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號,阿里巴巴宣佈把口碑併入它的新零售體系,以後口碑改為向阿里巴巴彙報業務而不是向之前的螞蟻金服彙報,口碑CEO範馳向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彙報。

據報道,張勇說目前阿里已經形成了新零售的 「四路大軍」,要在服裝百貨、電器、食品生鮮快消、餐飲等行業重構與推動效率升級,在張勇的規劃中,這 「四路大軍」 應該分別指的是天貓、蘇寧電器、盒馬鮮生和口碑。

口碑方面說自己要繼續在本地化服務,特別是餐飲行業探索新的零售模式,幫助線下商家提升經營效率,同時說到業務彙報線調整後,口碑仍然保持獨立。

口碑最常被使用的情景是在支付寶中。

口碑是阿里在2006年買下的互聯網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前身是2004年創辦的口碑網。2015年,阿里和螞蟻金服各出資30億人民幣,成立了口碑公司。

之後口碑接入了支付寶,借著這個每天有超過4億人使用的渠道逐步積累客戶,同時也在阿里的支持下做各種線下營銷,比如投入10億元啟動了 「全民開店」 計劃,吸引商家入駐。口碑從2015年開始就參加阿里巴巴的雙十二活動,開展 「1212 支付寶口碑全球狂歡節」,通過讓消費者在制定場景使用支付寶消費享受隨機立減、全場五折優惠活動,吸引更多的商家和消費者來使用。

2016 年9 月,口碑推出了 「商業綜合體解決方案」,通過和銀泰、大悅城這樣的連鎖商城合作,從它們那裡積累更多的口碑會員。根據IT之家的報道,口碑兩周內在大悅城積累了15 萬實名會員,三個月內在銀泰積累了 42 萬。

2017 年 9 月,口碑開始大力度推廣在六年前就已上線的獨立應用。在那年的雙十二計劃中,口碑除了像往常一樣說跟線下的星巴克、海底撈、全家便利店等 100 萬家商家、1000 個商場合作外,還強調了推薦用戶去下載口碑應用,而不是通過淘寶的口碑生活,或者是支付寶上的口碑進入。

口碑在談論 2017 年的雙十二計劃。

張勇曾在內部總結雙十一時提到新零售要引發 「從線上走向線下,從城市走向農村,從國內走向國外,從衣食住行走向喫喝玩樂。」 其中喫喝玩樂指的應該就是口碑。

而阿里在最近一年反覆提到的新零售,則可能是為不斷下滑的網購用戶增速找的新出路。

根據中國商務部、工信部披露的數據,中國網購人數增速連續四年下滑,截止到今年 6 月,中國一共有 5 億網民在網上買過東西、同比增速從四年前的 20% 掉落至 10%。

與此同時,中國網購零售總額的增速也已經連續三年下滑。2016 年 5.5 萬億網購銷售額只佔中國整體零售市場 19% 的份額。

而口碑想挑戰已經在不同地區成為尋找餐廳首選應用的美團和點評來說,也是不容易。隨便打開點評和口碑,能看到點評推薦的往往是更需要「發現」的餐廳。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