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公主為何要主動地嫁給自己曾經的車夫衛青呢?

寧靜致遠11804來回答

平陽公主是漢武帝的親姐姐,是皇家金枝玉葉,然而幸運之神並沒有一直眷顧她。她的婚姻並不是上上籤,居然嫁了三次都無法共白頭。平陽公主第一次出嫁,嫁的是開國功臣曹參的孫子曹壽,第二次嫁給開國功臣夏侯嬰的孫子夏侯頗。可謂是門當戶對,有助於鞏固各自的地位,然而這第一任附馬身體虛弱,早早的赴了黃泉,第二任駙馬,身體不錯,卻荒淫無度,偷食成性,居然喫了窩邊早,找誰不好,單單找了自己的小媽,事泄之後,害怕漢武帝追責,只好自殺謝罪。

兩任丈夫死後,平陽公主選擇第三位夫婿的時候,便擦亮了眼睛,自己做主。她得從王侯將相終找到跟自己地位相當的,還要吸取前兩任的教訓,一要丈夫身體好,二要丈夫品格優,經過一層層篩選,她的眼光終於鎖定了曾經在她家當過馬夫的衛青。

平陽公主選衛青當附馬原因:一是衛青當時是大司馬,與公主地位相當。二是衛青武將出身,千錘百鍊,身體倍棒。三是衛青為人正派,是謙謙君子。具體原因且聽寧靜致遠拆解分析:

一、衛青當時是大司馬,與公主地位相當。

衛青此時不再是原來那個為平陽公主牽馬養馬的騎馭了。衛青已是當朝皇帝的小舅子,其姐衛子夫已是皇后,他乃是皇親國戚。

衛青不但是皇親國戚,他還是一位大將軍,大司馬,因為他抗擊匈奴,屢戰屢勝,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屢立戰功,漢武帝已經將他升至大將軍、大司馬,完全可以和公主的地位相提並論。

這樣的政治聯姻,強強聯手,有利於提升公主的地位,能鞏固她後半生的權勢,平陽公主當然要把握主動權,主動求嫁衛青。

二、衛青武將出身,千錘百鍊,身體倍棒。

衛青從小就在平陽公主府裏當騎奴,騎馬射箭本領高超,身體素質過硬,後來又去沙場徵戰,必定把身體練得棒棒噠!

衛青徵戰匈奴,橫掃漠北,把彪悍的匈奴人打得落花流水,衛青武功絕對是蓋世無雙,身體自然就非常健壯。

這正好讓平陽公主有安全感,除去曹壽那個藥罐子留給她的心理陰影。

三、衛青為人正派,是謙謙君子。

因為夏侯頗的德行太差,害得平陽公主顏面掃地,所以她找第三任丈夫必然是人品極好的纔行。 這衛青從小對平陽公主便溫順恭敬,又是自己推薦去漢武帝的軍營工作的,平陽公主對衛青知根知底,也清楚他為人和善。

衛青在軍營對待士兵都和藹可親,願意為他們著想,像對親人一樣關心愛護照顧,口碑極佳。 衛青當上大司馬後仍然對平陽公主十分恭順,是個謙謙君子。當得知公主兩失夫妻,多有勸慰,給平陽公主堅冰般的心捂熱了。

所以平陽公主主動的向衛子夫表達了自己的想法。衛子夫本來就是平陽公主推薦去漢武帝身邊的,而且自己的弟弟能夠娶到公主,也是前世修來的福分,所以就跟漢武帝提了這件事,漢武帝一聽,好事一樁,朕娶衛青姐,衛青娶朕姐,親上加親,立刻賜婚。

於是一段比較美滿的姻緣就此拉開帷幕。然而衛青也未能陪公主走完人生之路,先公主而去了極樂世界。

平陽公主從此不再思嫁,直至孤獨終老,十年生死兩茫茫,這正好說明平陽公主與衛青夫妻情深。這對主僕的愛情故事傳頌至今,留下千古佳話。


可能衛青比較勇猛有魅力吧ヾ?≧?≦)o,看過陳寶國版《漢武大帝》的話,這段拍的還是比較真實的,平陽公主對衛青早已經垂憐三尺,雖然衛青是平陽公主的司機,但實際上應該早有肌膚之親了,平陽公主作為漢武帝劉徹的親姐,權利地位還是比較高的,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一個和諧的家庭,她就等衛青有一天出人頭地後,能與她身份相符來迎娶她,

平陽公主早些年嫁過兩個丈夫,第一個是曹壽,第二個是夏侯頗,曹壽英年早逝,夏侯頗犯罪自殺,因此平陽公主很早就開始守活寡了,衛青作為奴隸長期擔任平陽公主的車夫,可以講是平陽公主周圍接觸最多的男人。

而衛青自身能力條件也很優秀,不僅身體健壯,能給平陽公主帶來安全感,並且人品非常好,在平陽公主看來衛青還有一定的軍事能力,人生一大幸事就是能遇到貴人,衛青就是這樣一個幸運的人,平陽早已經看中衛青,但無奈衛青條件太差,所以平陽下了一盤大棋,依靠關係幫助衛青。

第一步培養衛青的姐姐衛子夫,第二步撮合漢武帝和衛子夫,第三步衛青成為皇親,安排衛青到宮中當官。愛屋及烏,劉徹當時對衛子夫愛不釋手,所以對衛子夫的弟弟衛青也愛不釋手,衛青的官職平步青雲,加上衛青自身能力素質很高,在對匈奴的戰鬥中多次立功,讓漢武帝非常高興,封了衛青一人之下的大司馬大將軍之職。

至此,衛青不僅身份皇親,並且位極人臣,衛青姐弟為了報平陽公主之恩德,籌劃迎娶平陽公主,劉徹知道後去問平陽是否願意,平陽顧忌的說道「他是我從前的下人,過去是我的隨從,怎麼能做我的丈夫呢?」,沒想到話音未落,漢武帝就讓平陽不要顧慮,認為衛青現在位極人臣,當場就同意了。

這就是故事經過,至於平陽為什麼喜歡衛青,那估計是因為平陽有一雙慧眼,一眼就看中了衛青,只是原來衛青條件不好,不好明說而已。

遺憾的是衛青和平陽沒有孩子,不知道是誰的原因,但是真愛應該是真的,平陽作為古代女子,難得有機會自己選擇,而衛青長期服侍平陽,對平陽不僅是感激之情,也是家人之情。


古代婚姻講究門當戶對,特別是皇族公主的婚姻,多為政治聯姻,目的自然是為了鞏固皇權和自身地位。

漢武帝之姐平陽公主的婚姻也不例外,她先後嫁了三次,前兩次嫁給的都是漢朝開國功臣的孫子,都是封侯拜爵的政壇高級人物,這兩次政治婚姻讓平陽公主感到人生必須由自己做主,夫婿得由自己挑選,平陽公主於是從王侯中挑選第三任丈夫,那麼平陽公主為何要主動地嫁給自己曾經的車夫衛青呢?

有書君認為平陽公主遭前兩次婚姻的打擊,這一次既然是自己做主便會吸取前兩次失敗婚姻的教訓,除了政治地位上還要與自己長公主地位相當外,身體上一定要強健,不能像第一任丈夫曹壽那樣體弱多病,人品上一定要正派,不能像第二任夏侯頗那樣不顧倫理,色慾熏天。

衛青曾做過平陽公主的車夫,知根知底,上述三點,衛青都符合要求,有書君和大家分析分析平陽公主選擇衛青做附馬具體原因:

一、政治地位上,衛青大將軍與平陽公主長公主地位相當。

平陽公主是漢景帝之女,漢武帝親姐姐,後來漢武帝又尊她為長公主,地位十分尊貴,雖說是再嫁,也得找一個地位相當的大人物。平陽公主深知衛青雖出身不高,曾做過自己府上的騎馭,然而今非昔比,自從衛青出戰匈奴,七戰七捷,尊為戰神,常勝將軍,被漢武帝多次升遷,如今官至全國最高軍事統率大司馬,大將軍,位及人臣,地位顯貴,已經足以和自己平起平坐,強強聯手,能夯實自己在當朝的地位。

何況衛青的三姐衛子夫貴為漢武帝的皇后,大姐夫公孫賀為丞相,二姐的兒子霍去病是封狼居胥的大司馬、驃騎將軍,一家人都封侯拜爵,衛青又封為長平侯,食邑兩萬多戶。

平陽公主認定與衛青的結合會更利於兩家地位的鞏固,便主動找衛子夫皇后,說出自己願嫁衛青的心思,衛子夫見到這互利共贏的聯姻,與漢武帝一商量,漢武帝也欣然同意。漢武帝賜婚時樂呵呵地對衛青說:「昔日朕娶你姐,今日將軍娶朕姐,真是親上加親,天賜良緣,有意思極了!」

這樣的政治聯姻,既有利於平陽公主地位的穩固,又有利於漢武帝皇權的穩固,聰慧的平陽公主看到這雙贏的政治聯姻,何樂而不為呢?

二、身體狀況上,一定身強體健。

平陽公主再嫁必定擦亮眼睛從多方面考慮夫婿人選,而從第一任丈夫曹壽的英年早逝上,她總結了一個經驗,從身體狀況上要求未來的丈夫一定要身強體健,以免重蹈復轍。

而衛青少年時就在平陽公主府做騎奴,每天堅持不懈地習武練劍,騎射功夫了得,長年習武,練得體魄旨健,材力絕人。

青年時期在軍營生活,在與匈奴軍隊作戰時,憑的是武藝高強和戰術的靈活運用,身經百戰的衛青淬鍊出強健的體魄,結實的身體,這給平陽公主一種前所未有的安全感,何況美女愛英雄,衛青正是那個馬背上成長起來的英雄,正好符合平陽公主的擇偶標準。

三、人品上一定要正派,是個有情有義的暖男。

平陽公主經歷第二次婚姻,夏侯頗的偷腥讓她顏面掃地,第三次婚姻不再盲目地只找政治地位和身體健康符合要求的,她在第三任夫婿選擇上必然在人品上有了要求,不能像夏侯頗那樣不顧倫理,只圖個人私慾,色慾熏天,必須找一個品行端正的正人君子。

衛青大將軍是出了名的正義之士,是一個難得的老好人,對手下的將士愛護有加,對家中的姬妾也很隨和溫柔。

而且在平陽公主府上工作時,曾經有一次馬兒受驚,就是衛青拚死力拉住馬的韁繩讓平陽公主免遭傷害,那時候就忠心護主,在平陽公主心中留下了溫柔的印跡。

平陽公主和衛青少時就相識,其姐衛子夫還是平陽公主力薦給漢武帝做妃子的,衛青去做建章監也是平陽公主促成的。

衛青與平陽公主兩人知根知底,是有一定的情感基石的,衛青一直以來都感恩於平陽公主的舉薦之恩,對平陽公主尊重有加,這也讓平陽公主感到濃濃的暖意,平陽公主失去丈夫後又失去兒子,在情感上希望有一個能給自己帶來溫暖的男子漢陪伴,衛青便是平陽公主心中那位有情有義的暖男,何況平陽公主已年近不惑,比衛青年長,她不想再失去良機,採取主動求援衛子夫覓得金龜婿也在情理之中。

平陽公主主動要求嫁給自己曾經的車夫衛青,主要是政治地位相當,身體條件和人品問題上都符合平陽公主的擇偶標準,再加上少年相識,知根知底,有一定情感基石,便促成了一對姻緣,昔日的主僕關係變成夫妻關係,也成為了一段歷史佳話。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復「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平陽公主是漢武帝劉徹的姐姐,王娡與劉啟的長女,王娡在民間還有一女兒金俗,漢武帝出於奪權或親情考慮,與韓嫣合謀,大張旗鼓把這位民間姐姐找了出來,還給母親王娡,一舉多得,雖然上頭還有一位異父姐姐,卻毫不妨礙平陽公主的受寵愛程度,初時封陽信公主,後來嫁給曹參的曾孫平陽侯曹壽,人們便稱她為平陽公主。

平陽公主與曹壽的分開並不是因為曹壽死亡,而是他身患惡疾被遣回封國居住,平陽公主留在長安「平陽侯曹壽有惡疾,就國」,這個過程有點奇怪,曹壽被遣,公主也不跟從,對比唐朝城陽公主與薛瓘的被貶房州,感情相差何止千里。(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也不知曹壽何時被打發回國,平陽公主在長安寡居了多少年,反正這個時期公主做了很多大事,比如當漢武帝朝政被祖母竇太后把持,百無聊賴時,公主為他千方百計分憂解難,做得比較出色的就是進獻衛子夫,扭轉武帝多年不育的被動局面。

公主為皇帝拉皮條在漢朝有先例,早在景帝時,其姐館陶公主也在外面為皇帝弟弟物色美女進獻,通過這些途徑固寵和邀功,還因此得罪了景帝第一任太子劉榮的母親慄姬,關係搞得很僵,纔有劉徹上位等事。而平陽公主的生卒年也不詳,可以確定逝世比衛青遲,因為後來還有向武帝進獻李夫人和自己要求與衛青合葬的事,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公主與曹壽的婚姻是不融洽的,纔在這些事上對衛青如此用心。(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衛青一家從其母開始便與平陽公主有千般瓜葛,衛青的母親據記載是侯妾,卻不知是哪一位侯爺,與人私通生了三女一子,即衛子夫姐妹和衛青。(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衛青原在平陽公主府當下人騎奴,就是公主出行,騎馬跟在左右伺候的人。因衛子夫的原因入宮當差,被陳阿嬌皇后視為眼中釘,多次打壓,倒因禍得福進入武帝法眼,厚加栽培後長成一代名將,對匈奴七戰七捷,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成為漢朝反擊匈奴居功至大的功臣。

平陽公主在曹壽去世後又嫁給夏侯頗,夏侯頗與父婢私通,畏罪自殺。幾年後公主深閨寂寞,難以排遣愁思,春心騷動,覺得府裏應該有個男主人才適合,便問左右,滿朝之中,誰堪為她的良配,左右回答,只有衛大將軍才配得上你。公主聽了失笑說,他本來是我的騎奴,合適嗎?下人回說,他如今身居大將軍,戰功顯耀天下,姐姐是皇后,非常適合當公主的丈夫。平陽公主聽了,便進宮找衛子夫說項。這一出,倒像是平陽公主先有心意,纔有後來的事。

漢武帝聽了非常高興,樂於玉成,下詔令衛青與平陽公主成親,二人婚後約有十年,衛青就去世了,在平陽公主逝世前,交代下人要把她和衛青合葬在一起。


漢時一般以公主食邑或夫家封邑所在地稱呼公主,而平陽公主的食邑是陽信,故稱陽信公主,因其嫁於開國功臣曹參之曾孫、平陽侯曹壽,而又稱其為平陽公主。平陽公主嫁給曹壽的時間已經無法考證,可以確定的是,漢武帝元光四年,曹壽去世了,平陽公主成了寡婦。平陽和曹壽有一子,名襄。曹壽去世後,曹襄繼承了平陽侯的爵位。曹襄的妻子是漢武帝與衛子夫的長女衛長公主。

《史記曹相國世家》:子時代侯。時尚平陽公主,生子襄。時病癘,歸國。立二十三年卒,謚夷侯。子襄代侯。

如果按照褚少孫的記載,那麼平陽公主在曹時死後足足守寡七年纔再次改嫁。但是實際上,她改嫁給了汝陰侯夏侯頗。《史記樊酈滕灌列傳》:子侯頗尚平陽公主。立十九歲,元鼎二年,坐與父御婢罪,自殺,國除。

上面兩段描寫的明顯是同一個人汝陰侯夏侯頗。夏侯頗在元光二年嗣侯,後來娶了喪夫的平陽公主。不料,在元鼎二年,他犯了與父妾私通之罪,自殺國除。這個時候,他已經嗣侯十八年,私通行為恐怕不是一朝一夕,之所以在元鼎二年事發,恐怕和另一個人的死有關,那就是平陽公主的兒子曹襄,也死在元二年。

《史記曹相國世家》:襄尚衛長公主,生子宗。立十六年卒,謚為共侯。子宗代侯。

再嫁長平侯

平陽公主再次成了寡婦,這一次的打擊比第一次還要大,因為她的兒子曹襄也去世了,而孫子曹宗是在她出嫁到汝陰侯家之後出生的,祖孫二人從小就不在一處。

平陽公主再嫁衛青,跟衛青之姐衛子夫有很大關係。衛子夫本是襲封平陽侯曹時府中的謳者,服侍的正是曹時的夫人平陽公主。漢武帝即位後,他的第一位皇后陳氏數年無子,所以平陽公主就把鄰近大戶女子收買來,養在家中,準備讓漢武帝選取為妃。適逢漢武帝在霸上祭掃後來到平陽侯家中,平陽公主就將這些美女裝飾打扮起來,供漢武帝選擇。但漢武帝看後,都不滿意。接著,平陽公主讓謳者助興,漢武帝看中衛子夫寵幸了她,並帶入宮中。衛子夫入宮一年多沒被複幸。

一年後,漢武帝打算釋放一批不中用的宮人,在挑選宮人的時候又再度見到了衛子夫,再度臨幸了她。不久衛子夫懷孕,陳皇后的母親館陶公主綁架了正在建章任職的衛青意圖殺害,獲救後,漢武帝封衛青封侍中、建章監,衛子夫為夫人,衛家也從此富貴。後衛青和外甥霍去病在對匈奴的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使得大漢北方邊境得以長治久安。

褚少孫的史記補述裏載:漢匈大戰之後,正逢平陽公主寡居,要在列侯中選擇丈夫,許多人都說大將軍衛青合適,平陽公主笑著說:他是我從前的下人,過去是我的隨從,怎麼能做我的丈夫呢?左右說:大將軍已今非昔比了,他如今是大將軍,姐姐是皇后,三個兒子也都封了侯,富貴震天下,哪還有比他更配得上您的呢。漢武帝知道後,失笑道:當初我娶了他的姐姐,如今他又娶我的姐姐,這倒是很有意思。於是當即允婚。時遷事移,當年的僕人就這樣做了主人的丈夫。


一、這屬於政治聯姻。

衛青抗擊匈奴,屢立奇功,已升至大將軍。這時平陽公主嫁給衛青:一是國家正在用人之際,顯出漢武帝對功臣的恩寵。二是衛青的姐姐衛子夫已任皇后,衛子夫的兒子已封太子,這樣親上加親。

二、衛青姐姐衛子夫的從中撮合。

平陽公主的兩任丈夫,曹壽已死,第二任又被殺,平陽公主做寡婦多年,衛子夫為了鞏固皇后之位及兒子的太子之位,會千百方計說服武帝,讓平陽公主嫁給已是大將軍的衛青。同時衛子夫也感念當年平陽為她和武帝牽線搭橋的恩情,不願平陽公主一個人慢慢變老。衛青娶了平陽公主,子夫心向孃家,也是給老衛家祖先長臉的好事。

三、漢朝還是個獎勵軍功的時代,階級並沒有固化。

漢朝建國初,從皇上到王侯將相絕大多數出身卑微,這個團隊靠真刀真槍打出了自己的地位,躋身於社會頂層。

衛青雖出身騎奴,但武帝正想掃平匈奴,鼓勵更多的平民英雄脫穎而出,讓姐姐下家大將軍衛青,製造一個平民封侯拜將成皇帝姐夫的神話,正好現身說法,激勵後來者殺敵報國、見功立業。

四、武帝本就不按規則出牌,他是實用主義者,並不太講究人的出生。

他是堂堂天子,在姐姐家看到嬌柔美貌的歌姬衛子夫,立馬找她風流快活去了,此時的武帝眼裡只有美女沒有身份差異,後來還封她做了皇后,小舅子衛青軍功顯赫,他可以讓他從騎奴升至大將軍,那大將軍衛青這個小舅再親上加親變成皇帝的小姐夫,又有何稀奇?!

五、衛青和平陽公主在府上日久生情。

衛青長大後,當上了平陽侯家的騎士,隨從平陽公主。平陽侯在日沒戲,但她改嫁後的侯爺又因罪被殺,平陽公主孤獨寂寞冷,和衛青又日久生情,但衛青開始畢竟地位低,兩人肩並肩,橫斷山水萬千!到衛青升至大將軍,兩人地位已經扯平,正好解除相思之苦!衛青的軍功、官爵正像牛郎織女相會的喜鵲橋!如此而已!


衛青娶平陽公主,大漢的戰神和大漢天子唯一的姐姐真是天作之合。

衛青出身騎奴,身份非常卑微,為什麼能和皇室結合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因素:

第一:大漢朝當時的風氣比較開放,秦漢時期,對家世門楣並沒有很看重,看看大漢的開國皇帝劉邦,不過是一個小小的亭長出身,他身邊的文臣武將大多也都出身寒微,漢初三傑蕭何騎兵之前只是一個小小的縣吏,韓信為平民,選不上官吏,又沒有什麼謀生之道,靠別人救濟才能勉強餬口,猛將樊噲出身寒微,靠屠狗為生,漢初的幾位皇后太后從呂后到薄太后,再到竇太后王太后,都是出身平民,至多就是呂后出身富戶,所以統治者的平民出身讓他們並沒有瞧不起平民的意思,戰功赫赫的衛青娶公主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到了東漢時候,統治者就注重門第了,九品中正制基本上斷絕了平民上升的道路。

第二,衛青本人素質太高,率領大軍擊敗匈奴,「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這首悲傷的詩歌就是匈奴在衛青強大的軍事打擊下,慘敗而不斷西遷的感嘆,從春秋戰國時期,匈奴就對中國北方構成嚴重的威脅,到趙國強大的時候派李牧卻匈奴七百餘裏,胡人不敢南下牧馬,匈奴才消停下去。等到秦朝末年,中原戰火不斷,無暇顧及匈奴,匈奴就又強大起來,白登之圍差點把漢高祖劉邦抓了俘虜,可見匈奴對中原王朝的威脅有多嚴重。所以,衛青擊敗匈奴,揚了大漢國威,保了大漢國民,真是功高蓋世,再加上他的姐姐衛子夫是當朝皇后,外甥是太子,已經有了娶公主的資本。

第三,漢武帝本人肯定很樂意和衛青親上加親。要知道,皇帝最害怕的就是手握重兵的將領在外面擁兵自重,雖然衛青一貫小心謹慎,但是也不能保證哪一天他會在其他人的擁戴下起兵造反,所以和他更進一步的拉近關係,做了彼此依靠的至親,漢武帝就更會放手重用他,衛青朝朝暮暮和公主在一起,也省得漢武帝派人監視他,公主自己也是非常樂意的,漢武帝肯定樂意看到他們結合在一起。

以上三個原因決定了騎奴衛青有充分的條件迎娶大漢公主,這也是天作之合,美滿姻緣。


在對出身非常看中,講究門當戶對的古代,一個車夫怎能娶到公主呢?首先,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衛青和平陽公主的人生軌跡。

衛青,西漢武帝時期名將,軍事家,官至大司馬,大將軍。然而其童年確實非常不幸的,衛青是母親衛媼和他人的的私生子,幼年時在平陽公主家做一騎奴,生活悽慘。後受到漢武帝重用,首次以車騎將軍帶兵出征就取得龍城大捷,前129年被封關內侯。主要成就走收復河溯,奇襲高闕,二出定襄,漠北大戰以弱勝強等。

平陽公主,漢景帝劉啟長女,漢武帝劉徹同胞姐姐。因嫁於開國功臣曹參曾孫平陽侯曹壽,被封平陽公主。曹壽去世後,平陽公主改嫁汝陰侯夏侯頗。夏侯頗死後,又改嫁衛青。

二人的出身身份和地位不可同日而語,在講究尊卑有序的漢代,如果不是二人身份地位的轉變,不可能有我們後人津津樂道的這段婚姻!

那麼二人身份如何轉變成相當的呢?我們先看衛青是如何逆襲的!衛青和其母親,姐姐衛子夫都在平陽公主府中做下人,但是平陽公主非常愛她的弟弟漢武帝劉徹,調教了包括衛子夫在沒的很多傾國傾城的才女。前139年春,漢武帝灞上掃墓做客平陽府,看中並臨幸了衛子夫,帶回宮中,從此衛青開始進入皇帝視野,開啟了一生帶領千軍萬馬馳騁疆場的豐功偉業。前129年龍城大捷之後多次立功,官拜大司馬大將軍,封關內侯,收到漢武帝的格外器重,權利非丞相可比,至此,衛青有了和王侯交往甚至聯姻的政治資本。

相反,平陽公主在經歷兩次失敗的婚姻後,人生跌入低估,年齡也偏大,當然,皇帝的姐姐,平陽公主的身份讓其再找到王侯將相改嫁並非難事。她為什麼選擇衛青呢?

我認為,第一她和衛青認識較早,瞭解衛青。其次,衛青雖然位極人臣,但其為人敦厚,不戀權利,敬重賢才,不立私威,朝野上下均為敬重,平陽公主肯定被衛青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加上兩次不幸的婚姻,讓她對夫君的挑選更加慎重。第三,離不開漢武帝的支持,當漢武帝知道二人關係後,笑說:「當初我娶了他的姐姐,如今他又娶我的姐姐,這倒是很有意思。」!當即允婚。

二人婚姻持續不到十年,衛青病逝,但從後來平陽公主要求與衛青合葬來看,二人應該琴瑟和鳴。

我認為古代婚姻,身份地位的懸殊是不可逾越的鴻溝,相互傾慕是建立在地位平等的基礎上的。衛青的人生逆襲為二人的結合奠定了基礎,再加上衛青的功業,人品等最終贏得了平陽公主的芳心。

歡迎大家探討!


世間所有的一見鍾情、真命天子都是因為眼瞎?只有經歷刻骨銘心、生離死別的成功,那纔是愛情!

平陽公主,名字被搞丟了,在沒有嫁人之前,叫陽信公主(漢朝時期,對公主的稱謂,以他她的封地為名),後來嫁給了一個有平陽侯封爵的人,婦隨夫姓,改平陽公主,在沒有出嫁前應該叫陽信公主,出嫁後才能叫平陽公主,按照出嫁前和出嫁後作為時間界點,我們來稱呼她。

一個女人死心塌地的愛上一個男人,必然是這個男人有讓這個女人無法自拔的情愫在裡面。現在我們用反推法來驗證一下,陽信公主為什麼會愛上衛青?衛青身上有什麼讓陽信公主著迷的地方?

首先來看看她們兩個人人生有什麼交集呢?

衛青和陽信公主如何相識?這不得不說衛青苦難的童年開始,衛青是母親衛媼和一個縣吏的私生子,生下來就不怎麼受待見,無論在哪裡都是下等人一個,幸虧衛青的心理素質好,交代什麼活,幹什麼活,由於跟著母親生活比較艱苦,但是還是養不活這個半大小子,為了活命,就把他送到親生父親鄭季那裡,但是依舊不受待見,親生父親也把他當奴僕使用,乾的最多的活就是放羊,

隨著歲月的流失,孩子慢慢長大,開始有了自己的意識,便離開那個沒有溫度的父親家,回到了母親身邊,陰差陽錯,有人推薦給了衛青一個當童騎的活,這個主子就是陽信公主。據《史記》載,「青壯,為侯家騎」,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衛青年少的時候,侯家騎,這個在古代就是奴僕給主子牽馬,也可以稱之為童騎,這個記載也就是衛青終於和自己生命中的女人搭上了夥,一個主子一個奴僕。

衛青吸引陽信公主的第一個要素是——樣貌。

現代社會小姑娘找對象,條件是什麼啊?應該是不約而同的統一答案:「高富帥」,這時候的衛青還是一個小孩子,高談不上,富就算了,這個帥可能還佔點邊吧。衛青到底長得怎麼樣,這是一個關鍵的因素,陽信公主那是金枝玉葉啊,脾氣肯定是有的嗎,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必然是棄之如敝屣,皇家本來就是這個樣子啊,對奴僕具備生殺予奪的權力,衛青來伺候小公主,小公主沒有辭退他,證明他的樣貌是不錯的,至少不討人嫌,衛青的樣貌確實也不錯,史書記載:

有一鉗徒相青曰:「貴人也,官至封侯。」

翻譯成現代文:有一個會看麻衣相的犯人,看見衛青後,說:「兄弟,你是貴人相,將來不得了啊,當大官沒毛病。這個樣貌得到了證實,那接下來的要素是什麼啊?天天和公主在一個玩,都是半大的孩子,自然是能玩到一起啊,玩到一起靠什麼啊?必然是交流啊!

衛青吸引陽信公主的第二個要素是——豐富的有趣的生活

可以說衛青苦難的童年,是他人生的一大悲劇,但是這個悲劇的童年給他帶來了太多的經歷,什麼經歷,接觸大自然和農村生活的經歷,陽信公主是溫室裏的花朵,住在城裡面,沒有見過的東西太多太多,今天遇到了衛青,衛青便是今天帶你抓蛐蛐,明面帶你掏鳥窩,後天帶你打地鼠,

這一系列的活動,必然是讓陽信公主這個城裡的小姐,眼界大開,對衛青神迷到崇拜了吧。經過這段歲月的洗禮,陽信公主應該是沒事就會找衛青玩,是沒有大毛病的,但是上升到愛情,還有十萬八千里吧。

衛青吸引陽信公主的第三個因素是——英雄氣概

自古以來美女愛英雄,陽信公主從小到大跟著勇敢的衛青哥哥,捉泥鰍、掏鳥窩,看社戲等等活動,只是奠定了他們之間無話不說,只有足夠的英雄氣概才能讓你一個姑娘芳心暗許。

正如《大話西遊》裡面的紫霞仙子對自己如意郎君的描述:我的如意郎君,他是一個蓋世英雄,腳踏七彩祥雲,來娶我。

難道陽信公主沒有這樣一個英雄夢嗎?公元前129年,衛青首次出征,殺敵700,三路大軍唯獨衛青部隊取得勝利,取得龍城大捷,受到皇帝嘉獎,被封侯——關內侯。這個英雄順應時代誕生了,陽信公主從別人嘴裡得到這個英雄消息,難道不是歡呼雀躍嗎?

當這一切要素都完備的時候,現在橫亙在她們兩人之間的愛情,就剩下了一個門當戶對了。

門當戶對是平陽公主和衛青最長的一段路,正值他們豆蔻年華談婚論嫁的時候,衛青功勛太低,配不上公主的身份,公主到了及笄之年,下嫁開國功臣曹參的孫子曹時(又名曹壽),人家是平陽侯,有人可能有疑問了,大家都是候啊!曹家這個候是大侯,衛青的候是小侯(具體區別是等級差距非常大)。擋在衛青愛情路上的都是短命鬼,曹時沒兩天就掛了

《史記·曹相國世家》:子(曹)時代侯。時尚平陽公主,生子襄。時病癘,歸國。立二十三年卒,謚夷侯。子襄代侯。

衛青的機會又來了,事實上,(真理總是用赤裸的現實錘醒我們理所應當的認為),衛青還是排不上號,平陽公主守寡七年後,又嫁給了夏侯頗,(人真的和西瓜一樣皮包貨,只能看得到外表,不知道內容),夏侯頗口味奇特,喜歡給自己老子帶綠帽子,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事情敗落,自殺結束自己,又把平陽公主冷落在了風雨中,具體記載如下:

《史記·樊酈滕灌列傳》:子侯頗尚平陽公主。立十九歲, 元鼎二年(即前115年),坐與父御婢奸罪,自殺,國除。 《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元光二年,侯頗嗣,十八年, 元鼎二年,坐尚公主與父御婢奸,自殺。

每一段經歷了歲月考驗的感情,都是歷久彌新,生命頑強的經典。

當衛青準備完一切的時候,這時候該平陽公主出手了,那就是橫下一條心,下嫁衛青。這時候的風言風語不亞於狂轟濫炸,你剋夫相不要把自己心愛的人給搞死了;人家衛青現在是紅人,能考上你這個黃臉婆?猶豫和忐忑折磨這對近在咫尺的戀人,但是好事多磨,最終修的正果。

當衝破一切阻礙的時候,就是迎接幸福的時候,有情人終成眷屬!歲月時光也見證了他們愛情,一切的努力終將成為幸福砝碼。


平陽公主下嫁衛青,歷史究竟是如何,我們也不得而知。不過可以從以下幾個點看出原因:

首先。衛青迎娶平陽公主的時候,公主已經嫁過兩次人了,可是在那時候,人們沒有什麼守身守節的觀念,公主再嫁是相當正常的事情。

其次,我們再看看平陽公主嫁的前兩個人,都是開國大臣的子孫後代。而衛青呢?他從最低賤的底層到上層,從最初的馬奴到當朝大將軍,慢慢的爬起來的(當然,裙帶關係也很重要),不論當時還是現在,都是一件很勵志的事情。但這在當時嚴格的封建社會階級等級制度下,怎麼能讓一個高高在上的公主,對一個從普通人爬上來將軍,尤其是自己府上曾經的僕人(衛青曾經是平陽公主府上的馬奴)產生多麼的感情呢?委身下嫁,當然,我們不排除公主就有著這種人人平等的超前思想。

再次,衛青在歷史上的風評也比較好,出生卑賤的他更關心底層的士兵們。也許平陽公主就是為他的人格魅力折腰,也未知不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