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來,通過對熱點分析,可以看出在線教育治理政策的“兩個不變、兩個變化”:兩個不變,一是政府大力支持“互聯網+教育”“智能+教育”的決心和力度不會變;二是規範在線教育發展,確保教育公益、育人屬性的決心和力度不會變。兩個變化,一是在線教育綜合治理即將發生變化,從參照線下治理的措施轉向依據在線教育自身特點和規律的綜合治理;二是教育APP的管理即將進入有標準、有門檻准入機制的新階段。

在線教育治理的內在邏輯

在線教育不是教育的飛地,也不是法外之地。在線教育治理的內在邏輯,是對教育公益、育人屬性的堅持。在線教育的發展必須服務於學校育人的目的,遵循教育規律。這是當前在線教育治理的出發點,也是最終目的所在。總的來看,下一步在線教育治理的內在邏輯和目標,重點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杜絕各種擾亂教育的不規範問題,讓教育迴歸育人屬性、公益屬性。近年來,在線教育領域存在的不規範問題,特別是手機APP向學生推送不良內容,幹擾了學生的正常學習,違規收集未成年人隱私信息,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這是引發政府加強在線教育治理的重要原因,也必定成爲在線教育治理的重點領域。在線教育存在的合理性來源,是信息技術對教育的賦能,其根本屬性還在於立德樹人。在線教育無論怎麼發展,都不能逃離這個根本,不能突破法律和育人的底線。在線教育行業必須要有底線思維,迴歸公益、育人的屬性。

二是減輕學生過重負擔,提升教育質量。針對當前教育領域存在的“線下減負、線上增負”問題,減輕學生過重負擔,將成爲2019年在線教育治理的重要邏輯。這從另一方向提示廣大在線教育企業,在線教育應當在“減負增效”上下功夫。具體而言,在產品設計上,應當重點圍繞教師、學生和家長的需求,在提高學習效率上下功夫;在產品使用和體驗上,應當在保護學生視力、防止孩子沉迷網絡、注重激發學生興趣和持續參與的熱情上做文章,有效控制學生學習時間;在產品的推廣上,要更加註重產品的工具性、支撐性功能,爲老師、學生高效學習提供支持。

三是促進優質資源共享,保障教育公平。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是在線教育發展的內在動力,也是在線教育企業存在的重要價值源泉。在線教育能夠在消除城鄉信息鴻溝、消除貧困代際傳遞上發揮重要作用。促進優質資源共享,在線教育能夠做很多事:從產品設計來看,要做好教研、提升質量,讓產品本身成爲優質教育資源;從產品推廣來看,要堅持公益普惠原則,讓優質教育資源儘可能多地惠及更廣泛的羣體;從企業社會責任來看,應當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力,將優質資源導向偏遠貧困地區,保障教育公平,促進精準扶貧。

在線教育治理的行業自律

在線教育的治理,已經成爲政府、機構和社會的共識,是多方推動的結果。在政府加強監管的同時,在線教育行業應當主動加強自律,爲行業發展形成良好的外部環境。

加強內容和質量的管控,築牢在線教育“防火牆”。內容安全是線上教育產品安全的生命線,也是監管部門首要關注的領域。在線教育企業應當加強對內容安全的重視程度,設置首席內容官、總編輯,建立內容安全的審覈制度和流程,確保教育內容的安全性、專業性和課程質量,杜絕出現違反國家政策法規的內容和行爲;使用智能審核技術,加強對課程視頻、文字或語音內容的合規性審覈;加強對產品內容的教育價值審覈,在線教育產品必須在立德樹人方面發揮正向作用,應當杜絕色情低俗、導致網絡沉迷以及超綱學、超前學的內容。

加強正面宣傳引導,重建公衆對在線教育的信任。教育部門加強對教育APP和在線教育的治理之後,一度引發很多在線教育企業的恐慌,一時間噤若寒蟬,都不敢在輿論場上發聲。然而,在線教育越不敢發聲,就越顯得底氣不足,更加引發輿論對教育APP的不信任。既然政府推進“互聯網+教育”的方向和決心都不會變化,在線教育行業應當正視這一趨勢,要減少公衆對“互聯網+教育”的誤解,提高新技術的吸引力和公衆信任度。要多講在線教育企業的技術優勢和效果,讓公衆瞭解“互聯網+教育”所能帶來的巨大變革;要多講在線教育產品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提升了孩子學習的效率和成績的故事,重建公衆對在線教育的信任。

建立行業標準,加強行業自律。在線教育企業既然都是朝着育人的公益目標,就必須改變相互攻擊、惡性競爭的行業生態,加強聯合溝通共享,從內容質量、信息安全等方面出臺在線教育行業標準,建立教育的行業準則,打造綠色教育APP,提升在線教育行業自律能力。

在線教育治理的未來趨勢

智能化已經成爲當前在線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互聯網+教育”的下一步,就是“智能+教育”。大數據、智能算法與教育結合之後,將能夠有效實現學習的個性化、智能化,進一步提升教師、學生的效率,推動教育發生巨大的變革。與智能化相伴隨的,將會是更加嚴格也更爲開放透明的在線教育治理機制。

對數據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數據安全已經成爲國家互聯網治理領域的重要內容。青少年學生的學習數據,從國家層面來說,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個人層面來說,是個人權利和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乎到國家戰略安全和個人的發展前途。加強數據安全方面的意識和能力,切實保證學生數據的安全,這既是企業利益所在,也是國家和個人對信息安全提出的要求。加強數據安全管理,建立統一的數據標準,是在線教育治理的重要趨勢,應當引起行業重視。

對信息透明的要求越來越高。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面臨廣闊大前景,但是也會造成算法“黑箱”、算法偏見等倫理問題,基於人工智能的技術,如定位、面部表情識別等,將在學校安全管理、學生個性化學習等方面發揮巨大作用,但也會導致暴露學生隱私、侵犯個人合法權益等問題。在線教育企業應當未雨綢繆,積極推動信息透明,進一步提高產品信息、算法的公開度和透明度,提升公衆的信任度。

事前准入與事後監管將成爲常態。對教育APP的管理,現階段基本上採取了事先准入的原則,由學校和教育局根據“誰用誰負責”的原則對學習類APP實施“雙審查”。事先准入,意味着政府將基於信息安全、教育價值、公益屬性等方面的考量,對教育APP的研發設計提出更高要求,這對在線教育行業提出了挑戰。事後監管,也會成爲在線教育治理的重要趨勢。各地將會建立教育類APP的數字資源治理信息化平臺,對教育類APP進行統一備案、實時監管,一旦出現違法違規問題,將立即啓動追責、退出機制,進一步加強對在線教育產品的監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