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世界上最美的徒步路線,沒有之一

來自專欄小艾在第三極26 人贊了文章

對於所有愛山的人來說,尼泊爾是一個永遠繞不開的名字。

它坐擁著全世界14座海拔8000級獨立雪峰中的8座,且催生了被譽為一條「徒步者天堂」的線路——EBC。世界唯一的雪峰天堂毫不誇張地說,徒步EBC不是觸摸天堂,而是實實在在地置身「雪峰的天堂」。沿途可看到的雪峰數量用兩隻手都數不完——

小Chhukhung-Ri東西北方向的雪山合集(可保存圖片放大看,基本能查到資料的山峰都標註了名字)。攝影:小艾

  • 4座8000級雪峰:珠穆朗瑪峰(8848米,世界第一)、洛子峰 (8516米,世界第四)、馬卡魯峰(8463m米,世界第五)、卓奧友峰(8201米, 世界第六);
  • 數座6500米級以上,峰型絕美的雪山:包括格重康峰(7952米,世界第15) 、努子峰(7879米,世界19),昆比拉峰(5761米),阿瑪達布拉姆峰(6856米)等。

此外,5500米以上的雪山更是數不甚數,且與徒步ABC路線更多地只能遠望雪山不同,行走EBC可與這些雪山、冰川近距離,甚至零距離接觸。

攝影:小艾

Ama Dablam——世界上最美麗的雪山之一,被稱為「母親的項鏈」,所有徒步過珠峰區的驢友無一不承認它是喜馬拉雅山脈的明珠。這也是我至今為止見過最漂亮的雪山,身姿優美挺拔,在一眾平緩的山峰中獨佔鰲頭。

拍攝:像支槍

日出前的Ama——與周邊山峰對比尤顯清冽,氣質卓越如超模,讓人心生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敬畏之心。

拍攝:像支槍

喜馬拉雅雪山群——九月底過了雨季,大多數都是晴天,沿途皆可欣賞到滿天繁星。

星空籠罩著喜馬拉雅巨大的雪山群

一個孤獨的人行走在世界屋脊,

他既不追尋生命,也不逃避生活,

他只是向上攀登,腳下是窮崖絕谷,而頭頂是浩瀚星海。

拍攝:像支槍

煯煯流螢火,垂垂飲倒虹。

行雲吞皎月,飛電掃長空。

目之所及,就像第三極另一種無垠的浩渺海洋。

拍攝:阿飄

昆布冰川——珠峰南坡大本營的昆布冰川,徒步了一天後下午到達BC的時候開始飄起了雪花,下到冰川的時候已經下起大雪,冰川冰塔林立,白雪覆蓋下幽藍色的冰塔融化形成冰河,雖然寒冷,卻有種難以名狀的浪漫感。

停機場,來來往往的小飛機每天50來架,如之前有滯留的話多的時候有一百多架,航班起飛間隔時間快的時候僅有幾分鐘。攝影:小艾

世界上最危險的機場——盧卡拉機場,海拔2845米,斜坡跑道寬30米,長527米,不到國際機場5500米標準長度的十分之一,一邊是懸崖,另一邊連著喜馬拉雅山脈,為紀念首登珠峰的希拉里和協作丹增所建。

拍攝:小艾

日照金光——在Gokyo四點起來上Gokyo-Ri,為了趕在日出前上到觀景台看日照金山,一路走一路看著雲層愈漸密布,打消看日照金山的念頭後慢慢走,到一半的時候陽光一下子就從珠峰的方向出來,天空瞬間就布滿了耀眼的金光。

拍攝:小艾

美到語塞的高山湖泊——見過不少高山湖泊,早有預期gokyo的美麗,但在走上Gokyo-Ri的路上看見Gokyo湖的時候,還是被它的美麗震驚到說不出話來。 天氣沒有大晴而是在陰天和藍天之間徘徊,雲快速遊走卻飄落著雪花,湖面平靜如明鏡倒映著漂流的雲,不同於藏區蔚藍的湖泊,這裡的水面呈現出一種非常誘人的孔雀綠。

拍攝:小艾

直升機飛越Ama Dablam—— 直升機救援是EBC線路上見到的常態,如有人高反嚴重或者發生其他意外,呼叫救援後直升機會很快抵達,尼泊爾作為徒步者天堂,已經形成了非常成熟的產業鏈。

拍攝:像支槍

旗雲——偏執的覺得雪山在雨過天晴後更美, 流雲飛盪,雲霧繚繞,忍不住想化成一粒雪一縷風一絲雲去親近它。

線路介紹

EBC的線路靈活,可以根據不同的時間來確定走的線路,短則十來天,多則兩三周。此外,也有不少人選擇順時針徒步大環線,外加攀登難度不高的島峰(海拔6189米,攀登季節9-11月)。

簡易線路圖

紅點標註為住宿點,紅線為三條溝與一個埡口的穿越線,兩條紅色的地段表示需要走回頭路;綠色點為另外兩個沒有翻的Kongma la和Renjo埡口,綠色線為翻越這兩個埡口的線路。另,主要的山峰和冰川在地圖中都可看到。

經典徒步線路包含了Gokyo、Chhukhung、EBC三條線路, 其中分別有三個埡口和三個觀景台(另稱三條溝)。

Cho La另一側的景色。攝影:小艾

三個觀景台(按逆時針徒步先後排列)——

  • Chhukung Ri(海拔5550米):Chukhung-Ri上看到的風景,一字排開有Ama、Kongde Ri、Cho Polu、Island peak、 Makalu、 Baruntse、Chamlang等大小山,Chukhung除了可以上Chhukhung-Ri之外,還可以往島峰大本營方向走,約2小時可以看見一個大湖和一個小湖,非常漂亮。
  • Kala Patthar(海拔5600米):著名的珠峰觀景點,面對珠峰南面和努子峰,還可以完整看到巨大的Khumbu冰川。
  • Gokyo Ri(海拔5360米):算整個線路中最好的一個觀景台,可以完全看到珠峰、洛子峰、馬卡魯、卓奧友(世界排名分別為1、4、5、6),而且這個方向遠眺珠峰被擋的最少。另,還可以看到第一到第三湖青綠的湖水。

俯瞰Kala Pattar氣吞山河的雲海。攝影:王宇鵬

三個埡口(按逆時針徒步先後排列)——

  • Kongma La Pass (海拔5535米):連接Chhukhung和EBC線的另一條埡口線,是3大埡口裡難度最高,危險度最大的一個,線路上既要穿過昆布冰川,又要上下比Chola更加險峻的懸崖陡坡到達5535米的埡口頂端。這條埡口線路連接的是Lobuche和Bibre(進而通往Dingboche或者Chhukhung)。
  • Cho la pass(海拔5330米):5330m,這個埡口較有難度並有一定危險性的,和天氣有很大關係,在大雪後比較危險,如果下雪則需要雪套、冰爪、登山杖,就算是其他季節天晴時埡口上面也終年覆蓋的冰雪,兩端上下埡口的路亂石林立十分陡峭,並伴有落石的風險。特別是雨雪過後岩石上會覆滿新冰新雪,非常濕滑危險。
  • Renjo Pass(連接Gokyo和南池的另一條埡口線,海拔5340米):路況難度在3個著名埡口裡是最容易的,走的人也是僅次於Chola Pass。埡口上的風景非常不錯,很多人選擇走這裡從Gokyo往(來)南池市場,代替沿著山谷風景遜色一些的常規線路。

經典路線

最受各地山友偏愛的線路為「常規大環線+三個觀景台+1個埡口」,詳細信息如下:

時間安排——此行程如果想比較輕鬆的話,建議安排13-15天時間。需特別注意:秋冬季至少預留兩天以免因加德滿都往返盧卡拉天氣不好滯留,雨季的滯留時間可能長達一周。
  • 第一天:加德滿都-Lukla盧卡拉(2840米)-Monjo(2840米,4小時,海拔有下降)-Namche Bazaar南池市場(3440米),全程約6小時,上升800米;
  • 第二天:Namche Bazaar—Tengpoch(3860米),全程約5小時,上升1000米;
  • 第三天:Tengpoch-Dingboche(4410米) ,全程約4小時,上升800米;
  • 第四天:Dingboche-Chhukhung(4730米) ,全程約2小時,上升300米;
  • 第五天:Chhukhung-Chhukhung-ri(5550米)-chhukhung-Dingboche,全程約6小時,上下820米;
  • 第六天:Dingboche-Lhobuche(4910米)-Gorak Shep(5140米)-EBC(珠峰大本營,5364米)-Gorak Shep,全程約8小時,上升1000米;
  • 第七天:Gorak Shep-Kala Pattar(5600米)-Lobuche-Dzonglha宗那(4830),全程約8小時,爬升800米;
  • 第八天:Dzonglha-Cho la埡口(5330米)-Thagnak 塘那(4700米),全程約5小時,上升700米。另,當天部分山友會選擇走完上述線路後繼續下列行程:Thagnak-Ngozumpa冰川-Gokyo4790米)-Gokyo(4790米),耗時約5小時;
  • 第九天:Gokyo-Gokyo-Ri(5360米)-第四湖(4900米)-第五湖(4990米)-Gokyo(4790米),全程約8小時,上升500米;
  • 第十天:Gokyo(4790米)-Namche Bazaar(3440米),全程約8小時;
  • 第十一天:Namche Bazaar(3440米)-Lukla(2850米),全程約6小時。

營地——全程均無需紮營(如果需要前往Ama或者島峰大本營的例外),路上和目的地均有吃飯住宿的地方,所以可以省去帶路餐或者自己做飯,住宿均為標間,洗手間公用,無免費熱水。

另外提醒住宿的地方有被子提供,為了避免不衛生,自己可以帶一個睡袋,然後加蓋客棧的被子。以10月份為例,帶400-700睡袋基本夠用了。

飲食——一路上均有餐廳,按照規矩基本是早飯和晚飯是在哪住宿就在哪吃,因為住宿折算人民幣只有一二十塊,主要是靠吃飯賺錢,背夫隨客,飲食免費。午飯如果想吃的話可以在沿途的餐廳吃,也可自己帶路餐,如果不想在餐廳吃的話出於道德責任最好分一份食物給背夫,因為如果你不吃的話,很有可能背夫就沒地方吃飯。

水源——住宿點均可買熱水,海拔越高越貴,最貴的可能一壺水需要七八十塊,如果需要節省這部分費用的話可以自己帶個燒水壺,一路均可接到自來水。

如果你還有餘力或不想走尋常路,那麼還有一條線路可供選擇,即「三埡口連穿加島峰大本營」,具體時間安排如下:
  • 第一天:加德滿都-Lukla(2840)-Phakding(2610)-Namche Bazar(3440)
  • 第二天:Namche Bazar-Tengpoche(3860)
  • 第三天:Tengpoche(3860)-Pangboche(3930)-Dinboche(4410)
  • 第四天:Dingboche(4410)-Chhukhung(4730)–Imja Tsho(5010)/島峰大本營(4970)
  • 第五天:Chhukhung(4730)-Chhukhung-Ri(5550)-Chhukhung(4730)
  • 第六天:Chhukhung(4730)-Kongma La(5535)-Lobuche(4910)
  • 第七天:Lobuche(4910)-GorakShep(5140)-KalaPatthar(5550)-Gorap Shep(5140)
  • 第八天:Gorak Shep(5140)-EBC(珠峰大本營5364)-Gorak Shep(5140)
  • 第九天:Gorak Shep-Lobuche(4910)-Dzonghla(4830)
  • 第十天:Dzonghla-Chola Pass(5330)- Dragnag(4700)- Gokyo(4790)
  • 第十一天:Gokyo-Gokyo Ri(5360)-Thonak Thso(第四湖, 4870)–Ngozumba Thso(第五湖,4990) -Gyazumba Thso(第六湖, 5116)-Gokyo(4790)
  • 第十二天:Gokyo(4790)-Renjo Pass(5340)-Langden(4350)-Marulung(4210)
  • 第十三天:Langden(4350)/Marulung(4210)-Thame(3820)–Namche Bazar(3440)
  • 第十四天:Namche(3440)-Lukla(2840)
  • 第十五天:Lukla(2840)-加德滿都

徒步詳解

尼泊爾境內的珠峰南坡有一個國家公園叫薩加瑪塔,在尼語中表示「從陸地到海洋」或者「世界之巔」,公園有一條150公里的徒步線路,即EBC,它的起點為JIRI(徒步起點)或者LUKLA(飛機著陸),終點是EBC(珠峰大本營)。

第一天——加德滿都-Lukla盧卡拉-Monjo-Namche Bazaar南池市場,全程約6小時,上升800米。

在擺渡車上睡著的我。拍攝:虎妞

為了可以順利的到達盧卡拉,選擇了天氣最好的最早一趟航班起飛,和隊友分到了不同時間的航班,然後過安檢,稱重行李,補行李超重費用。

在我們之前有不少人在機場滯留了三天,焦慮的等來可以起飛的消息,結果還是在機場等了挺長一會,昏昏欲睡的在擺渡車上就睡著了。

盧卡拉路上的風景。攝影:小艾

從加德滿都飛往盧卡拉大概半小時,剛好在飛機上看到日出,山脈層巒疊嶂,雲霧如面紗輕柔的蓋在山脊上。

飛行員正在準備著陸。攝影:小艾

飛機上有兩個駕駛員,一個乘務員,一個小飛機大概可以坐十幾人,美女乘務員在人員上齊後會挨個發放糖果和隔發動機巨大噪音的棉花。

背夫走在前面帶路。拍攝:小艾

沒有提前聯繫旅行社確定背夫,打算臨時在盧卡拉找,臨時找背夫優點是價錢比較低,時間靈活,缺點是大多等活的背夫都不會英語,而且可能會半途放鴿子。

攝影:小艾

在Monjo之前有TMIS檢查站,辦理徒步許可證,需要一寸照,出Monjo前購買門票,釘在TMIS證上,路上過檢查站檢查後,正式進入珠峰地區。

南池小鎮。攝影:小艾

在南池便可見到6000級的雪山,小鎮基本應有盡有,缺少的裝備都可以在這裡購買齊全,包括氣罐等,價錢稍高一點,但並不離譜。

如果不缺錢的壕可以選擇住珠峰酒店,體驗一下海拔最高的四星酒店。南池的夜景完全不亞於城市。

第二天——Namche Bazaar—Tengpoch,全程約5小時,上升1000米。

攝影:小艾

下了一天的雨,到Tengpoch的後半段路上終於開始轉晴,這時候還行走在密林區,但是一路上雪山已經開始顯現。

攝影:小艾

雪山、森林、河流在同一畫面,這些本保持獨立的自然景觀在雲霧繚繞下一切都顯得柔和起來。

攝影:小艾

在Tengboche住下的時候時間還早,穿了羽絨服溜達出來拍照。天空放了晴但云霧未散去,如果沒有雲霧的時候這個方向能看到珠峰峰頂和巨大的洛子南壁(從左往右分別是Tobuche、Everest、Lhotse、Ama Dablam、kangtega)

Tengboche寺廟。攝影:小艾

Tengboche的寺廟是珠峰地區最大的藏傳佛教寺廟,據說每天下午3點會開放念經活動。

攝影:小艾

南面的雪山露出峰頂,騰雲駕霧極為壯觀,東南面有大片冰川,可惜未找到相關資料,至今不知道名字。

第三天——Tengpoch-Dingboche ,全程約4小時,上升800米。

攝影:阿飄

這一天行走在峽谷中,路途相對輕鬆,一路幾乎都是平路和緩坡,時間寬裕,一路走一路玩,旺季的時候隊伍多,許多背夫嚮導會扎堆一塊兒走,如果走著無趣可以加入背夫隊伍,能打聽到不少好玩的事兒。

Dingpoche村。拍攝:小艾

Dingpoche村位於狹長的峽谷中,如果天晴的話能近距離看到Ama Dablam和遠觀洛子峰。本想多兩小時直接到Chhukhung,因為天氣不好所以選擇多留一天再上去,所以就在Dingboche住下了。

住的這家客棧二樓餐廳外的景色。拍攝:小艾

農民在忙著秋收,氂牛悠閑吃著所剩不多的草。餐廳是三面玻璃牆,窗邊是一圈藏式沙發,大家就直接躺在沙發上喝茶打盹聊天,中國人和歐美人各佔一半,各種膚色各種語言熱鬧的暢談,想念國內火鍋的我看這畫面頗有種五湖四海一鍋燉的感覺。

即使這裡交通不便,物資匱乏,所有的物資都是靠空運加背夫把物資背上山,成本高昂。但是對待遊客仍然非常精細,吃飯時先用熱毛巾遞上擦手,刀叉用開水消毒後再遞上,盛湯小碗還配骨碟,除了蔬菜外其他基礎的西餐基本能吃到。

另外,從dingboche可以去兩個景點,一個是Nangkar Tsang峰下面的一個約4900m觀景平台,還有一個是Ama Dablam湖,需要前往的人可以向背夫或者客棧老闆打聽。

第四天——Dingboche-Chhukhung–Imja Tsho/島峰大本營,全程約2小時,上升3000米。

攝影:小艾

從Dingboche到Chhukhung只有兩小時路程,沿著非常緩的坡一路往東走就到了,一路上天色漸漸變好,前兩天一直為得見的女神峰Ama終於露出了真面目,而這只是她美貌的冰山一角。

早上睡了個大懶覺中午才懶洋洋出發,還是很早就到了Chhukhung, Chukhung-Ri是極佳看日出的地方,所以打算第二天起早上去,一下午可以悠閑的坐在院子里曬太陽,和背夫、老闆扯皮,自來水可以隨便用,索性把衣服也洗了一遍。

第五天——往返Chhukhung-Chhukhung-ri-chhukhung-Dingboche,全程約6小時,上下820米。

小Chhukhung-Ri。攝影:王宇鵬

凌晨四點起床,喊醒背夫替我指路上Chukung-Ri,同行的隊友高反無法上山,於是我和背夫兩個人踏著黑暗一步步走向光明,陽光從馬卡魯峰方向升起,六千,七千,八千級雪山環繞四周,陽光把山峰一個個點亮,日照金山,群山閃耀。

天亮後我掏出本子寫下當時心情「一個人坐在山頂,雲從洛子峰身上緩慢的散開,正前方是被太陽照耀下的馬卡魯,左側是洛子的巨大冰牆,排山倒海般的氣勢,右手是見過最美麗的山峰女神峰阿瑪達布拉姆。

崩騰的河流從山谷間呼嘯而下,雪崩和冰裂的聲音響徹山谷,除此之外,一片寂靜,感謝生命賦予的美好,這個神奇的世界永遠能帶來感動,語言在這種環境下太無力了,渺小的那個我唯有幸福的流淚。

攝影:王宇鵬

洛子峰的南面是喜馬拉雅山中最高的山脈之一,垂直海拔三千多米,從西南面的Nuptse West到Lhotse Shar長達七公里,珠峰正隱藏在這堵死亡冰牆後面。

洛子冰牆。攝影:王宇鵬

攝影:小艾

從小Chhukhung-Ri面對東南方向,左側便是有些人徒步EBC會選擇順便登的6000級雪山—島峰。 島峰海拔6189米,只要不遇上極端天氣,難度屬於入門級,加上EBC徒步可以有效的預防高反,商業服務周到,所以難度不高,如果假期多可加上島峰的行程。

如果沒有雲霧從這方向可以看以看到在島峰峰頂旁邊的馬卡魯峰頂(圖中雲層厚恰好被遮擋,標了位置方便需要的驢友們辨認)。

攝影:王宇鵬

Chhukhung-Ri的東南方向,從此處可以看到7152米的Baruntse、7321米的扎姆朗峰和6856米的Ama,以及整個Imja河谷的東部。

拉近的Chhukhung冰川。攝影:王宇鵬

攝影:王宇鵬

Chhukhung-Ri南面的Ama以及一座名為Amphu Gyabjen的衛峰。

攝影:嘻嘻哈哈

正如沒有一片樹葉是相同的,也沒有一座山是相同的,如果人與山之間有感情,那Ama就絕對是能讓你一見鍾情的那一座。

冬季的Ama,本在秋季基本無雪的衛峰也披上白色外衣,相比於秋季,沒有雲的冬天雪山一覽無餘。

第六天——Dingboche-Lhobuche-Gorak Shep-EBC-Gorak Shep,全程約8小時,上升1000米。

攝影:小艾

從Dingboche出發後開始背向Ama沿途開始上坡,仍忍不住頻頻回頭看它,像一個不得不離開愛人的遊子。即使天氣陰沉,Ama也非常給面子露出了山尖相送。

攝影&製圖:小艾

同上的位置往南能看到完整的兩座6000級雪山康特加和塔塞庫。

攝影:阿飄

沿著Gorak Shep方向道路的右側可以和努子西峰合影的小山坡。

拍攝:像支槍

天氣逐漸好轉,峰頂展現,雲霧繚繞在山腰,不滿足於在路邊拍照,一個人爬上離努子西峰最近的山坡拍攝延時,被無意間拍下我站在遠處山坡的照片,巨大的努子西峰冰牆成了背景。

拍攝:小艾

到Loboche後天氣不好,遠遠看到Arakam Tse下的湖,於是自己一個人單獨的翻越了這座山到了湖邊,近距離看6423m的阿拉卡姆切,在EBC線路上6000級雪山除了Ama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這座,峰型犀利,稜角分明,像一把利刃插入雲霄。右側被冰雪覆蓋的區域便是著名的Cho La Pass。

攝影:王宇鵬

阿拉卡姆切峰左側是6367的塔布切(taboche),相比於阿拉卡姆切造型比較複雜,晴天時非常漂亮。

攝影:小艾

從湖邊翻回到環線上時,順著河谷的方向到盡頭,Ama整座山峰拔地而起,在一片雪山中搶盡風頭。

攝影:小艾

中午過後一會便到達Gorakshep,按照計劃本應該是下午上Kala Pattar看日出,但是到達時已經起了大霧,便改了計劃先去南坡大本營,打算第二天早上上至Kala Pattar。

隊友正在往冰塔林走去。攝影:小艾

到EBC沿途都是走在昆布冰川的碎石山脊上,冰川都被碎石覆蓋著。

就算在晴天,EBC因為被Nuptse和其他山擋著是看不見珠峰的,但是冰塔林和昆布冰瀑就在面前。

攝影:小艾

從大路上需要下一個大滑坡,上一堆大亂石坡才算到達大本營,可以從寫有Everest Base Camp的石碑往下走,就是昆布冰川了。

到達昆布冰川時一路上走過來飄的小雪轉瞬變成了大片的雪花,在純白飛雪的襯托下,冰塔下面的冰河尤顯幽藍。

第七天——Gorak Shep-Kala Pattar-Lobuche-Dzonglha宗那,全程約8小時,上升800米。

圖中洛子峰的位置為太陽的位置,另做說明從Kala Pattar的東南面能看到大片Khumbu冰川,Ama Dablam,Kangtega和Thamserku,南面可以看到Taboche,Cholatse和Lobuche Peak East,西面看到Chumbu。拍攝:王宇鵬

Kala Patthar是全程觀看珠峰的最佳位置,也是全程最高點,海拔5600m. 東部可見珠峰、洛子峰和Nuptse。

許多人會選擇在休息一晚後早上登kala Pattar,如果當天到GorakShep天氣好的話下午登,待到日出結束後下山,因為早上太陽從東邊升起,山峰背光幾乎分辨不清楚,下午的景色好於早上。

攝影:王宇鵬

Kala Pattar的北部7156m的Pumo Ri,進入Loboche附近,矩形的Pumo Ri就會一直在正前方,在觀景台看尤其壯觀。

攝影:王宇鵬

路上有一座完全垂直的山壁,冰川與雪的紋理清晰大氣,對照了不少資料都沒有找到這座山峰的名字(有知道的山友還請指教)。

攝影:王宇鵬

去往宗那的路上能看到卡拉卡姆切下面的湖,走到這裡才覺得對於前一天我單獨翻一座山就是為了看它一眼的行為很愚蠢,問題出在背夫不會英語沒有告訴我第二天能看到。

第八天——Dzonglha-Cho la埡口-Thagnak 塘那,全程約5小時,上升700米。當天部分山友會選擇走完上述線路後繼續下列行程:Thagnak-Ngozumpa冰川-Gokyo,耗時約5小時。

攝影:小艾

從宗那出發沿著緩坡一直向上走,沒多遠就能看到Cho la Pass,一開始不知道的時候以是從兩個山尖穿過,一群人感嘆不愧是傳聞難度極高的埡口,一看就氣勢非凡,而後才知道埡口其實是照片中最右側的緩坡。

攝影:小艾

遠看是個緩坡,其實走進後才覺得難度不低,一條角度大於70度且全是大石頭堆成的坡,晴天已是收了登山杖手腳並用攀爬,如果下雨下雪且反穿的話,難度極高。

攝影:阿飄

Cho La爬到一半的時候站在高處看過來時的路,照片左側是宗那,前方的湖便是阿拉卡姆切山腳下的湖。

攝影:阿飄

爬完所有的坡後就到了積雪區域,作為南方人看到雪很是激動,又是EBC路途上第一次踩上這麼厚的雪,興奮的拍了個合照。因為常年不化,雪下面是冰川,所以踩了後不會陷入,但是要注意帶墨鏡。

Cho La的積雪區域。攝影:小艾

在拍埡口時,一個西班牙人無意中入鏡,當我看到他的時候他正在45°角仰望天空默默落淚,覺得可能是被光線刺激的所以上前問需不需要幫助的時候他說墨鏡丟失了,Cho La要過很長一段的雪地,強烈的太陽光下刺眼的讓人暈眩,於是我用登山杖牽著他走過雪地。 走過積雪區後還要過一個大上坡,然後開始碎石路下坡,走完碎石坡再過一段大石頭路就開始土路上坡,來到這裡明明是大晴天也突然下起了冰雹。

Ngozumpa冰川。攝影:小艾

國宗巴冰川,發源於老六卓奧友峰,是珠峰地區最長的冰川,長達31公里,前往Gokyo的這一段冰川幾乎都被碎石鋪滿,只有少量地方結著冰。

第九天——往返Gokyo-Gokyo-Ri-第四湖-第五湖-Gokyo,全程約8小時,上升500米。

Gokyo Ri日出前的彩雲。攝影:小艾

攀登Gokyo-Ri是所有反穿山友的第一個目標,也是個人以及大多數穿過EBC的山友認為景色最好的觀景台,四周雪山環繞,而且驚艷的是全程都能看到位於下方的gokyo湖。

攝影&製圖:小艾

從Gokyo Ri東北偏東的位置看到的世界第六高峰卓奧友和第15格重康,兩座山峰相距8公里,幾乎完全被碎石覆蓋的Ngozumpa冰川覆蓋寬度為1.4公里。

攝影&製圖:小艾

從Gokyo Ri東部能看到珠峰、努子峰、洛子峰和馬卡魯。Gokyo Ri的位置景觀絕佳,在這能看到四座8000級,和七座七千級雪山。

攝影&製圖:小艾

從Gokyo Ri的東南面景色最佳,雪山、冰川、河流、湖泊和村莊和諧的融為一體。

攝影:阿飄

本打算從gokyo Ri下來後直接前往五六湖,打聽了下景色比較一般便取消了計劃,把剩下的時間用來欣賞gokyo(第三湖)的美景。 住的客棧就在湖邊,有一個區域不小的庭院,穿上羽絨服坐在對著湖邊的院子里,不失為一種極大的享受。

攝影:小艾

當地燃料:晒乾的牛糞,秋季陽光明媚,牛糞鋪的村子周邊漫山遍野都是。

第十天—— Gokyo-Namche Bazaar,全程約8小時,下降1300米。

Gokyo湖。攝影:小艾

Gokyo湖,從這裡能看到另外一條路Renjo Pass,如果精力比較好可以翻過此埡口,風景好過不翻埡口的這條線路。

攝影:小艾

一路幾乎都是緩坡下降,從4790的海拔一路下來,植被越來越茂盛,氧含量越來越充足,輕鬆的能跑起來。 不得不承認人的生存力真的很頑強,在完全不可能有交通工具可以通行半山腰的綠茵平台上,稀稀疏疏的散落著多個微型村莊,甚至有些還設有排球場。

攝影&製圖:小艾

山坡上狹長的小徑就是回程的路,從這裡開始告別一周多的雪山,緩緩回到人間。

第十一天——Namche Bazaar-Lukla,全程約6小時。

攝影:小艾

這裡的飛機從來不按套路出牌,因機場的特殊性,天氣好的時候不按照航班時間飛,就像公交車,來一趟,人上滿,走一趟。天氣不好的時候可能幾天都不能飛,所以按照計劃時間到機場不一定管用。

因天氣問題被滯留了一天,第二天等原先當天航班的人走完後才順利安排起飛,擔心還要被滯留更長時間的我們都鬆了一口氣,告別盧卡拉。

TIPS徒步時間——
  • 9月底—11月:是徒步EBC的最佳時間,過了雨季後氣候宜人,也是國內大部分上班族有國慶假期的時候,是徒步者最多的季節。
  • 12月—1月:溫度低,雲霧少,銀河比秋季更加壯觀,但是含氧量也會更低。另外雖然有些飯店會關門,不過徒步者也相對少。
  • 1月中旬—3月中旬:冬季,氣溫最寒冷的時候,不同於很多線路冬天沒法走的情況,EBC即使在冬季也能前往,但是要做好更足的準備。
  • 3月—5月:春天,僅次於秋天的旺季,部分地方會有積雪。
  • 7月—9月中旬:雨季,不建議前往。

保險——因為EBC海拔高,多數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高反癥狀,嚴重高反沒有比撤到低海拔區域更安全的辦法,考慮這條線路的風險性,強烈建議購買旅遊保險,除了基礎的旅遊保險項目外,還需要涵蓋醫療救助包括高山直升機救援。

機票——考慮到行程時間,加德滿都往返盧卡拉的機票最好提前預定。去程的時間是固定的,回程票的時間open,建議購買tara航空,航班最多,不論往返都是最早飛,相對來說,越早的天氣越好,成功起飛降落的概率就越大。

裝備——除了標準徒步裝備外,另外要注意的是此行程全程不用帳篷;以10月為例,睡袋帶0-10溫標就夠用了;高反的藥物要準備充足;強烈建議帶保溫杯和爐具燒水,山上的熱水費用比吃飯更貴;另外因為時間長可以帶上太陽能充電板,山上充電價格不亞於熱水。

背夫——可以通過三種途徑來尋找:
  • 提前聯繫當地旅行社統一安排,優點是可信度高,會英文,因為他們只有在行程之後才能拿到錢,所以服務比較好。缺點是價格比其他途徑會貴一些,這兩年的費用大概是130-150每天。
  • 直接到了盧卡拉機場找。盧卡拉出了機場就會看到很多等著接活的背夫,優點是價格低,大概70-90rmb每天,缺點是大多不會英文,有些不靠譜的可能會半路跑掉。
  • 通過朋友介紹。優點是價錢比較便宜,朋友認識會更靠譜,缺點是不好聯繫。
  • 另外這條線路成熟,沿途都有路標,除非走非常規線路,不然可以不用請嚮導,背夫都認識路。

小費——一般是給全程費用的15%-30%,為人小氣的有不給的,大方的有給一兩百刀的,全憑自覺,但請不要因為僅是一面之緣就省這部分費用,這對他們來說是應得的血汗錢。

簽證——尼泊爾從2016年元旦對中國開放落地簽,到了在機場大概十幾分鐘就可以順利過關;擔心浪費時間的可以花十幾元在某寶上籤好再過去。

貨幣——有人喜歡用美金結算,按照匯率來算,用尼幣結算更划算。加德滿都許多中國飯店兌換匯率更高,可以手機支付。建議走全程ebc的話換5000rmb以上,另外帶一點美金備用。

高反——EBC全程平均海拔四五千米,兩個最高點接近5600米,或多或少都會高反,建議帶足藥物。

網路——手機信號從Lukla到Pangboche都有,從Dingboche之後就沒有信號了,但是可以買WIFI,幾十塊錢可以用15個小時,有流量限制。

穿衣——以10月份為例,加德滿都天氣類似國內夏天,需要穿短袖。山上白天穿速乾衣+皮膚衣或者薄款衝鋒衣,晚上需要加抓絨,羽絨,衝鋒衣。海拔高的地方需要抓絨褲。

飲食——全程都有補給,但是菜單比較單調,可能不符合中國人口味,如果挑食的驢們建議多帶點零食,另外老乾媽、榨菜等調節味道的菜非常有用。

住宿——基本都是標間,公用衛生間,洗漱一律冷水,有被子和枕頭,但是不衛生,不管為了保暖還是衛生都需要帶睡袋。

消費——尼泊爾整體消費偏低,交通費用佔大部分,加上當地的消費,全程國內往返人均大概8000-15000之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