文學史上長久被忽視的“中國左拉”長篇小說代表作。

  本書是根據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中華書局初版整理。原版將作者註釋置於每章末尾,今一律處理爲當頁腳註,並由編者適當增寫了部分新的註釋。老版《大波》以左拉式的自然主義小說筆法,巧妙、智慧地從飲食男女和普通市民階層的生活入手,圍繞黃公館黃瀾生和鹽市口傘鋪老闆傅隆盛兩大線索,連接起廟堂與江湖的各個層面,以繁複線索上的事件和人物活動來展現波瀾壯闊的四川保路運動,以各階層人物的視角來客觀展現、審視這場革命風潮的本質。

  《大唐風俗志》

  焦響樂 美音 著

  清華大學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

  《大唐風俗志》精緻禮盒精選套裝以精美的立體畫冊和美妙的圖文繪本和雅緻長卷向大家介紹大唐的風俗節日,人民的衣食住行,通過Q版可愛的人物,和經典古畫的再現,以活潑生動,有趣新穎的形式再現盛世大唐,是不可多得的全年齡向歷史科普入門繪本。

  本書用更多元化的形式去豐富立體文字內容,形象展示繪本信息,鼓勵讀者參與其中,交互體驗,在充滿趣味和輕鬆的氣氛中穿越體驗盛世大唐。

  《獨角獸》

  龐貝 著

  花城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蒸汽機的發明開啓了人類工業革命,人工智能又將會爲人類帶來怎樣的前景?茅盾文學獎決選入圍作品《無盡藏》作者龐貝最新力作《獨角獸》,是一部具有科幻色彩的現實題材小說,其主人公故事基於原型人物的《悲慘世界》式真實經歷。

  中國南方某城,蒙冤入獄的雲芯公司前董事長艾軻因改進測謊技術而提前獲釋。艾軻博士是普林斯頓畢業的頂級生物傳感專家,仰賴他的腦電傳感技術,雲芯公司有望快速成爲機器人行業的獨角獸企業。Unicorn腦電傳感技術本是艾軻原創,如今卻被國外某公司竊密並反告侵權。艾軻爲公司面臨的這場跨國知識產權官司還原實驗證據,而這場實驗引發了以艾軻失蹤女友爲原型的機器人的“自主行動”……

  《額田女王》

  [日]井上靖 著

  陸求實 譯

  浙江文藝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額田女王》是二十世紀日本文壇巨匠、芥川獎得主井上靖繼以八世紀大唐宮廷生活爲背景的《楊貴妃》之後,創作的一部以七世紀日本宮廷爲舞臺、以日本傳奇貴族女性爲主角的長篇歷史小說,講述萬中無一的宮廷歌人、動盪年代中傾國美人的傳奇一生。

  日本最早的詩歌總集《萬葉集》中有一位才華橫溢、美豔絕倫的和歌女作者,她就是額田女王,這部小說主人公的原型。這位貴族女性不僅留下了文學價值極高的十二首和歌,而且先後與大和朝廷的兩位皇子有過曲折感人的戀情,兩位皇子後來也都成了日本歷史上有名的銳意進取的天皇。額田女王的人生經歷如同生活時代略晚於她的大唐的楊貴妃一樣,引發後世之人無窮的遐想。這部小說系首次翻譯引進並在中文世界出版。

  《河流記:大地倫理與河流美學》

  李漢榮 著

  百花文藝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李漢榮先生是對語文教育影響深遠的作家,第十七屆百花文學獎獲得者,其作品九十餘次入選教材教輔。

  上善之水,是李漢榮先生詩文寫作極爲重要的母題性觀照。在寫作生涯中,李漢榮不斷地發現與反覆地印證着河流廣闊而豐饒的美學象徵意義——時光、家園、人的到來和離去、生命的源頭與彼岸。

  何謂河流的道路?何謂河流的道理?何謂河流的道德?

  何爲人類的純真?何爲大地的良善?何爲天宇的瑰美?

  以詩心與思想砥礪而成,《河流記:大地倫理與河流美學》,處處熠熠閃爍着作家叩問求索的智慧霽光。

  《滅籍記》

  範小青 著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

  《滅籍記》講述了主人公吳正好尋找祖輩,最終引出一段特殊的歷史以及葉蘭鄉、鄭見桃、鄭永梅等一系列人物在這段歷史中的離奇境遇。主人公吳正好是一個“假子真孫”,因爲一紙祖屋契約的意外出現,無形中改變了他的命運。他踏上了尋找父親的親生父母鄭見橋和葉蘭鄉的道路,一步步找尋線索接近真相,又一步步線索斷裂一無所獲。由於檔案的意外丟失,鄭見桃丟失了自己的身份,她不得不盜用各種別人的“身份”,才能卑微艱難地生存下來,更由於嫂子葉蘭鄉的檢舉揭發,而無奈背井離鄉。直到葉蘭鄉臨死前,鄭見桃才得以頂替其公職人員的身份,成爲了“葉蘭鄉”。在找尋祖輩與身份的過程中,吳正好與“葉蘭鄉”相遇,他得以窺見到這個家族中許多難爲外人言說的隱祕心事。誰是假子真孫?誰是葉蘭鄉?誰又是我的祖父祖母?吳正好陷入到錯綜複雜的迷局之中……

  《皮》

  [意]庫爾齊奧·馬拉巴特 著

  魏怡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

  庫爾齊奧 馬拉巴特是意大利著名劇作家、記者、外交官,因其代表作《完蛋》(1944)、《皮》(1949)等獲得國際聲譽。

  《皮》出版於1949年,1981年被改編爲同名電影。小說以二戰時期盟軍在意大利西西里登陸,解放意大利爲背景,記述了主人公作爲盟軍聯絡官在那不勒斯的所見所聞,刻畫了一幅幅戰爭背景下的意大利平民、美軍軍官、歐洲上流社會貴族的生動畫卷,凸顯了人性的多面,展現了戰後歐洲的精神狀態。

  《且在人間》

  餘秀華著

  湖南文藝出版社2019年2月出版

  詩人餘秀華首部中篇小說作品集,一部表現殘疾女人情感狀態和苦難生存狀態的作品。

  本書以餘秀華爲生活原型,講述一個殘疾女人悲苦倔強,向死而生的故事:女主人公周玉生活在鄉村,患有“腦癱”,她幾乎被所有人漠視,甚至被整個社會拋棄,但是她渴望被當成一個普通的健康人,而不是帶着憐憫或不屑,她只要求平等。愛情的缺失,家庭的不幸,生活的種種際遇讓周玉用詩歌的方式把情感抒發出來,最終她用詩歌創作出了一個文學的世界,得到了人們的認可。

  作者用平靜的筆調書寫殘疾人的底層生活,將堆積在心底的黑暗與愛化作成長的養分,達到了一種真實而達觀、勇敢而平靜的生命境界。

  《塞林格全集》

  【美國】J.D.塞林格 著

  孫仲旭 丁駿 譯

  譯林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

  年輕時,沒讀過他的“麥田”,是一生的遺憾;他的書,如果只讀過“麥田”,那是更大的遺憾。

  “麥田裏的守望者”塞林格全集中文版首次整體面世,涵蓋塞林格基金會授權的全部作品。譯者與基金會攜手修訂譯文,逐字逐句,呈現塞林格原汁原味。遵照作者遺願,極簡裝幀,迴歸語言和作品本身。

  《生活是甜蜜》

  李維菁 著

  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臺北書展文學大獎《我是許涼涼》作者、“少女學”掌門人李維菁,詩意書寫都市女性的慾望與孤獨、人際關係的疏離與無依。

  徐錦文,一個渴望仰望藝術世界的女子,兩手空空闖進藝術圈,光靠飛蛾撲火的激情衝向幻象之光。而她不是創作者,想獻身給藝術之光,卻無路可去,於是獻身給藝術的代理人,繞路而行。

  錦文在那個圈子的生態鏈中位居弱者,內心充斥自覺位階低一層的憤憤,時間久了,她也學會了用品位的勢利來打人耳光。而愛情的憧憬好似淡紅色流質,在她身邊流淌。她私心幻想的還是被愛情拯救、受豢養的美麗女人。

  這樣的女人,沒有一世榮華,也不會萬古流芳。但,棄鬼之身也得活完一遭。

  《生命之殿》

  [英]但丁·羅塞蒂 著

  葉麗賢 譯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但丁·羅塞蒂的十四行組詩《生命之殿》共有102首(含開篇),創作於1847年到1881年之間,代表了英國維多利亞時期十四行詩藝術的最高成就,也是這個時期英國詩壇上的一部扛鼎之作。

  《生命之殿》充滿了詩人關於時間、愛情和人生的感官印象,這一系列詩歌直接滋養了十九世紀八九十年代英國的唯美主義和頹廢派創作。全書中英文對照,譯者對原詩作了詳細的註釋,方便讀者理解和深度閱讀。

  《太陽升起》

  彭荊風 著

  作家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

  這部小說構思了60多年,寫作了7年,6次修改。小說通過西盟佤族大頭人窩朗牛一家在解放前的遭遇到解放後的生活,描寫了佤族人怎樣從原始部落末期進入新社會的艱難曲折過程。這一過程見證了雲南民族團結進步的偉大歷史。

  65年前的1952年冬,彭荊風作爲人民解放軍先頭部隊的成員,進軍西盟佤山,在那裏剿匪戰鬥並開闢民族工作。他一手握槍,一手拿筆經歷了1000多個日日夜夜。他是解放後第一個走進佤族部落的作家。親歷見證了佤山從原始部落後期步入新時代,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透過這部作品,能感受到佤族人奇異的風俗、異彩的佤山風情,更加突出了西盟佤山日新月異的新變化、新氣象。這部作品不僅展現了西盟佤山的和平解放還是一部開啓了區域民族發展的新篇章,更爲世界提供了堅持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樣本。

  小說分爲十一個章節,敘述上世紀50年代雲南西盟佤族部落社會變革中佤族人經歷的痛苦與歡樂。從而形成一部既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又具有歷史性,故事性,感人的長篇小說。

  《我可以觸摸的事物:史蒂文斯詩文錄》

  [美]華萊士·史蒂文斯 著

  馬永波 譯

  商務印書館·成都分館2018年8月出版

  美國普利策詩歌獎得主史蒂文斯最全面的詩文集,當代著名詩人、翻譯家馬永波精心譯作。

  本書是國內迄今關於華萊士 史蒂文斯的最爲全面的詩文集。本書由詩歌、文論、隨筆、筆記、日記與書信五部分,以及作者年表組成。第一輯“詩歌”富於形而上的思考,力求以審美代替信仰缺失留下的巨大空白。第二輯“文論”犀利深刻,且充滿詩人天然的敏感性,往往於不經意處透出智慧的洞見。第三輯“隨筆”包括作者答媒體問和受獎詞等來自第一歷史現場的資料,闡釋了關於“現代性”等重要詩學問題的觀點。第四輯“筆記”是藝術性極強的一個部分,作者綺麗宏大的想象世界在這一輯中得以淋漓盡致的體現。第五輯“書信”則主要收錄了作者寫給妻子艾爾西和卡洛斯 威廉斯等詩人的重要信件,給讀者提供了另一條瞭解史蒂文斯的途徑。

  《徐迅散文年編》

  徐迅 著

  安徽文藝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徐迅散文年編》包括《雪原無邊》《皖河散記》《鮮亮的雨》《秋山響水》四卷,以創作時間爲序,將作者三十多年來的散文作品結集出版。作者秉持着鄉野之風,將對故鄉山水草木的深情傾注於筆端,抒寫了對父老鄉親的親情,其中深深浸透着人性的疼痛、隱忍和希冀。作品深刻體現了農耕文明向現代文明轉換過程中的陣痛,表達了作者匍匐大地的寫作姿態和回望鄉土的精神原初。文字溫和質樸,圓融靈動,極具散文的大氣和唯美。

  《一級控告》

  憐心 著

  北方文藝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本書是北方文藝與網易雲閱讀聯合推出的知名網絡作家憐心的最新小說,講述了發生在A市的“天價彩禮”“明星離婚”“幼兒園虐童”三起備受關注的案件。

  A市發生一起因“天價彩禮”弒父殺母的案件。控辯雙方因此案展開交鋒。開庭前,作爲被告人未婚妻的唯一證人鄧佳慧,突然翻證改口供,從力證未婚夫蔡文星失手殺父母,到指證蔡文星故意殺人。檢察官李星妍在法庭上根據已有證據控告蔡文星故意殺人。結果庭審時,證人鄧佳慧證詞被推翻。辯護律師以死者屍檢報告中,疑似有農藥百草枯爲由,向法庭申請再次屍檢。虛假陳述的被告人,動機不明的關鍵證人,以“流氓手段”幫被告人脫罪的辯護律師,以及接二連三出現的新證人,讓此案漸漸錯綜複雜。本書借李星妍的人物形象高度讚揚了當代檢察官運用法律武器,不懼艱難險阻尋求真相和公平正義的故事。

  《應物兄》

  李洱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

  一部《應物兄》,李洱整整寫了十三年。李洱借鑑經史子集的敘述方式,記敘了形形色色的當代人,尤其是知識者的言談和舉止。所有人,我們的父兄和姐妹,他們的命運都圍繞着主人公應物兄的生活而呈現。應物兄身上也由此積聚了那麼多的灰塵和光芒,那麼多的失敗和希望。

  本書各篇章擷取首句的二三字作爲標題,爾後或敘或議、或贊或諷,或歌或哭,從容自若地展開。各篇章之間又互相勾連,不斷被重新組合,產生出更加多樣化的形式與意義。它植根於傳統,實現的卻是新的詩學建構。小說最終構成了一幅浩瀚的時代星圖,日月之行出於其中,星漢燦爛出於其裏。我們每個人,都會在本書中發現自己。新的觀察世界的方式,新的文學建構方式,新的文學道德,由此誕生。對於漢語長篇小說藝術而言,《應物兄》已經悄然挪動了中國當代文學地圖的座標。

  《願白鹿長駐此原》

  陳忠實 著

  河南文藝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著名作家陳忠實以一部可以作枕的長篇小說《白鹿原》而享譽文壇。《白鹿原》出版至今十多年仍暢銷不衰,成爲經典名著。

  本書所選篇章即圍繞着《白鹿原》寫作與出版前後,作家所經歷的一切,主要以創作手記(十餘萬字)爲主,披露了《白鹿原》一書背後鮮爲人知的故事,揭示了作家創作《白鹿原》前後長達六年的心路歷程,成爲解讀《白鹿原》不可或缺的重要文本。其他四篇,因在“手記”中涉及而選取。可以說,《白鹿原》的前世今生盡在此書中。本書由陳忠實的女兒授權並編選。此爲“小說家的散文”叢書之一。

  《擲地有聲——脫貧攻堅山西故事》

  魯順民 楊遙 陳克海 著

  北嶽文藝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

  本書是一部報告文學作品,聚焦新一輪的扶貧開發,着重描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這一脫貧攻堅的基本方略。三位作者歷時兩個月,走遍山西省五十八個重點扶貧開發縣的二十一個縣份,對山西省省天鎮、廣靈、寧武、靜樂等十個深度貧困縣進行了深度採訪,造訪扶貧幹部近百人,入戶座談七十餘戶。整體作品採用全景式並列式的敘事方式,敘述生動、飽含深情,真實而有深度,真摯而有溫度,是一部具有相當分量又具正能量的好作品。

  “中國往事”三部曲

  趙柏田 著

  長江文藝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中國往事”是趙柏田以現代性轉型視角重述中國近現代史的系列作品,共三卷四冊,分別爲:《民初氣象:變亂之年的暴力、陰謀與愛情》,《月照青苔:20世紀南方文人生活小史》,《槍炮與貨幣:民國金融家沉浮錄》(全2冊)。

  本系列是作者積十年之功,致力於在公共遺忘處書寫一個國家的記憶,對中國近現代經濟、文化和革命主題進行的一次全方位非虛構寫作,講述那個變化年代裏最優秀的靈魂的故事——革命者、政治家、知識分子、學者、商人、江湖、草根和勞工階級的故事。

  《中國新時期作家研究資料彙編》(全六冊)

  吳義勤主編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中國新時期作家研究資料彙編叢書》立足於以作家爲綱,權威性選編和全方位整理新時期代表作家的有關研究文獻,研究跨越時間長,觸角廣泛細緻,最大程度地將研究範圍覆蓋到這些作家的所有重要作品,從而全面梳理和剖析作家的創作脈絡。《中國新時期作家研究資料彙編叢書》在爲讀者和研究者提供在資料查找和檢索便利的同時,也對新時期以來最優秀、最重要的作家進行一次檢閱巡禮。

  本期書單,由以下24家出版單位聯合發佈(按照首字筆畫順序排序):

  人民文學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北方文藝出版社、北嶽文藝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四川文藝出版社、百花文藝出版社、百花洲文藝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安徽文藝出版社、花城出版社、時代文藝出版社、作家出版社、譯林出版社、河南文藝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商務印書館·成都分館、湖南文藝出版社、灕江出版社。

  聯合推廣媒體:澎湃新聞·翻書黨欄目(每月10日發佈)

  聯合推廣書店:魯迅書店(北京阜成門內大街魯迅博物館內)

  本期值班編輯:河南文藝出版社 小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