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企業適合上科創板?”華興資本董事長包凡23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分組會上,闡述了他對科創板遴選企業的觀點。

他認爲,誰的技術在行業裏有競爭力、代表未來發展方向,我們就應該支持誰。他不建議再推出一個科創板行業指導性文件。“現在市值爲核心,弱化盈利要求,是一個很好的設置。”包凡說。

在他看來,美國資本市場過去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有一批有價格發現能力的長期投資者。中國資本市場缺乏這樣的投資者,但科創板對投資者的機制設計,有利於推動機構投資者認讀的建設,有利於提高投資人機構化的程度。同時引入國內和國外長線投資資金,也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

上交所公佈科創板上市審覈委和諮詢委候選名單之後,包凡再次成爲資本市場的“明星人物”。上述觀點也是他在入選候選名單之後,首次公開對科創板發表看法。

科創板首批獲受理企業名單3月22日公佈,開板交易也進入倒計時階段。對於這9家“幸運兒”的,市場評價不一。科創板到底需要什麼樣的企業,應該用什麼標準來篩選企業,對市場參與者而言也仍是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包凡在會上表示,名單現在正處於公示階段,他還不是正式委員,所以也不能代表委員來回答科創板的相關問題。

不過,作爲新型投行華興資本的創始人,包凡認爲,科創板選擇企業,不一定要按照行業進行區分,本質上看,企業是否擁有核心技術,在行業裏是否處於領先位置,對實體經濟是否有推動作用,這些應該是行業戰略層面的標準。當然,此外還有財務、法律等具體標準。

包凡認爲,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對於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對於投行業,都將帶來新的邏輯。實體經濟的內涵已經發生變化,不再侷限於傳統產業,而是包含了大量新經濟。同時,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模式、制度也在創新。

對於近年來新經濟取得的發展,他認爲得益於資本市場兩大創新,一是PE、VC行業的發展,二是高科技企業的海外上市,其中VIE制度的設計就是爲解決上市問題進行的機制創新。

“成長期的企業獲得大量銀行貸款,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他表示,以華興資本的衆多投資案例、陪伴企業成長的情況來看,傳統金融還是擅長於解決基礎性、普遍性問題。而去年11月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提出,是針對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痛點,進行的“對症下藥”的創新。

“科創板跟註冊制同時提出來,但這是兩件事。2015年全國人大授權批准註冊制試點,之後拖延了兩年,現在藉着科創板東風,註冊制邁出了第一步。“包凡強調說,科創板是上交所的一個板塊,具有里程碑意義,但是,註冊制是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革命性變革,意義深遠。

作爲投行從業者,他認爲,科創板及註冊制賦予了投行新的含義。科創板是建立在註冊制之上的,從企業選擇、發行到定價等環節,與此前的企業上市都不一樣。

“特別專業的機構才能幹這件事。”包凡說,希望看到中國投資銀行進入專業化分工的新時代。不論大小,金融機構都以服務實體經濟爲目標,各盡所能,把科創板做好,體現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價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