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只見一個媳婦端了一個盒子站在當地,一個丫鬟上來揭去盒蓋,裡面盛著兩碗菜 . 李紈端了一碗放在賈母桌上.鳳姐兒偏揀了一碗鴿子蛋放在劉姥姥桌上.賈母這邊說聲" 請",劉姥姥便站起身來,高聲說道:"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吃一個老母豬不抬頭."自己卻鼓著腮不語.眾人先是發怔,後來一聽,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來.史湘雲撐不住,一口飯都噴了出來,林黛玉笑岔了氣,伏著桌子噯喲,寶玉早滾到賈母懷裡,賈母笑的摟著寶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著鳳姐兒,只說不出話來,薛姨媽也撐不住,口裡茶噴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裡的飯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離了坐位, 拉著他奶母叫揉一揉腸子. 地下的無一個不彎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著笑去的,也有忍著笑上來替他姊妹換衣裳的, 獨有鳳姐鴛鴦二人撐著,還只管讓劉姥姥.劉姥姥拿起箸來, 只覺不聽使,又說道:"這裡的雞兒也俊,下的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у攮一個."眾人方住了笑,聽見這話又笑起來.賈母笑的眼淚出來,琥珀在後捶著.賈母笑道:"這定是鳳丫頭促狹鬼兒鬧的,快別信他的話了."那劉姥姥正誇雞蛋小巧,要攮一個, 鳳姐兒笑道:"一兩銀子一個呢,你快嘗嘗罷,那冷了就不好吃了."劉姥姥便伸箸子要夾,那裡夾的起來,滿碗里鬧了一陣好的,好容易撮起一個來,才伸著脖子要吃 ,偏又滑下來滾在地下,忙放下箸子要親自去撿,早有地下的人撿了出去了。

最初劉姥姥並沒有刻意地逗大觀園裡的眾人笑,而是她有求於人言行扭捏,與當時的上流社會的言行舉止形成一個鮮明對比,從而讓賈母等覺得滑稽可笑。之後劉姥姥又講了許多有的沒的村莊農舍的民間小事,更引起大家的好奇與驚嘆。再者,劉姥姥二進大觀園的次日,賈母攜眾姊妹和劉姥姥逛園子,劉姥姥一路奉承,路上和園中眾姊妹嬉鬧玩耍,建立了一定的關係。最熱鬧的要數當晚的行酒令遊戲。劉姥姥信口胡謅詩句,如「左邊『四四』是個人」對「是個庄稼人吧」;「中間『三四』綠配紅」對「大火燒了毛毛蟲」;「右邊『幺四』真好看」對「一個蘿蔔一頭蒜」;「湊成便是一枝花」對「花兒落了結個大倭瓜」然後眾人就笑成一片了。

大概就是這樣的。其實我認為主要是上流社會把玩下層農民生活似的,這其中也是有無奈和辛酸的。但總而言之也是由於當時封建社會的思想禁錮,造成了貧富懸殊的等級差異和富貴卑賤的身份地位差距。

劉姥姥是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里的人物,王板兒之姥姥。她曾三進榮國府,帶來歡聲笑語無限。劉姥姥這個藝術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她善良正直,聰明能幹,很重情義,而且有那種堅韌不拔的毅力。在這個老太太身上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深受廣大讀者喜愛。今天人們也常把沒有見過世面的人叫做劉姥姥劉姥姥-人物形象 《紅樓夢》是一部思想性與藝術性高度結合的現實主義作品,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成就也是驚人的,不僅書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等給人深刻的印象,次要人物也不例外。劉姥姥是書中出場次數不多幾回的一個人物,同樣給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她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無不顯示出她的天真、活潑、幽默和機智的性格,整個人物形象充滿了寓言色彩。 《紅樓夢》中的劉姥姥,本來是一個「久經世故的老寡婦」,她「膝下又無子息,只靠兩畝薄田度日。」她對待生活的態度,自己這樣說:「咱們村莊人家兒,哪一個不是老老實實守著多大的碗吃多大的飯?」她和賈家沒有什麼直接關係,只因為女兒嫁給了務農為業的王狗兒,而王狗兒的祖上曾作過小小的京官,所以與王熙鳳的祖父聯過宗,因而在二十年前曾和女兒見過王熙鳳一次,二十年後,由於女婿女兒忙於勞動,被接到女兒家照管小孩。 一年冬天,由於手頭緊張,家中「冬事未辦」,女婿「心中煩躁,在家裡閑尋氣惱。」劉姥姥想起了王家和王熙鳳的關係。在女婿的催促下,劉姥姥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情,帶著外孫板兒踏進了賈家的大門,以尋求能夠得到幫助。於是劉姥姥一進榮國府,並且得到王熙鳳送給的二十兩銀子。 第二年夏秋季節,這個善良熱心的老婆婆,沒有忘記賈家的周濟,「多打了兩石糧食」,就把頭一茬摘下的瓜菜送來,二進榮國府,以感謝賈家的關照。沒想到,這一來,卻意外受到賈老太太的愛寵和厚待,並且給大觀園的小姐太太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紅樓夢》的後十回中,劉姥姥三進榮國府使她的形象更加鮮明突出。這時的寧國府已被查封,引薦她出入榮國府的王熙鳳已經落到「力詘生人怨」的地步,先前被她傷害的人們,現在都來乘機報復。她在眾叛親離、極端狼狽的垂死之前,卻把自己的獨生女巧姐託付給劉姥姥。在封建社會裡,所謂托妻寄子是了不得的仁義或信任。精明過人的鳳姐,憑藉她銳利目光看出,在當時的榮寧二府中,只有劉姥姥這個人才是善良的,才不會對她落井下石。 也正如王熙鳳所料想的那樣,在她死後,巧姐的舅舅王仁和叔叔賈環等,為了圖幾個錢,要把巧姐賣給王府的時候,劉姥姥勇敢機智地救了巧姐。劉姥姥在這裡的具體行為,表現了這個人物高貴、機智的品質,她敢做敢為,有計有謀有辦法,也毫不顧慮拯救這個無助孤女,會給自己帶來多少麻煩和危險。王熙鳳當初用自己對劉姥姥的一點同情心態,換取了女兒免遭厄運,這件事本身就極具寓言色彩。 劉姥姥沒有因自己和賈府的關係招搖撞騙,炫耀鄉里,也沒有因王熙鳳的背時而忘義,過河拆橋,表現出高尚的人格魅力。劉姥姥一進入榮國府,就很快受到賈母、寶玉、以及鴛鴦、平兒等人的羨慕和喜歡,表現出了她的機智過人之處,這和她守寡多年經歷了各種磨難,仍對生活充滿樂觀的情趣,有著極大的關係。她的幽默風趣,她的精明強幹,無不充滿寓言色彩,也可以這樣說,她辦的每一件事,說的每一句話,無不是一篇精彩的寓言故事,帶有哲理性。


這看似是一段笑話。但是如果站在不同的角度就能看出不同的味道。

如果從一個高高在上的人看這事。確實好笑,就像一個人在看一個猴子在耍把戲一樣。看猴子弄出那麼多的花樣,當然好笑。

如果從一個鬧事的人看這個事情。肯定也是好笑的,因為他的陰謀得逞了,讓人弄出了這麼多丟臉的事情,還狠狠的報復了一把,肯定也好笑。

如果從一個施捨的人來看這個事情,肯定也是打心底里高興。因為這事情不僅顯示了自己的大度,還能顯示自己的大方。

但是如果從劉姥姥的角度來看,可能並不好笑,因為她丟醜了,丟醜了還不要緊,還要忙著圓乎回來。讓這個丟醜的事情轉變為好事情。以免不會讓自己變得很難看。

但是如果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這種事情的發生是極度不利於社會發展的,因為這事情的結果肯定是積累社會貧困階層(或者說勞動階層)怨氣的事情。如果這種怨氣長時間的積累。並且得不到釋放。引發的必然是暴力衝突。

但是如果從政治鬥爭的角度來看的話。劉姥姥這個階級與王熙鳳這個階級本應該是和諧相處的,但是因為階級之間缺乏應有的尊重。而會產生相應的政治鬥爭。這種尊重如果不能建立起來。受傷害的一定每一個階級的人,甚至每一個階級的人都會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

但是如果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這個事情的話。這種事情的出現,是社會財富的分配不均導致的,如果王熙鳳他們家的東西,劉姥姥都有,也就不會有這樣的笑話了。而出現這種財富分配極度不均的情況,也是當時封建社會獨有的特徵。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