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天干氣躁,不僅大人容易上火,小孩子也會出現各種上火的症狀。

  比如,入春後,童童發現幼兒園小朋友偶有“流鼻血”的現象。

  寶寶流鼻血怎麼辦

  流鼻血,大多是上火引起的鼻粘膜乾燥,導致粘膜內小血管破裂。(若是其他原因則另當別論)

  防治辦法:家長要及時糾正孩子“摳鼻孔”的壞習慣。

  室內可放一盆水或加溼器,緩解空氣乾燥;

  也可用芝麻油塗抹鼻腔前庭部位,或用生理鹽水滴鼻劑來防止鼻腔黏膜乾燥。

  護理誤區:孩子流鼻血時,有的媽媽會按照傳統做法,讓孩子的頭向後仰,或者用粉筆、衛生紙塞住,這樣的方法是錯誤的!

  這樣做很容易使孩子吞入鼻血或被嗆到,取出堵塞物時會造成再次流血。

  正確做法:讓孩子正常直立,頭微微前傾朝下,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兩側及上面的軟組織處約5-10分鐘後,血止住後慢慢鬆開手。

  切記,不要讓孩子做激烈運動,或把鼻腔裏凝結的血塊挖掉,以免再次流血。

  孩子上火的症狀不一,今天童童就爲寶媽們分享一些去火氣的偏方和護理方法,速速收藏起來吧!

  寶寶上火症狀

  如果孩子有以下明顯症狀,家長就要考慮寶寶是否上火了?

  皮膚乾燥:寶寶肌膚嬌嫩,春天的乾燥空氣讓寶寶皮膚變得乾澀,甚至發生皸裂。

  眼屎增多:寶寶眼內分泌物增多,尤其是起牀時有眼屎,過多時會粘住眼瞼。

  口舌生瘡:寶寶上火後,大都會出現口角糜爛、乾裂、嘴脣起皰疹、口腔黏膜及舌頭潰瘍等症狀。

  腹瀉:寶寶的消化系統比較脆弱,一旦上火就容易發生肚子脹滿不適、腹痛、腹瀉、大便酸臭、肛門發紅等症狀。

  大便乾結:有的寶寶上火後會引起便祕,排便時因肛門受乾結糞便刺激,出現疼痛而哭鬧。

  敗火偏方

  早春時節,氣候變化無常,如果寶寶上火了,家長可以對症處理。

  上火便祕:從虎口推向食指端,爲瀉大腸,也稱爲“清大腸”。可酌情做100~300次。

  咽喉腫痛:用嫩絲瓜搗爛後擠汁,頻頻含漱;或用醋加水漱口可減輕疼痛。

  口乾舌燥:用百合、杏仁和粳米同煮,出鍋前加入梨丁、枇杷丁,再拌入少許蜂蜜服用。

  臉上長痘:將芹菜、西紅柿、雪梨、檸檬洗淨後榨汁,每日飲用1次。

  口中有味:用藿香15克洗淨,加水煎5分鐘,棄渣取汁,再將粳米50克煮成粥後,加入藿香汁食用。

  上火後護理

  1.綠豆湯

  很多有經驗的媽媽,在春夏季會給孩子煮些綠豆湯或綠豆稀飯飲用。

  綠豆性寒味甘,能清熱解毒,對脾氣暴躁、心煩意亂的寶寶最爲適宜。

  2.勤補水

  媽媽要培養寶寶喝白開水的習慣,補充寶寶體內所需的水分,同時也是在清理腸道,排除廢物噢~

  如果寶寶不愛喝白開水,可以加少量白糖或者是果汁類的東西來調節口味。

  3.充足睡眠

  睡眠不夠或是睡眠質量不好,也會引起上火。所以,要保證寶寶有足夠的睡眠,規律作息,勞逸結合。

  4.保持好心情

  無論在家裏還是幼兒園,平時要多注意室內的環境清新,讓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