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顯赫一時的磁器口江氏瓷器,消失半世紀後重出江湖(詳見重慶晚報2月28日頭版《磁器口?瓷器口?這裏因瓷器得名,還有沙坪窯開山鼻祖》)。在該篇報道之前,江氏瓷器傳人江澤倫和曾凡陶並不相識,彼此只知道祖輩在磁器口做瓷器發家,但後輩們幾乎沒有聯繫。報道將江氏失散族人連在了一起,在清明來臨前,他們從磁器口出發,尋根問祖,在沙坪壩井口鎮,找到了曾經的祠堂老屋。

祖屋舊址

曾凡陶看着祠堂,內心不勝感慨。

江澤倫回憶小時候第一次來祠堂時的場景

繁盛:300年制瓷史

據史料記載,磁器口原名“龍隱鎮”。東漢時期,磁器口已開始陶瓷製作。“磁器口旁的青草坡上有豐富的粘土,提供了生產原料;磁器口的清水溪、鳳凰溪有流水,可作爲水車的動力碾壓粘土,旁邊的渣滓洞有燒陶瓷的煤炭燃料。”重慶文史專家曾傳宜介紹,磁器口瓷器形成產業是自清康熙一二年(1662-1663年)間,福建移民江氏兄弟在龍隱鎮青草坡建窯生產青花瓷器起,至20世紀70年代磁器口瓷器的生產銷售基本衰亡停止,足足繁茂了300多年。

據瞭解,清朝初年,移民的來源地較廣,除兩湖、兩廣外,還涉及江蘇、浙江、安徽、河南、江西、山東、福建、陝西、雲南和貴州等地。沙坪窯的創立者——江氏家族,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移民的。“磁器口的瓷器有300餘年的繁榮,福建移民江生鮮三兄弟爲首創之功。”曾傳宜說,在抗日戰爭時期,青草坡的瓷器還很受歡迎。1949年,江氏家族在青草坡一帶共開設有碗廠十二三家;除江氏家族外,還有其他人也在青草坡辦有一些陶瓷廠。

江氏祠堂的主樑還剩一小節

祠堂大框架還在

運輸:三條線抵達磁器口

青草坡本爲荒野之地,到磁器口沒有大路,陶瓷器需要僱請當地村民,以扁擔、繩子、籮筐、背篼等簡單工具,用男挑女背的人力方式,運到磁器口街上鋪面或磁器口的嘉陵江河邊裝船外運。

“聽祖輩說,爲了提高傭工自覺性,減少不必要的損耗,家族制定了‘下雨打爛碗要賠,天晴打爛碗不賠’的‘運瓷行規’,並一直沿用下來。”江氏瓷器第九代傳人江澤倫說。

曾傳宜介紹,青草坡的陶器、瓷器產品,運輸到磁器口的通道路線共有三條。

一條是瓷器運輸道路:從青草坡的碗廠坡或耗兒洞起,往南經江家山,穿枇杷林,向東南翻過馬桑嵐埡,到大河溝上正北路,最後抵達磁器口,該條道路總共長約4100米。 第二條是陶器運輸道路:從青草坡的窯罐廠坡起,順無名小溪北岸下行,往東約600米,再穿過該溪流,轉而向南,約行2100米在大河溝接正北路,長約2700米;其第二段與瓷器運送道路的第二段相同,長約2200米。此道路總共長約4900米。

第三條是陶瓷器運輸道路:從青草坡的碗廠坡或耗兒洞以及窯罐廠坡起,順無名小溪北岸東行,順該溪流轉而向北,向東橫跨正北路,再向東南沿詹家溪而行,到達嘉陵江河邊:第二段是一條沙泥路,沿嘉陵江右岸往南抵達磁器口。該道路總共長約6500米。

房樑上爬滿綠藤

祠堂入口的石梯子

尋根:祠堂老屋依舊在

今年55歲的江澤倫,是江氏湖廣填四川后的第九代,從小聽父輩講過江氏瓷器的歷史,兒時的她就出生在沙坪壩井口鎮江家灣,那時候成片的居民,都姓江。在江家灣山下,至今還有江氏祠堂的老屋橫樑。

“母親上世紀50年代和父親戀愛,後來母親到過祠堂,那時候祠堂裏不僅有老祖宗的畫像,還擺放着靈位。”江澤倫上世紀70年代時也曾到過祠堂,她憑着記憶,將當初的老屋繪出來。她告訴記者,祠堂老屋是四合院式樣的穿鬥房。如今,再次來到祠堂舊址,周圍的房屋早已被磚瓦房替代,但祠堂老屋的框架和橫樑依舊還在。江澤倫從小就聽父輩講起過家族歷史,以前每年清明,整個江氏族人都會聚在祠堂祭祖。“聽父輩說,祖輩早些年逢年過節還會在祠堂施粥救濟周邊窮人。”

江澤倫憑記憶手繪出祠堂的結構

祠堂全貌

望族:以姓氏命地名

以姓氏爲地名,並非重慶所特有,全國也很普遍,以姓氏爲地名,一般來說,只有興旺的家族才能獲得這樣的榮耀。 “小時候住的那匹山就叫江家灣,身份證上還有江家院的地址。”江澤倫掏出身份證,上面的地址至今還能看到江家院的字樣。江氏祠堂位於江家灣附近,離青草坡較近。後來,隨着江氏人口增多,逐漸遷移到江家院。

軌道1號線雙碑站出,一塊長方形黑板公告欄上,紅色字樣的“江家院社2002年1-9月主務公開”十分醒目,10米遠的地方,江家院老屋依稀可見。“上世紀50年代,江氏家族還有開瓷器廠的。”曾傳宜介紹,在井口、青草坡繼續開瓷器碗廠的人大多集中居住,後建爲井口鄉江家生產隊,預計有上百戶,約於2010年前後撤銷建制。現爲井口鎮江家院社區居民委員會(社區)。

就在前幾天,江氏後人曾凡陶跟隨姨媽江澤倫前往老屋,在廢墟中還曾淘到江氏陶器。“我爺爺曾在這裏住過。”江澤倫說,江氏祖先一貫重視教育,主張不管男女,都要學藝,精通一門手藝。

“很難得還能找到老屋和祠堂。”江氏瓷器300多年曆史,江澤倫也希望這些老屋能原址保留,這個清明,江澤倫和侄兒曾凡陶等江氏後人,希望將族人聚在一起,共同爲江氏瓷器陳列館徵集江氏瓷器展品,他們希望族人的展品同家族制瓷歷史能在這些老屋中陳列展出,讓後人瞭解這段輝煌的家族制瓷史。

祖屋舊址上修建的社區依然還叫“江家院”

祖屋裏還有清代時候的牀

新聞知多點>>>

300多年江氏制瓷9代傳承

青草坡江氏制瓷業的第一代

江家在青草坡落戶後,三兄弟中的老二江生鮮重操舊業,在青草坡的滾柴坡上,設置窯場作坊,開設碗廠,燒製民間生活用瓷器。江生鮮共執掌碗廠十八九年,此爲沙坪窯制瓷業的開始。

青草坡江氏制瓷業的第二代

江生鮮次子江採州,1681年繼承父親在青草坡的產業和滾柴坡的窯場作坊,掌管碗廠,繼續從事制瓷業。江生鮮有子七人,均從事制瓷業。

青草坡江氏制瓷業的第三代

江採州長子江天治,承襲青草坡的祖業,繼續燒製民間生活用瓷器。雍正、乾隆年間,山澗溪水小了,搬到石嶺的唐家溝(今石井坡街道轄區)。後又搬回青草坡,並進一步擴大窯場作坊的規模。窯場雖有遷移,但一直是以青草坡爲主要生產基地,始終未離開歌樂山東麓。

青草坡江氏制瓷業的第四代

江天治有三個兒子,其中長子江大貴,繼承了青草坡碗廠的祖產。爲了更好地擴大知名度,江大貴將他的碗廠取名爲“裕興鎰碗廠”。

青草坡江氏制瓷業的第五代

江大貴有長子江祥吉、次子江祥漲、幺兒江祥壽,三人都在青草坡一帶開碗廠。江氏家族的家業在江祥壽時期最爲興盛,他除了開設碗廠外,還大力拓展其它經營範圍。

青草坡江氏制瓷業的第六代

江祥壽去世時,16歲的次子江瑞鏞便接替江祥壽,在青草坡耗兒洞繼續設置窯場作坊,開設碗廠。“裕興鎰碗廠”當時有一口窯爐,每窯每次可燒1500副碗具,每月可燒四窯左右,一年能出50窯碗;一副碗按十個一套計算,每年總共能燒七八萬副,約七八十萬個碗。後來,“裕興鎰碗廠”由江祥壽的長子江益山接管經營。

青草坡江氏制瓷業的第七代

江瑞鏞有四個兒子,長子江百昌生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1919年接替“裕興錳碗廠”,繼續在耗兒洞開設碗廠。四子江百祿生於1911年,1931年開始設置窯場作坊,開設碗廠。

青草坡江氏制瓷業的第八、九代

第七代江家長子江百昌所辦“裕興鎰碗廠”,傳給了第八代傳人江澤否。江澤否爲江家瓷第七代傳人江百昌長子,自幼學習瓷器產品生產技術及碗廠管理,後來,江澤否將江家瓷傳給其外侄曾凡陶(大妹妹江澤碧之子)。

重慶晚報慢新聞全國爆料熱線:(023)966988,爆料郵箱:[email protected]

——END——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周小平/文 李野/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