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大热的ATOM上网本,里边都有啥

来自专栏威仔聊数码5 人赞了文章

大家好,我是很皮的临时工威仔。今天给大家带来一台远古上网本的介绍。

1.(序)

拍摄间里,柜子上,有这么一台神奇的电脑,微星U123。发布于2009年,一台9年前的上网本。

重量只有1080g,这在当时的标准键盘笔记本电脑中算得上羽量级了。

蓝牙,3.5G HSDPA连接,长电池续航,是不是很熟悉,如今的骁龙笔记本电脑便是如此,移动上网办公工具,这就是十年前上网本的定位。

预装了正版windows XP家庭版,采用了ATOM N280处理器。

型号是U123,微星的第一台上网本应该是叫U100,这算是第二代,电源适配器是20V2A,在现在已经够一台低压CPU不带独显的电脑使用了,不得不感叹科技的发展。

电池是11.1V 2200mah,也就是3节3.7V 2200mah的18650串联而成,还有6芯版本,续航更长。电池上还很贴心的标注了11.1V*2.2Ah=25wh<100wh,超过100wh的锂电池是不能直接带上飞机的。

小小的机身里,放下了3个标准尺寸USB 2.0,耳机麦克风插孔,SD读卡器,网线口,还有一个古老的VGA介面。依稀记得,上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就是用上网本的VGA介面接上投影仪,放PPT给我们讲课的。HDMI?以当时的上网本性能,输出1080P简直是天方夜谭。

2.关于ATOM

2007年11月,华硕的Eee PC创造了一个名叫「上网本」的新名词,开创廉价笔记本先河。当时,用的是频率只有900MHZ的赛扬M处理器。

2008年3月,Intel顺势发布了新的低功耗处理器家族,命名为Atom。英特尔Atom处理器是英特尔历史上体积最小和功耗最小的处理器。Atom基于新的微处理架构,专门为小型设备设计,旨在降低产品功耗,同时也保持了同酷睿2双核指令集的兼容,产品还支持多线程处理。Atom处理器采用顺序执行设计,这样做减少了晶体管的数量,但是却导致性能严重下降。当然,制程提升后,Intel意识到了,所以在末期的ATOM加入了乱序执行,这里篇幅所限,先不展开了。

U123使用了ATOM N280 1.66GHZ处理器,就是如今死透了的ATOM处理器的第二款产品。还是与之前一样的微架构,同N270相比主频提升了0.06GHZ,FSB从533MHZ提高到667MHZ,TDP与L2 cache保持一致。

北桥采用了945GSE【集显GMA950 133MHZ】TDP为6W ,南桥是ICH7M,TDP为3.3 W

南桥北桥?当时的CPU,与现在不同。CPU通过前端汇流排与北桥通信,北桥负责内存,PCI-E通信,南桥再与北桥通信。南桥负责储存设备以及网卡音效卡。而现在的低压CPU已经把这些东西与CPU集成到一个封装里了,提高了效率,缩小了体积。

而从当时的情况来说,还没法做到这一步,只能分开放置。第二代产品才把北桥整合进了CPU。而后ATOM系列还被放进了手机,放进了平板,推出了电视棒,但是却因为wintel组合的天生劣势,被能效比更加优秀的ARM架构处理器挤出了市场。

ATOM产品线如今已被Intel放弃,其架构被现在的低功耗奔腾与赛扬继承,现在的产品线里已经无法看到,末代产品现在还能看到有「寨板」搭载著名「补贴U」ATOM Z8300,我手里也有一台,那是ATOM最后的疯狂了,暂且不提。

3.拆解

拆解很简单,取下电池,拧下底面的所有螺丝,从缝隙打开一个口子,就能把后盖取下了。

硕大的2.5寸硬碟占据了主板四分之一的空间。

散热采用均热板加风扇通风的方式,没有使用散热鳍片。这个散热方式是不是很像MATEBOOK X PRO?

北桥晶元的封装比CPU还大。

风扇规格,5V0.35A,快顶上CPU的功耗了

内存颗粒来自NANYA,DDR2 频率无法查询,单颗容量32Mb*16,双面共8颗颗粒,容量64MB*8=512MB

电脑右上角的屏线,还是这种形式,我想起了我的单片机...

半高的MINI-PCIE网卡,来自Atheros,型号是AR9281,当年的网卡大厂,如今已被高通收购,速率300M,1*2 MIMO,不对称的方式不仅节约了成本还没有过分影响性能。

左边有一个SIM卡插槽,预留了天线,却没有装上3G网卡,看来是个选装件

左下角略显凌乱,最左边两个银灰色的方形是磁铁,用于屏幕的闭合,左下角是扬声器,居然连音腔都没有,再往右是蓝牙模块,当时的网卡还没有集成蓝牙功能,为了信号强度在PCB天线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个天线。最后就是触控板了,来自Synapitcs?

右侧就只有扬声器与磁铁了

蓝牙模块是来自英国CSR的41B143,支持蓝牙2.0

取下配件以后的主板,以当时的技术,集成度不算低,基本都是被拓展插槽所占据

CPU与北桥晶元,这体积差距

N280/1.66GHZ/512KB L2缓存/前端汇流排667MHZ

当年的南桥就就是这么丑。。

从左往右依次是,小螃蟹的ALC888S音效卡,支持杜比音效,APA2057A功放晶元

RTL8102E百兆有线网卡,网口的隔离变压器

另一半就是读卡器的控制晶元了。

没有全家福,我害怕这古老的电脑经不起大拆,毕竟这要是个人该都上小学三四年级了。

开机评测?不存在的,这台电脑由于未知原因按下电源键只有指示灯亮起,屏幕无显示,无法开机,我也不打算进行修复,就让它安静的做一个摆设把。

4.总结

从乔布斯拿出iPad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ATOM的失败。Windows下糟糕的性能,安卓下糟糕的功耗表现,后期为兼容win与安卓双系统,增加了的晶体管引起多余发热。末代提升了显卡性能,却没有考虑TDP与内存带宽的不足,总让我觉得ATOM团队智商不在线。ATOM定位嵌入式设备,应该更多的注重CPU和视频解码性能,而不是在3D性能上做无谓的提升。

如今的ATOM,变成了银牌奔腾与赛扬,延续至他的生命。希望Intel能停止挤牙膏行为,早日赶上高通,为我们带来更高性能更低价格的产品。

BILIBILI:很皮的威仔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