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通過7個案例,分別對不同的互聯網社區在人的運營實操手段上進行剖析。enjoy~

社區運營最強7招:每一招都離不開“人”

前段時間,一家B輪公司的CEO和筆者聊起,他們正打算孵化的社區產品。2個小時裏他竟然把我說的一愣一愣的,讓我這麼喫驚的是,這位從創業一直奮戰在一線的先行者,對社區的理解居然完全處於0的階段,並且從他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公司核心團隊無一人對社區運營有1套完整的知識體系。

可惜了,他幾百萬的垂直用戶,最終也沒能搭建起來一個標杆社區。

在這位CEO給筆者描述的產品上線方案裏,居然打算冷啓動階段直接導2000名用戶看看效果……在我問及如果效果不佳,又將如何的時候,他一時啞口無言。對他來說這2000名用戶只是檢驗效果的市場縮影,卻不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要知道,人,纔是支撐起1個強大社區最寶貴的財富。

藉此,筆者就想通過7個案例,分別對不同的互聯網社區在人的運營實操手段上進行剖析。分別是:誘、集、請、導、養、搶、管,這7種幹預方式。

案例1:Keep-誘人

作爲社區運營的經典案例,Keep的埋雷行動一直是教課書般的存在。它主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在產品冷啓動階段導入大量的精準用戶。

我們先來看看他們的運營都做了什麼?

社區運營最強7招:每一招都離不開“人”

(1)埋雷階段

在各大健身類的產品/網站上都註冊3~10個賬號,每天發佈優質的健身類文章,注意!這裏一定是優質的,優質到可以引起平臺的注意,優質到可以吸引足夠多的關注,優質到可以在短期內成爲1個Kol。

(2)等待階段

持續1個月左右高頻次優質內容發佈,講自己如何健身等等,和粉絲進行高頻互動,基本做到100%覆蓋,讓這批號在這個圈內形成1股小規模的影響力,內容可以由運營產出,或者僱傭寫手的方式完成。

(3)暴雷階段

等產品上線當天,100多個賬號,發佈內容的文末告訴大家,是體驗了Keep的產品。短時間內形成健身圈的1個風向標,Keep開始瞬間引爆成1個話題。

效果如何呢?當天內測獲取到了4000名精準用戶,加上後續長尾的流量預計在10000名左右。而這一切都基於精準用戶對於Kol的內容/影響的認可,主動引誘用戶上鉤。

這件事有多厲害呢?對於這批高價值用戶,買量成本以10元計算,也就是免費做了1次價值至少10萬元的活動。更重要的是,這批人對健身內容的互動,直接奠定了Keep後來的社區基本基調。

案例2:集人-Taptap

獨立遊戲近幾年在國內的發展,離不開Taptap的存在。以前遊戲渠道市場基本被幾家大型的遊戲公司壟斷,小工作室基本很難有生存的空間,基於遊戲市場的人口紅利,許多遊戲公司,不斷做一些換皮遊戲,卻也能賺的盆滿鉢滿。

社區運營最強7招:每一招都離不開“人”

雖然,國內對好遊戲品質有所追求的玩家數量十分龐大,但是他們大多分散在某些具體的冷們遊戲上,像一顆顆散落在星河的亮點,很難形成圈子和大型社區。

Taptap就以發現好遊戲爲solgan,內部目標是聚集全國的獨立遊戲愛好者。

我們看看他們都做什麼:

  • 聯繫所有的獨立遊戲製作人,免費幫他們上線他們的產品,幫他們做宣傳導量;
  • 買下獨立遊戲的百度搜索詞,並且和Taptap關聯;
  • 搭建獨立遊戲社區,認證功能,提供獨立遊戲玩家交流平臺;
  • 獨立遊戲製作人有專屬賬號,可以和用戶直接溝通獲得反饋;
  • 每一款獨立遊戲都提供1個QQ號,提供用戶多渠道的交流方式;
  • 初期社區的遊戲文化就非常潔癖,像王者榮耀,就只能拿到4.8分,評論一片罵聲(滿分10分);
  • ……..

結果是什麼,全國最大的獨立遊戲用戶社區形成了,並且是以產業鏈條的形式。

  • 開發者爽了,在這裏發佈遊戲可以拿流量,賺口碑,用戶幫助迭代,甚至是盈利。
  • 獨立遊戲玩家爽了,可以下好多精品遊戲,在這裏大家噴王者榮耀,價值觀正確!
  • 平臺方爽了,流量!流量!流量!

像網易遊戲、小米、阿里遊戲這樣的後來者,陸續推出了遊品味、騎士團、燃兔這樣的產品,也想分一杯羹的時候,國內的獨立玩家早被Taptap聚集完了,“人”的先發優勢明顯。

案例3:請人-探探

探探被陌陌收購後,陌生人社交領域再難遇到敵手,可你知道探探在冷啓動階段都做了哪些功夫呢?

社區運營最強7招:每一招都離不開“人”
  • 國外版的探探tinder以校園爲切入點,邀請了幾百個學校社交圈的女性大咖,以此爲基點吸引男性用戶,撬動雙邊關係。
  • 因爲面對市場規模不一樣,國內的探探更爲直接。探探創始人在回顧早期如何解決冷啓動,談到他們在北京和天津僱傭了一批好看的模特冒充用戶,去勾引普通用戶,效果非常棒。

如今,這種通過請人“冒充”用戶的方式,在異性陌生人社交產品較爲普遍和通用。追根溯源,騰訊的馬化騰不是也曾經冒充過網友和別人聊天嘛。

案例4:導人-寶寶樹

寶寶樹是做孕母嬰社區的。都說女人一旦懷孕,上街總能看到其他孕婦,這叫孕婦效應。它告訴我們特定的羣體間是具有強互動的可能。

尤其是某些垂直領域的羣體,受到外界環境的信息封鎖、排擠、壓力的時候。比如:buled的目標用戶,就天然具有交互的需求。買過車的人只能和買過的人進行深入交流,孕婦大多也只能和孕婦或懷過孕的人之間有傾訴不完的情感。

社區運營最強7招:每一招都離不開“人”

對於社區來說,冷啓動階段的人羣越垂直,氛圍更容易形成。我們來看看寶寶樹,運營在冷啓動階段是如何運作的。

  • 微信羣獲客,主要來源是電商平臺的一些自建交流羣,以及一些銷售母嬰產品的銷售羣。通過一些商業合作,導入已有的精準用戶和關係網,基於用戶對銷售的高信任度,使得這個導入轉化率及後續粘性很高。
  • 專做情感問答,抓住了孕婦羣體天然的痛點,沒有做過孕婦羣體的問答社區,你甚至都不敢想,1條問答下面幾百條的回答,居然都真實!!“老公會不會出軌,喫什麼小孩生出來健康”,垂直羣體對某類問題有着其天然的偏執。

只要運營做好展示和歸類,結果自然水到渠成。

案例5:養人-知乎

知乎是做內容社區的,其核心價值是優質的內容,運營需要做的就是傳遞核心價值。所以他們做了獨立app知乎日報、live、電紙書等,以某種形式重新包裝了展示優質的內容。而優質內容的來源,還是人!

社區運營最強7招:每一招都離不開“人”

知乎在初期,採用邀請制的模式,沉澱了1~2年的社區調性。這和他們制定邀請的門檻有關,只邀請各行各業具有影響力或具有專業背景的人,通過1v1的方式,引入社區內,形成了互聯網全的象牙塔圈子,只做精品深度的內容,以此爲核心,一步步擴展邀請範圍,直至全面開放。

這種需要如此長的時間去養人,沉澱用戶,形成社區氛圍的產品,已經很難在今天這個浮躁的互聯網時代看到了,甚至可以說是1個孤例。不過它的核心運營理念卻沒有改變:社區文化需要時間週期,而這個週期的長短,取決於人的養成效果。

案例6:搶人-悟空問答

字節跳動雖然在互聯網行業後起,但是卻對各個領域的頭部第一名宣戰。悟空問答,就是挑戰知乎的一款問答產品,前面已經說過了,知乎花了1~2年的時間,才完成優質內容的沉澱和人的聚集,悟空問答想在短時間彎道超車,最快速的方法,無非是搶人!

從17年開始,悟空問答用高額佣金,直接籤走了300名知乎大V,並且日後所有的內容不能發佈在知乎。同年,在今日頭條的創造者大會上,悟空問答宣佈將會投入10億補貼獎勵內容貢獻者,並且宣佈至少再簽約5000人。

社區運營最強7招:每一招都離不開“人”

這場明面衝着知乎的搶人大戰就這樣持續了1~2年。如今,我們從結果上覆盤來看,悟空問答這次搶人大戰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而知乎也在用戶羣不斷擴大的路上,遇到了知乎娛樂化,微博化的窘境。

事實證明,社區文化不能被掠奪,但是可以從內部逐漸消亡。

案例7:管人-遊民星空

多年的社區運營經驗告訴我們,用戶是不能被教育的,只能引導。遊民星空的噴子文化,形成時至今日的局面,和網站的運營策略有關。你經常會在一篇遊民星空的新聞下,發現熱帖是一個毫不相干的對罵評論,這是其他平臺無法想象的。只要用戶對噴不越過高壓線,官方絕不會幹預。

社區運營最強7招:每一招都離不開“人”

起初,遊民星空也有打壓網友對噴的想法,做了一系列措施,但是自從網站優化出了一個暢言功能,回覆不需要註冊之後,這種風氣愈演愈烈,讓他們徹底放棄了幹預。現在全網評論你只要不看到噴的內容,所有人都不舒服,甚至有網友表示每次看到這種對罵,就像找到了家的感覺一樣。

國內的許多遊戲網站都是靠盜版起家的,正版玩家和盜版玩家的矛盾天然存在。伸手黨的羣體本來就多,加上近幾年,遊戲用戶爲正版付費意願越來越高,直接加速的矛盾的升級,言論戰火成爲常態。

  • 用戶愛噴
  • 放任生長

這個案例裏,筆者想說的是,在社區裏管人是不靠譜的,用戶永遠是不能被教育的,只能引導。

作者:運營教授,公衆號:運營教授

本文由 @運營教授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於 CC0 協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