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炎黄子孙的一员,我们都知道自己的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实际上,这“五千年”是从炎黄五帝时期开始,我们称五帝时期以前为上古时代。那个时代中华大地上就已经有了某种文明,只是由于年代过于久远,绝大多数的文明未能保存至今。不过幸运的是,五帝时期的先圣在他们那个时期的历史遗迹中整理、总结出了一套学说,并成为中华文明的总源头。

传说盘古开天地后,他的精、气、神分别化为了伏羲、神农和女娲。这三皇之中的伏羲根据黄河的龙马所揹负的“河图”而成先天八卦,大禹根据洛水神龟所揹负的“洛书”治水而获得成功。

据说伏羲根据河图领悟出伏羲先天八卦后,用此推演出世间万事万物的演变规律,预知事物的发展。然而在上古时期还没有发明文字,故以图案来体现所表达的含义。把河图中的圆点看做一,其中空心点为1、3、5、7、9,实心圆点表示2、4、6、8、10。

而后周文王根据先天八卦又在被囚禁于羑里时创造出后天八卦。孔子也根据后天八卦对《周易》做了阐释,即为《易传》。对于后天八卦,有一段简便的记忆歌诀,即“干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满、坎中虚、兑上缺、巽下断”。后人就是根据这八卦进行占卜,演变出的卦象而模拟万物演变的规律。那么,具体是怎么做的呢?秘诀就是“类象”。

古人认为,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可以类象为八卦中的六十四中卦象,而宇宙又是全息的,在时某某刻某个地点用八卦来占卜,可以反映出事物发展的瞬时状态,从而推算出演变的规律。这就是后世占卜的基本原理。

据说历代先圣和术数家都因为掌握了源自于河图、洛书的原理从而具有了通天彻地、预知未来的本领。河图之象至简、至易,又变化无穷,内涵极其丰富。以至于历朝历代的古人们根据这两张神秘的图案演变出数种解读方法。玄学家根据河图推演出五行的金、木、水、火、土,数学家在河图洛书中解读出了二进制、十进制和九宫格。天文学家解读出了五星之象,地理学家解读出了山川河流、草木禽兽。

时至今日,关于河图、洛书的谜团仍然尚未解开,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河洛乃是华夏文明的总源头,是“人文之祖先”的存在,也再一次表明,我们的文化上可追溯至五千年前,历史悠久,传承厚重,先哲圣贤璨烂如夜空繁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